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讨急诊环境下针对骨科创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选取我院78例急诊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急诊护理组接受深入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护理满意度、急诊救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急诊护理组在VAS评分、SF-36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急诊救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环境下对骨科创伤患者实施专业急诊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救治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护理满意度。
简介:目的:探讨在急诊心梗护理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2年12我院收治的60例急诊心梗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0,将常规护理作为护理方案)与研究组(n=30,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作为护理方案),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急诊时间较短,研究组抢救成功率较高,P<0.05。结论:在急诊心梗患者的护理中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最大限度缩短患者的急诊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建议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试探究在急诊心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对现有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特定时间段(2023.1-2023.6)为实验时间,将该段时间内我院接诊的所有该病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220人作为抽样对象,按照人数等同原则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 数据显示,实验组在接诊时间、术后转移、诊室滞留以及抢救准备时间等方面都要明显短于参照组,而且在抑郁自评和焦虑自评两方面数据的对比上,两组对比明显,实验组更优。结论 对现有急诊护理方式进行合理优化,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将到我院急诊科室进行诊治的108例患者按接诊的相互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4例。对照组通过急诊科的常规护理实施护理,观察组通过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开展干预,对不同护理以后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焦虑和抑郁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①观察组的分诊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心电监护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②观察组(3例,占5.56%)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对照组(11例,占20.37%)具有更低的水平(P<0.05)。③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好(P<0.05)。④观察组(52例,占96.30%)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45例,占83.33%)更高(P<0.05)。结论:对急诊抢救的患者通过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效率,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进而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死亡和心肺复苏患者病历资料,探讨急诊临终患者舒缓护理需求与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2020年收治776例急诊临床死亡和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最终纳入687例数据,年龄(70.38 ± 16.57)岁;≥75岁患者占49.8%(342/687);其中36.0%(247/687)患者及家属在患者生命最后阶段选择不给予心肺复苏(DNR)。急诊临终DNR患者年龄≥75岁占63.2%(156/247),DNR患者按疾病进行分类统计,排名前4位的为脑出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有37.5%(45/120)的患者家属再次选择放弃治疗。选择DNR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停留中位时间为738.7 min。结论急诊临终患者及家属选择DNR的对象主要为年龄≥75岁、疾病类型为脑出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院前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重患者,这类患者滞留急诊增加了抢救室的拥堵,同时不能得到安宁的舒缓护理环境,建议急诊医护人员加强舒缓护理意识,提高舒缓护理能力,给予急诊临终DNR患者相对独立的区域和与之相适应的舒缓治疗和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急诊胸痛患者施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胸痛患者,实验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3月,样本:64例,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2例)施以急诊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32例)施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和比较抢救成功率、临床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6.88%)相比对照组(81.25%)要高(P<0.05)。观察组的开始治疗时间(20.36±4.95)min、急诊抢救时间(13.31±3.87)min、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时间(53.26±5.71)min、住院时间(8.15±1.47)min均比对照组要短(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88%)相较于对照组(78.13%)要高(P<0.05)。结论:对急诊胸痛患者施以优化急症护理流程的效果显著,可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提升满意度,有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死亡和心肺复苏患者病历资料,探讨急诊临终患者舒缓护理需求与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7—2020年收治776例急诊临床死亡和心肺复苏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最终纳入687例数据,年龄(70.38 ± 16.57)岁;≥75岁患者占49.8%(342/687);其中36.0%(247/687)患者及家属在患者生命最后阶段选择不给予心肺复苏(DNR)。急诊临终DNR患者年龄≥75岁占63.2%(156/247),DNR患者按疾病进行分类统计,排名前4位的为脑出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院前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有37.5%(45/120)的患者家属再次选择放弃治疗。选择DNR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停留中位时间为738.7 min。结论急诊临终患者及家属选择DNR的对象主要为年龄≥75岁、疾病类型为脑出血、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院前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重患者,这类患者滞留急诊增加了抢救室的拥堵,同时不能得到安宁的舒缓护理环境,建议急诊医护人员加强舒缓护理意识,提高舒缓护理能力,给予急诊临终DNR患者相对独立的区域和与之相适应的舒缓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