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评估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间不同的解剖位置关系对正畸减数矫治时第一磨牙近中整体移动及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44例减数前磨牙完成正畸矫治的成年患者,根据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的接触关系分为两组:各牙根均未与窦底接触(isolate from maxillary sinus, IF)组和各牙根均与窦底接触(contacting/protruding into maxillary sinus, CP)组。测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及两组间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距离、轴倾角度及牙根体积吸收量。结果IF组上颌第一磨牙牙冠近中移动距离为(2.56±1.00) mm,牙根为(2.44±1.30) mm;CP组牙冠近中移动距离为(2.73±1.20) mm,牙根为(2.80±0.99) mm。两组患者牙冠与牙根间近中移动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121、P=0.202)。治疗前后轴倾角度改变在两组患者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CP组(1.72°±4.58°),IF组(0.82°±5.47°),P=0.425]。CP组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体积吸收量[(16.45±9.52) mm3]显著高于IF组[(7.85±4.94) mm3](P<0.001)。结论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窦底接触或突入窦内者可以成功实现水平向穿上颌窦底移动,且治疗前后上颌第一磨牙轴倾角度改变与牙根位于窦外组无差异,但牙根吸收明显增加。

  • 标签: 上颌窦底 上颌第一磨牙 牙齿移动 牙根吸收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拔除术中舌侧骨板损伤的风险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断为IMTM的150颗牙(垂直、近中及水平各50颗)的CBCT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CBCT系统自带的软件测量每颗IMTM釉质牙骨质界、根中份及根尖三处舌侧骨板厚度,采用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垂直、水平及近中三组IMTM釉质牙骨质界舌侧骨板的厚度分别是(1.36±0.43)mm、(1.21±0.44)mm及(1.28±0.4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根中份厚度分别是(1.48±0.33)mm、(1.06±0.57)mm及(1.11±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8,P<0.01);根尖区厚度分别是(1.44±0.49)mm、(0.84±0.58)mm及(0.86±0.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5,P<0.01)。相对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面,居中、偏颊及偏舌三组IMTM釉质牙骨质界舌侧骨板厚度(F=5.03,P<0.01)、根中份(F=15.13,P<0.01)及根尖(F=33.1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和近中IMTM较垂直IMTM容易发生根尖区舌侧骨板菲薄现象,而牙冠偏颊侧者更易发生根尖区舌侧骨板缺如。结论当CBCT显示IMTM根尖区舌侧骨板菲薄或缺如时,拔牙术前应充分医患沟通及风险预判。同时在拔牙过程中应重点保护舌侧骨板,避免暴力操作,谨防发生下颌骨舌侧骨板穿孔、断裂或牙根移位等严重并发症。

  • 标签: 磨牙,第三 牙,阻生 锥形束CT 舌侧骨板 牙根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口腔门诊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5月间在我院口腔门诊部进行锥形束CT检查的192例患者,分析接受CBCT检查,分析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分布以及疾病构成情况。结果192例患者中疾病构成为牙缺失需种植修复51例,牙龈外伤7例,阻生性智齿34例,多生牙34例,正畸25例,牙周病22例,牙体牙髓疾病19例。其中,因牙缺失需种植修复来接受CBCT检查的占比最大,为26.56%,其次为多生牙和阻生性智齿(17.71%),因外伤接受CBCT检查的占比最小(3.65%)。结论锥形束CT在口腔门诊中被广泛应用,对口腔类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锥形束CT 口腔门诊 临床诊治
  • 简介:目的:比较牙颌面锥形束CT与多层螺旋CT的图像质量。方法:分别使用牙颌面锥形束CT和多层螺旋CT对实验模体进行扫描,比较两者显示牙、牙周组织、颌面骨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牙颌面锥形束CT图像质量,优于多层螺旋CT。结论:牙颌面锥形束CT因其优秀的图像质量,更加适合口腔临床的需要。

  • 标签: 锥形束CT 多层螺旋CT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 颞下颌关节是主要由咀嚼肌支配的颌面部左右联动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颞下颌关节紊乱是肌肉骨骼和神经肌肉疾病的异质组,涉及颞下颌关节复合体,以及周围的肌肉组织和骨质成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TBD 影响多达 40%-75% 的人群,在 20 至 40 岁时发病率最高。常见症状包括下颌疼痛或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的耳痛、头痛和面部疼痛。在国内 TMD 可分为四大类:骨关节病类、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炎症疾病类和咀嚼肌紊乱疾病类疾病,其病因同样繁杂,包括生物学,环境,社会,情感和认知触发因素。 TMD 起病隐匿,多属功能紊乱,但随病变长期发展也可出现关节结构紊乱或破坏。关节结构紊乱病占 TMD 构成比中的 71.3% ,并且在我国其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对于 TMD 的诊断通常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当怀疑有咬合不正或关节内异常时,影像学检查对提高诊断准确率、保证治疗效果是极其重要的。

  • 标签: 锥形束 CT 核磁共振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测量下颌颊棚区骨斜面坡度,为口腔种植支抗钉在下颌后牙区植入位置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的成人患者200例,拍摄采集其下颌骨颊棚区锥形束CT影像,分别测量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下颌第一磨牙远中根、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和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冠状测量面上的颊棚区骨斜面坡度,并对左右侧、性别和各冠状测量面间进行比较。结果从近中至远中5个测量平面的颊棚区骨斜面坡度分别为76.08±8.52°、68.16±9.37°、58.04±10.17°、49.16±11.09°和39.81±12.53°。不同的测量平面两两比较示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至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变化最明显。同一受试者左右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位于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的颊棚区的坡度较大,第二磨牙区域坡度较小。左右侧颊棚区坡度存在差异。

  • 标签: 下颌颊棚区 锥形束CT 微螺钉种植体 正畸支抗
  • 作者: 傅开元 胡敏 余强 杨驰 程勇 龙星 张志光 刘洪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4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81,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北京 10085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200011,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放射科 430079,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430079,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
  • 简介:窦型慢性根尖脓肿的窦道口大多数位于患牙根尖部相对应的唇、颊侧或舌、腭侧牙龈表面,但偶尔也可见开口偏离患牙的情况,

  • 标签: 窦型慢性根尖脓肿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在微创拔牙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166例进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微创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各83例对照组(X线拍摄)及研究组(CBCT)。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满意度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手术中进行CBCT检查能够在术前进行有效评估,提高手术精准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一检查方法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 标签: 口腔颌面锥形束CT 微创拔牙术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三维颈椎测量项目的可重复性,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颈椎骨龄定量分期的常用参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根据二维的颈椎标志点及相关测量项目,定义基于锥形束CT的41个三维颈椎标志点和91项三维颈椎测量项目.由3名正畸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对30名正常(牙合)受试者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颈椎标志点定点,应用SimPlant软件输出颈椎各测量项目.结果通过对颈椎各测量项目进行组内相关系数分析和配对t检验,共筛选出可靠性较高的75项颈椎测量项目.结论高可靠性颈椎标志点和相关测量项目的确定,为进一步确定最具代表性的颈椎骨龄定量分期参数奠定了基础.

  • 标签: 锥形束CT 颈椎 三维测量 可重复性
  • 简介: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三维图像中标志点定位的可靠性,以期为建立基于锥形束CT的三维头影测量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二维头影测量中常用的39个标志点,4名正畸学专业研究生分别对18例正畸患者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标志点定位,使用SimPlant软件输出每个标志点的三维坐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coefficients,ICC)计算每个标志点在每个维度的可靠性.结果32个标志点三维方向的ICC>0.9,7个标志点有一个维度0.8<ICC<0.9,其他两个维度的ICC>0.9.结论本项研究测量的39个标志点中,32个标志点三维方向可靠性高,可以根据这些标志点来进行三维头影测量.

  • 标签: 锥形束CT 三维头影测量 标志点 可靠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BCT)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拔除术中舌侧骨板损伤的风险预判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诊断为IMTM的150颗牙(垂直、近中及水平各50颗)的CBCT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CBCT系统自带的软件测量每颗IMTM釉质牙骨质界、根中份及根尖三处舌侧骨板厚度,采用方差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垂直、水平及近中三组IMTM釉质牙骨质界舌侧骨板的厚度分别是(1.36±0.43)mm、(1.21±0.44)mm及(1.28±0.4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根中份厚度分别是(1.48±0.33)mm、(1.06±0.57)mm及(1.11±0.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8,P<0.01);根尖区厚度分别是(1.44±0.49)mm、(0.84±0.58)mm及(0.86±0.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5,P<0.01)。相对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面,居中、偏颊及偏舌三组IMTM釉质牙骨质界舌侧骨板厚度(F=5.03,P<0.01)、根中份(F=15.13,P<0.01)及根尖(F=33.1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水平和近中IMTM较垂直IMTM容易发生根尖区舌侧骨板菲薄现象,而牙冠偏颊侧者更易发生根尖区舌侧骨板缺如。结论当CBCT显示IMTM根尖区舌侧骨板菲薄或缺如时,拔牙术前应充分医患沟通及风险预判。同时在拔牙过程中应重点保护舌侧骨板,避免暴力操作,谨防发生下颌骨舌侧骨板穿孔、断裂或牙根移位等严重并发症。

  • 标签: 磨牙,第三 牙,阻生 锥形束CT 舌侧骨板 牙根移位
  • 简介: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期]研究出口腔颌面锥形束CT,并将其在作为新型影像学设备应用于牙科当中,该检查方式主要应用面积探测器和锥形X线束对受检患者进行360°旋转,旋转一周后就能够有效获得受检患者的容积重建数据,建立出各种痛性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断层影像。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根尖片和全景片低分辨率、容易受到牙槽骨和牙根影响出现重叠影像等缺点进行了弥补,空间分辨率高与传统CT,而却具备检查费用低、放射剂量小、扫描时间短等优点。当前,临床牙体牙髓病学领域主要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进行检查,其中包括定量分析根尖周病变、定性根尖周病变、判断根管治疗及临床效果、诊断跟折、压根内外吸收情况、龋病、根管穿孔和髓底等疾病。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应用推动了临床诊疗牙髓病的方式,将其从2D推动到3D。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对解刨牙齿进行研究能够对根管和牙齿的长度进行精准测量,有效判断根管和牙根的形态、数目,还能够判断罕见的根管病例和牙内陷。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在牙体解剖学中应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的效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 标签: 口腔颌面 CT 牙体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锥形束CT图像引导应用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20年11月到2021年12月本院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60例,为保证研究科学且合理,采用抛硬币法对以上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实施电子射野影像仪(EPID)图像引导,观察组实施锥形束CT(CBCT)图像引导,对两组患者的摆位偏差和放射性肺炎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并对比。结果:观察组头脚方向、左右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且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锥形束CT图像引导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肺炎 摆位误差
  • 简介:在本回顾性分析中,称为“冰淇淋锥形”技术的拔牙窝或牙槽嵴保存方法被用于11个2型拔牙窝拔牙位点。2型拔牙窝的定义为唇/颊侧软组织存在伴有颊侧骨板部分或完全缺失。所有牙齿在拔除时为防止损伤未使用翻瓣术。将一个可吸收胶原膜做成冰淇淋锥形的置于拔牙窝.并植入人冻干同种异体移植骨。用精确度为001mm的电子卡尺测量处理前后的拔牙窝模型,并用丙烯酸模板、三维数字扫描仪以及CBCT扫描处理前后的拔牙窝以计算颊舌径变化。拔牙窝保存术后6个月安放种植体,均达到初始稳定性,其最小转矩为35Ncm,平均颊舌径减少1.32mm。拔牙前后牙槽嵴相对愈合的骨移植点.其颊舌径变化的范围为减少0.46~2.25mm.平均1.28mm(CBCT):0.31~2.71mm,平均1.36mm(电子卡尺):0.21~2.80mm,平均1.32mm(三维数字扫描仪)。所有11个种植体稳定且达到了临床骨结合。这种“冰淇淋锥形”技术可以重建缺失的颊侧骨板,使其能够安放种植体;然而.与拔牙前牙槽窝的宽度相比,拔牙后牙槽嵴尺寸减少达1.32mm。

  • 标签: 拔牙窝 颊舌径 冰淇淋 翻瓣术 锥形 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锥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共收治12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宫颈锥形电切术治疗,治疗过程中,均实施相应护理,护理后,对患者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手术治疗时间(9.6±2.2)min,平均住院时间为(3.3±1.1)d,101例患者术后出血量少于20mL,占81.5%;3例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诊断宫颈癌,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其余12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行宫颈锥形电切术治疗过程中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锥形电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螺旋CT、锥形束CT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成像中的应用,探讨锥形束CT与螺旋CT检测准确性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并诊断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5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38.6岁(21~70岁)。所有患者均经过螺旋CT和锥形束 CT检查,由2名口腔放射科医师及2名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分别对每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间隙、髁突的骨质病变进行测量评估。根据有无骨关节病将患者的104侧关节分为骨关节病侧(92侧)和正常侧(12侧),比较2组关节的间隙大小及病变检出率,采用 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螺旋 CT 组与锥形束CT 组在关节各间隙大小及关节位置测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关节病侧的前间隙大小及髁突后位比例均大于正常侧,髁突在关节窝内相对位置指数小于正常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表面缺损破坏是最常见的类型,螺旋CT对髁突骨质病变[表面缺损破坏(85.6%,89/104)、磨平变短(82.7%,86/104)、髁突骨质硬化(40.4%,42/104)、骨赘(40.4%,42/104)及囊性变(11.5%,12/104)]的检出率与锥形束CT[表面缺损破坏(88.5%,92/104)、磨平变短(86.5%,90/104)、髁突骨质硬化(35.6%,37/104)、骨赘(41.3%,43/104)、囊性变(11.5%,12/1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 CT和锥形束CT 对显示颞下颌关节骨质改变均显示了良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两者重建的关节各间隙大小基本一致,均可作为临床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常规诊断手段。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骨关节病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减数矫治的成年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前后及保持阶段的前牙牙槽骨形态的变化,为临床安全内收前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完成正畸治疗,并且减数4颗第一前磨牙强支抗内收前牙的成年患者1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年龄(22.2±3.1)岁(19~28岁),对全部患者进行回访追踪,拍摄锥形束CT,分别于矫治前(T1期)、矫诊结束时(T2期)及随访时(保持期2年以上,T3期)测量患者上下前牙唇腭侧牙槽骨高度,以及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的牙槽骨厚度,通过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阶段牙槽骨形态的差异,对矫治前后(T1-T2)牙槽骨变化量、治疗结束至随访时(T2-T3)牙槽骨变化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T1、T2、T3期上前牙腭侧、上颌侧切牙及尖牙唇侧、下前牙唇舌侧牙槽骨高度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前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变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中切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分别降低(1.52±0.32)和(4.96±0.46)mm;T2-T3期,前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变化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中切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分别增加(1.20±0.27)和(3.14±0.35)mm;T1-T3期前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中切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分别降低(0.33±0.11)和(1.82±0.39)mm。上、下前牙根颈部及根中部牙槽骨厚度的3个时间点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期前牙根颈部及根中部牙槽骨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下侧切牙根颈部的牙槽骨厚度分别减少(0.63±0.10)和(0.67±0.09)mm。T2-T3期,下前牙根颈部牙槽骨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中切牙根颈部牙槽骨厚度增加(0.09±0.03)mm。T1-T3期上下切牙根颈部及根中部牙槽骨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根中部分别减少(0.38±0.16)和(0.63±0.13)mm,其他测量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上前牙腭侧牙槽骨高度变化量与其在T1-T2变化量为极强负相关(r≤-0.8,P<0.001),T2-T3上前牙唇侧、下前牙舌侧牙槽骨高度变化量及切牙根颈部厚度变化量与其在T1-T2变化量呈中强负相关(-0.8<r≤-0.4,P<0.05)。结论成年双颌前突患者减数矫治后,前牙区牙槽骨高度与厚度均明显减少。在保持阶段,会发生相应的骨增生,但牙槽骨较治疗前还是有所减少。保持阶段的牙槽骨变化量与矫治阶段牙槽骨变化量相关。

  • 标签: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正畸学,矫正 双颌前突 牙槽骨改建 保持阶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不同分期喙突的形态特征,为临床及解剖学提供理论数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并诊断为TMJOA的290例患者,其中男69例,女221例,年龄(35.1±13.7)岁(16~69岁),单侧病变64例(64侧),双侧病变226例(452侧);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TMJOA 的X线表现分期标准将患者的患侧关节分为Ⅰ期(227侧)、Ⅱ期(38侧)、Ⅲ期(164侧)、Ⅳ期(87侧)。筛选26例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普通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34.3±13.9)岁(17~60岁)。将各组“.dicom”格式数据导入Simplant Pro 11.04软件中测量喙突的高度、前倾角、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3个形态学参数。采用R 3.6.1分析TMJOA患侧与对照组的双侧、试验组单侧病变患者的健患侧、试验组患侧不同分期之间喙突形态参数的差异性。结果TMJOA组患侧喙突高度[(16.26±2.81)mm]、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0.96(0.92,1.0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5.31±3.03)mm;0.95(0.89,0.99)](t=2.18,P=0.033;Z=2.87,P=0.004);单侧病变患者患侧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显著大于健侧(t=-3.46,P=0.001);不同分期间组内分析显示,喙突高度在不同分期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7,P=0.774);Ⅰ、Ⅱ、Ⅲ期喙突前倾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但均显著小于Ⅳ期(PⅠ-Ⅳ<0.001;PⅡ-Ⅳ=0.009;PⅢ-Ⅳ<0.001);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Ⅰ期、Ⅱ期、Ⅲ期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08),Ⅰ期、Ⅲ期显著小于Ⅳ期(P<0.001)。结论TMJOA患者的喙突高度及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均显著大于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受试者,喙突的高度与TMJOA有相关性。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喙突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影像学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骨性Ⅰ类与骨性Ⅱ类患者锥形束CT影像资料进行定点测量,探讨两类患者之间下颌骨对称性的差异,分析下颌骨对称性与ANB角的相关关系。方法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纳入骨性Ⅰ类及骨性Ⅱ类患者各30例,采用三维测量软件对初诊拍摄的锥形束CT资料进行下颌骨标志点的标定和线距的测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髁突、下颌升支、下颌角、下颌体部的相关指标。结果组内对比:骨性Ⅰ类组中双侧髁突最后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2.76±2.47) mm,右侧:(53.95±2.21) mm,P=0.004]、髁突最侧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59.40±3.31) mm,右侧:(60.79±3.37) mm,P=0.013]、乙状切迹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7.88±2.18) mm,右侧:(48.84±2.54) mm,P=0.012]、喙突点到矢状面的距离为[左侧:(46.59±2.49) mm,右侧:(47.28±2.54) mm,P=0.043]和下颌升支长度[左侧:(57.00±4.50) mm,右侧:(57.97±4.96) mm,P=0.020];骨性Ⅱ类组所有项目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测量项目髁突最侧点到矢状面的距离[骨性Ⅰ类组:(1.39±2.88) mm,骨性Ⅱ类组:(-0.16±2.74) mm,P=0.037]、乙状切迹点到矢状面的距离[骨性Ⅰ类组:(0.96±1.95) mm,骨性Ⅱ类组:(-0.15±1.97) mm,P=0.033]和下颌升支长度[骨性Ⅰ类组:(0.97±2.14) mm,骨性Ⅱ类组:(-0.38±2.61) mm,P=0.033],其余项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角点的不对称性与ANB角度呈负相关(r=-0.308,P=0.017)。结论骨性Ⅰ类患者治疗前下颌骨的不对称较骨性Ⅱ类患者更明显,下颌角的不对称性与ANB角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锥形束CT 骨性Ⅰ类 骨性Ⅱ类, 下颌骨不对称性 三维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