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个Schubert-Bornschein型不完全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SNB)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21年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经临床、基因检查确诊的一个汉族Schubert-Bornschein型不完全型CSNB家系中1例患者及其父母、兄长纳入研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家族史并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色觉、眼底彩色照相、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全基因组DNA。受检者基因组DNA进行文库构建、聚合全外显子探针进行捕获。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通过Sanger进行验证,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基因突变位点的致病性。结果先证者(Ⅱ2)双眼BCVA均为0.4;色觉检查不能辨认红色。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轻度变薄。全视野ERG检查,双眼暗适应3.0刺激下ERG b波振幅明显降低,呈负波形。先证者母亲(Ⅰ2)双眼BCVA、色觉、眼底彩色照相、频域OCT检查均正常。全视野ERG检查,双眼各反应振幅轻度降低,暗适应震荡电位振幅明显降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Ⅱ2)电压依赖钙离子通道α1F亚基基因(CACNA1F基因)第14号外显子存在c.1761dupC半合子突变。蛋白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在多个物种中均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CACNA1F基因c.1761dupC (pY588fs)其后发生移码突变,在第10位变成终止密码子在蛋白质保守区出现翻译终止。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标准和指南,该突变判断为可能致病性变异。先证者母亲(Ⅰ2)为该位点突变携带者。先证者父亲、兄长临床及基因检测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CACNA1F基因c.1761dupC是该Schubert-Bornschein型不完全型CSNB家系致病的突变位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二代测序确诊的5例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DE)的临床表型、治疗及乙醛脱氢酶7家族成员A1(ALDH7A1)基因突变的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5例以早期癫痫起病的吡哆醇依赖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对先证者进行ALDH7A1基因测序,并对其家系成员进行一代Sanger验证,对其基因突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在5例确诊为吡哆醇依赖性癫痫的患儿中,男女比例为4∶1,就诊年龄为出生2~10个月。临床表型中5例患儿均为新生儿期起病,有反复癫痫发作,表现为肌阵挛发作、痉挛发作或局灶性发作;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较差,长期大剂量口服吡哆醇疗效较好;5例患儿均来自其父亲和(或)母亲的复合杂合突变;例1为剪切纯合突变c.247-2(IVS2)A>T,例2为错义突变c.584A>G(p.N195S)及无义突变c.1003C>T(p.R335*),例3为错义突变c.1553G>C(p.R518T)及c.1547A>G(p.Y516C),例4为错义突变c.1547A>G(p.Y516C)及移码突变c.1566_1568delTAC(p.522_523delCTinsC),例5为错义突变c.1061A>G(p.Y354C)及无义突变c.841C>T(p.Q281X, 259)。其中c.247-2(IVS2)A>T为未报道过的新生剪切位点突变。结论吡哆醇依赖性癫痫由ALDH7A1基因突变引起,早期临床表现多以新生儿期难治性癫痫起病;抗癫痫药物治疗疗效差,经吡哆醇有效控制,对该类患者应尽早行基因分析以早期确诊。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全血细胞计数项目参考区间使用和行业标准引用情况。方法利用网络调查表形式收集参加2019年全血细胞计数18个项目参考区间调查的所有实验室的信息。包括实验室参考区间的来源、是否对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参考区间上下限、所用方法、仪器、试剂和校准品等信息。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分析所有回报实验室的结果,获取中位数、众数和95%置信区间,对全血细胞计数项目参考区间的分布和行业标准的一致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全国共计2 869家实验室回报了数据。参考区间的来源主要为行业标准和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所占比例分别为33.30%~35.02%和28.55%~30.90%。49.44%~55.13%的实验室引用行业标准时进行了验证。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3个项目中引用行业标准组大部分实验室(89.37%~91.69%)的参考区间分组与行业标准一致。参考区间上下限与行业标准给出的上下限比较,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数参考区间下限;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参考区间上限;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数、单核细胞百分数参考区间上下限的中位数和众数相等且与行业标准给出的一致,其余项目实验室使用参考区间上下限与行业标准给出的参考区间不一致。结论全血细胞计数项目参考区间的使用不尽相同,且行业标准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实验室未对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因此推广参考区间行业标准很有必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的策略选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49家医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经急诊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救治资料及3年随访结局。入选发病12 h内经静脉溶栓治疗(ITT)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STEMI患者。对比ITT组与PPCI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首诊至再灌注开始时间(ITT患者记为FMC2N,PPCI患者记为FMC2B)、血管再通率、住院病死率、1年病死率及3年病死率;并分析不同再灌注开始时间(FMC2N≤30 min、FMC2N>30 min、FMC2B≤120 min、FMC2B>120 min)ITT与PPCI的疗效及预后。结果最终选择1 371例经ITT或P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其中ITT组300例,PPCI组1 071例;实际随访1 055例(ITT组205例,PPCI组850例),随访率为79.4%。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TT组首诊至再灌注开始时间短于PPCI组〔min:63(38,95)比95(60,150),U=-9.286,P=0.000〕,但均明显长于指南标准时间。与ITT组相比,PPCI组血管再通率较高〔95.5%(1 023/1 071)比88.3%(265/300),P<0.01〕,住院病死率较低〔2.1%(22/1 071)比6.7%(20/300),P<0.01〕,而1年病死率及3年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3%(45/850)比4.4%(9/205),9.5%(81/850)比9.3%(19/205),均P>0.05〕。在不同再灌注开始时间ITT组和PPCI组中,FMC2N>30 min组血管再通率最低,住院病死率最高。两两比较显示,FMC2B≤120 min组、FMC2B>120 min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FMC2N>30 min组〔95.5%(654/685)、95.6%(369/386)比88.0%(220/250),均P<0.008〕,住院病死率显著低于FMC2N>30 min组〔2.0%(14/685)、2.1%(8/386)比7.6%(19/250),均P<0.008〕,而4组间1年病死率(χ2=2.507、P=0.443)及3年病死率(χ2=2.204、P=0.5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发病12 h内的STEMI患者应及早行再灌注治疗;与ITT相比,PPCI梗死动脉开通率高,住院病死率低,对1年、3年病死率无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韶关地区50岁及以下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7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诊断为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生存信息,共纳入食管癌患者994例,按患者年龄分为低龄组(50岁及以下,99例)和高龄组(50岁以上,89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标本的病理特点。通过随访数据分析食管癌低龄发病相关的因素及患者的预后。结果994例食管癌中,男性779例(78.37%),女性215例(21.63%),以鳞癌为主要病理类型(92.86%,923例)。低龄组患者男性比例[86.87%(86/99)比77.43%(693/895),P=0.030],胸上段病变[18.18%(18/99)比10.39%(93/895),P=0.02]、脂肪肝[15.15%(15/99)比8.83%(79/895),P=0.041]发生率均高于高龄组,而慢性阻塞性肺病发生率低于高龄组[2.02%(2/99)比11.40%(102/895),P=0.004]。低龄组更倾向手术治疗[46.46%(46/99)比31.62%(283/895),P=0.003],术后病理显示,低龄组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26)、淋巴结转移数目(N分期,P<0.001)均高于高龄组,因而TNMG分期晚(P<0.001),预后不佳。低龄组过量饮酒者明显高于高龄组(P<0.001),而肿瘤家族史(P=0.348)及吸烟史(P=0.14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韶关地区50岁及以下食管癌就诊时分期晚,预后不良,低龄发病可能与过量酒精摄入相关。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1例由牙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突变引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低血磷性佝偻病1型(autosomal recessive hypophosphatemic rickets 1,ARHR1)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采集外周血进行DMP1基因全编码外显子测序,并在家庭成员及250名健康对照人群中进行已知突变位点的测序验证。该先证者为42岁女性,双下肢骨骼畸形伴骨痛、身材矮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符合低血磷性佝偻病表现,Sanger测序证实先证者DMP1基因2号外显子起始密码子处存在纯合突变(c.2T>C),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子女为该基因突变携带者。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一先天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2型家系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遗传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的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临床表现、生化结果及影像学进行分析,同时使用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可能致病基因,再使用Sanger验证分析该致病基因结果。结果先证者出生后即出现消瘦、全身脂肪萎缩,早期即出现肝功能损害、严重三酰甘油血症、严重黑棘皮征等表现。血瘦素水平明显低下,全外显子测序及Sanger测序均提示BSCL2基因(反向)第5号外显子上发生了插入突变,该位点由TTC突变为TCGGTC,造成182位谷氨酸被天冬氨酸和精氨酸替换。先证者为纯合突变,先证者父亲、母亲及哥哥BSCL2基因检测到同种类型杂合突变。结论BSCL2基因的第5外显子c.545_546insCCG突变导致了遗传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综合征2型。
简介:摘要对200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肾免疫儿科收治并随访至2020年3月的1例以肾病综合征起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lpor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检测结果及家系调查进行分析。先证者,女,11个月以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起病,表现为激素耐药,环孢素口服及环磷酰胺治疗均无明显疗效;发病2年完善肾组织活检,光镜示肾小球节段系膜增生性病变,Ⅳ型胶原染色α3肾小球基底膜(GBM)、肾小管基底膜(TBM)缺失,α5 GBM缺失;电镜示GBM不均一,基膜致密层明显分层、撕裂,呈"花边状"改变,节段基膜内皮下疏松、增宽。其父在患儿起病10年后才出现镜下血尿,祖母在患儿诊断Alport综合征后发现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基因检测:患儿COL4A4基因c.1715delG杂合变异(p.G572Vfs*81),其父、祖母该位点为杂合变异,其母及妹妹无变异。提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lport综合征表现高度临床异质性,其发病率可能高于传统认知。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1个具有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SP)表型的Usher综合征(USH)家系的致病基因及其与眼部表现相关性。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年1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门诊检查确诊的具有RPSP表现的1F型USH患儿1例和其父母纳入研究。患儿女,9岁。双眼夜盲4年余;听力下降7年,目前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双眼最佳矫正视力0.5+。眼底未见明显色素沉着。外围视野视敏度下降。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周边视网膜外层变薄,椭圆体带消失。视网膜电图检查,视杆、视锥系统反应重度下降。患儿父母临床表型正常。抽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自主研发的靶向捕获试剂盒(PS400),使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变异,对可疑致病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并在家系成员中进行共分离。依据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对变异进行致病性评估;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评估变异对编码蛋白的影响。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检测到PCDH15基因c.4109dupA (p.K1370fs)(M1 )、c.17dupA (p.Y6_L7delinsX)(M2 )复合杂合突变位点,经Sanger测序验证,变异在该家系中呈共分离状态。经序列变异解读标准和指南评估,M1、M2均为PCDH15基因致病性变异,M1导致编码蛋白跨膜结构完全改变,M2导致基因仅能翻译出6个氨基酸,预测不能合成PCDH15蛋白。根据临床表型、基因变异致病性以及蛋白结构预测,最终临床诊断为PCDH15相关1F型USH。结论PCDH15基因c.4109dupA、c.17dupA为该家系患儿USH的致病突变位点,该复合杂合新突变导致PCDH15蛋白无法正常合成,从而引起眼部及耳部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SD17B4突变相关的过氧化物酶体D-双功能蛋白缺乏症(PDBPD)的临床与基因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一家系2例HSD17B4突变致PDBPD的临床及基因情况。结果男性先证者及同胞姐姐均伴新生儿癫痫、精神运动发育障碍、共济失调、肌无力、听力损害、足部畸形,血清极长链脂肪酸正常,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小脑半球萎缩,肌电图:多发性周围神经神经源性损害肌电改变,听觉诱发电位:重度双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基因检测显示HSD17B4复合杂合突变(c.1171G>C,c.686-2A>T),临床确诊为PDBPD,年龄分别为8岁和14岁。结论报道2例HSD17B4突变致PDBPD,均符合典型临床表现。新发现HSD17B4基因c.1171G>C和c.686-2A>T突变,丰富了HSD17B4突变谱。
简介:摘要目的长期观察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基因Gly83Arg突变致一家系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玻璃体切割手术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情况,探索其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TTR基因Gly83Arg突变致家族性玻璃体淀粉样变性的一家系13例2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例12只眼,女性6例11只眼;平均年龄(43.0±4.8)岁。患眼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手术。根据手术中是否形成完全玻璃体后脱离(PVD)分为完全PVD组和非完全PVD组;根据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及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复发时间分为1~ 12个月组、13~ 36个月组,>37个月组。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6.7±6.0)个月。组间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及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手术后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复发和继发性青光眼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23只眼中,完全PVD组、非完全PVD组分别为8、15只眼。手术后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复发15只眼(65.22%,15/23)。非完全PVD组、完全PVD组分别为14 (93.30%,14/15)、1 (6.70%,1/15)只眼;两组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6,P<0.01)。1~ 12个月组、13~ 36个月组、>37个月组分别为1 (4.35%,1/23)、12 (52.17%,12/23)、2 (8.70%,2/23)只眼。13~ 36个月组复发率显著高于1~ 12个月组、>37个月组。手术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11只眼(47.80%,11/23)。1 ~12个月组、13~ 36个月组、>37个月组分别为1 (4.35%,1/23)、8 (34.78%,8/23)、2 (8.70%,2/23)只眼。13~ 36个月组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高于1~ 12个月组、>37个月组。继发性青光眼11只眼中,手术后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复发眼10只,非复发眼1只。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复发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之间呈正相关(rs= 0.516,P=0.012)。结论TTR基因Gly83Arg突变所致的玻璃体淀粉样变性一家系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玻璃体淀粉样变性复发呈明显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