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练计划能否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方法采用Excel表格随机函数法将2019年3—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为期3个月,每周1次,共计12次的电话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由每周1次逐渐过渡到每月1次,共计8次健康教练会议的综合健康教练计划,分别于基线时、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3个月测量2组研究对象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得分。结果2组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2组研究对象的营养、健康职责、体育运动、自我实现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的时间、组间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2.131~502.649,P<0.01),人际关系和压力应对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研究对象自我实现维度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研究对象的营养、健康职责、体育运动、自我实现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健康教练计划可以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练计划能否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方法采用Excel表格随机函数法将2019年3—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脑卒中高危人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为期3个月,每周1次,共计12次的电话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由每周1次逐渐过渡到每月1次,共计8次健康教练会议的综合健康教练计划,分别于基线时、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3个月测量2组研究对象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得分。结果2组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2组研究对象的营养、健康职责、体育运动、自我实现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的时间、组间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2.131~502.649,P<0.01),人际关系和压力应对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研究对象自我实现维度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结束后3个月,试验组研究对象的营养、健康职责、体育运动、自我实现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健康教练计划可以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锦州市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提出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锦州市古塔区3所小学为干预校,1所小学为对照校,共2277名小学生;对干预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对照校不进行任何干预,并于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干预后的儿童营养知识问题判断正确率、“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分别增加了4.1%、18.5%,每日吃早餐,且早餐较丰富(早餐包含3类以上食物)的比例增加了4.9%,家长在整个干预期间的营养知识改变程度较明显,干预校家长膳食宝塔知晓率增加了15.3个百分点,膳食宝塔正确认知率增加了18.1个百分点,营养知识正确判断率也从干预前得75.3%增加到80.1%,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与家庭合作的营养健康教育在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转变营养态度和改善饮食行为方面有一定效果。
简介: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入社区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打算接种疫苗的80例家长进行社区教育宣传,将80例儿童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免疫接种的教育,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免疫接种概率以及实验前后健康教育家长对待程序性的认知。结果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待程序性的认知明显加强,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相关性疫苗的接种概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入社区可明显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