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审查逮捕意见书的撰写水平高低反映着逮捕案件的质量。在证据分析时应注意说理性、逻辑性和客观性,证据分析可以采用肯定法、排除法和比较法,切忌“空”、“琐”、“乱”。

  • 标签: 证据分析 说理性 逻辑性 客观性 分析方法
  • 简介:刑诉法规定,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可以做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不批准逮捕的,应当说明理由。但刑诉法对不捕说理的方式、程序等都无具体规定。实践操作中,不捕说理也存在着重视不够、说理笼统等问题。构建不捕双向说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不捕说理程序,提高当事人对不捕的认同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

  • 标签: 不批准逮捕 刑诉法 双向说理
  • 简介:附条件逮捕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于证据有所欠缺但已基本构成犯罪、认为经过进一步侦查能够取得定罪所必需的充足证据、确有逮捕必要的重大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予以批准(含决定)逮捕的一项制度。笔者将对附条件逮捕制度的几个基础性问题加以具体分析。

  • 标签: 附条件逮捕 逮捕制度 性问题 犯罪嫌疑人 人民检察院 重大案件
  • 简介:中国《宪法》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批准逮捕权是法律监督权的组成部分,审查批准逮捕权由检察机关行使是由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决定的,由检察机关行使批捕权,可以防止批准逮捕权的滥用,符合中国的国情。

  • 标签: 法律监督 批准逮捕 中立 法院
  • 简介:审前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院作出生效裁判之前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状态。审前羁押作为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会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受到较为严重的侵害。现代法治国家都对审前羁押实施了较为严密的法律控制。我国审前羁押基本上依附于整个刑事追诉活动,是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当然状态和必然结果。审前羁押从整体上看没有形成独立封闭的司法控制系统。

  • 标签: 审前羁押制度 逮捕制度 限制人身自由 犯罪嫌疑人 法国 现代法治国家
  • 简介:近几年来,随着轻缓刑事政策的贯彻实施和保护人权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容易造成公民人身权利和其他相关权利损害的强制措施——逮捕,检察机关已经谨慎适用,并且大量适用了“无逮捕必要”。笔者就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适用“无逮捕必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供同仁参考。

  • 标签: 逮捕 执法
  • 简介:2013年3月7日,李天一以涉嫌强奸罪被检查机关批准逮捕。在此前的2013年2月20号李冠丰(曾用名李天一)等5人因涉嫌强奸被北京警方抓获,随后被刑事拘留,在完成调查后,警方向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报送案件相关材料,以涉嫌强奸罪提请批准逮捕。警方透露,2013年2月19日,北京海淀公安分局接到一女事主报警称,2013年2月17日晚,其在海淀区一酒吧内与李天一等人喝酒后,被带至一宾馆内轮奸。

  • 标签: 强奸罪 逮捕 北京市海淀区 检查机关 刑事拘留 警方
  • 简介: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逮捕的社会危险性条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2015年10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了《关于逮捕社会危险性条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细化了具有社会危险性的若干情形,为司法工作人员把握逮捕的社会危险性提供了规范指导。然而,法条规定之有限性与案件样式之无限性之间存在的巨大张力决定了办案人员在审查社会危险性时无疑要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同时,我国社会危险性审查还存在行政化色彩浓厚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社会危险性评估机制,应当以保障人权为价值追求,以量化评估方法为评估基础,拓宽社会危险性评估主体的范围,加强评估过程中的控辩对抗性,按照一定规则和标准确定最终的评估结果,有助于实现社会危险性评估由主观化向客观化的转变。

  • 标签: 强制措施 逮捕 社会危险性 评估机制
  • 简介:近年来,非法集资犯罪有高发态势,呈现出新的特征。由于非法集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中,遇到了一系列理论与实务方面的问题。揭开非法集资新形势下的面纱,直面非法集资犯罪侦查的困境,解读非法集资司法解释的新规,正视非法集资审查逮捕的现状,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指引,从构建要案审查机制、推进司法行政协作、强化羁押必要审查、拓宽侦查监督内涵入手,进一步完善非法集资犯罪的审查逮捕工作。

  • 标签: 非法集资 侦查 审查逮捕 侦查监督
  • 简介:职务犯罪侦查权是检察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职务犯罪侦查监督制约面临“同体监督”的理论质疑,因而在选择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模式时,需要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考虑,提出切合实际且操作性强的侦查监督模式——将职务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审查逮捕决定权上提一级,即地方人民检察院对直接立案侦查的犯罪案件适用逮捕措施,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

  • 标签: 职务犯罪 审查逮捕方式 上提一级 重构
  • 简介:一九七八年七月廿一日上午九时许,江西省博物馆出土文物陈列室“宋代部份”的第一展柜被撬开,盗走水晶项链和银梳等两件珍贵文物。水晶项链系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墓葬出土,共有水晶珠六十九颗,镂雕“万年青”水晶牌一块。银梳系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墓葬出土,上刻有“江州打作”和“周小四记”铭文。这两件文物按国家的规定标准被列为一级文物。

  • 标签: 江西省博物馆 一级文物 吴小平 周小四 八年 成化青花
  • 简介:1994年3月,渭南市临渭区原下吉粮站主任樊志德(后为区油脂厂副书记)将从区中心粮站领取的35万余元货款擅自抵顶了该站赊销给富平东新面粉厂个体户韦某的销粮款。1995年8月,樊志德在要回此款后,利用职务之便:将其中的22万余元在其调离时私自带走.直至案发。该樊将此款主要用于个人集资建房、购买桑塔纳小车从事营利活动及日常开销。近日,樊志德已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 标签: 逮捕 依法 挪用 1994年 1995年 集资建房
  • 简介:逮捕的适用应实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两大刑事诉讼价值问的平衡。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应有利于达成此目的并有助于消解当下审查逮捕存在的实践问题。现行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标准或强调惩罚犯罪,忽视当前依法治国下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变化;或过度优先于人权保障,忽视审查逮捕所处于的特殊阶段及其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特定功能。应遵循合法性、合目的性、可行性、全面性的原则,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对审查逮捕案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构建,并细化对承办人的要求,提高审查逮捕案件质量。

  • 标签: 审查逮捕 案件质量评价 标准
  • 简介:司法实践中,遇到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是否逮捕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由于法律和法规并未对此作出程序上的具体规定,而有关司法解释和规章也不明确,因而,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造成意见分岐。第一种意见认为,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不必逮捕。理由是:根据《刑法》

  • 标签: 缓刑考验期 再犯新罪 逮捕
  • 简介:二是对本院自侦部门自侦案件侦查活动监督,  2、对本院自侦部门办理案件时的侦查活动监督不力,侦查监督部门的承办人、部门负责人及主管检察长往往同侦查部门的意见难以统一

  • 标签: 中存在 存在问题 审查逮捕中
  • 简介:审查批准逮捕或决定逮捕,是审查决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审判前和审判中被羁押的国家行为,是国家对公民人身自由权的强制处分。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都将逮捕的批准权赋予了司法机关尤其是法院,并普遍采用司法审查的方式,且赋予了被审查人一定的权利救济手段。审查逮捕程序的诉讼化体现了现代法治国家如何处理冲突的理念,其实质在于国家本身有义务达成冲突平衡,即一方面要经

  • 标签: 审查逮捕 强制处分 检察机关 现代法治国家 司法机关 审查决定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优势证据”源自英美法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民事审判的实践中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根据这一司法解释,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为“明显优势证据”标准,即在事实不明而当事人又无法举证时,

  • 标签: 优势证据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审查逮捕 确认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 举证责任分配
  • 简介:早前,在广东打零工的刘某、邓某与绰号“三哥”的男子商定要以碰瓷手段捞钱,2015年1月13日中午,三人驾驶租来的别克小轿车从广州来到广西荔浦县修仁镇旁的马路上,由刘某骑单车在路边等着,邓与“三哥”则开车阻挡并逼使路经此地的一辆挂贵州车牌由宋某驾驶的大货车减速,刘某趁机骑单车靠上去假装被撞跌倒,

  • 标签: 碰瓷 逮捕 荔浦县 小轿车 驾驶 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