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纽扣式穿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以AVF作为血管通路的MH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法,观察组采用纽扣式隧道型钝针穿剌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情况及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9%(P<0.05)。观察组穿剌时VAS和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为(2.14±0.26)分和(14.64±1.08)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0.19)分和(21.59±2.14)min(P<0.05)。观察组AVF使用1年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98%(P<0.05)。结论纽扣式穿剌能够显著提高MHD患者AVF的穿剌效果,缩短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减轻穿剌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至本院接受诊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血栓、血管瘤和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很好的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也可大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106例应用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均来自我院,选取范围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两组。对照组给予动静脉内瘘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67%)明显低于对照组(18.86%)(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钝针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期间采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60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绳梯穿刺法,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按压止血时间及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内瘘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栓形成、内瘘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血管瘤形成率、血管狭窄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按压止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能有效的提高糖尿病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成功率,且疼痛轻,止血快、并发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临床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 年 5 月 -2017 年 5 月收治的 60 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穿刺法,观察组应用钝针扣眼穿刺法,观察两组穿刺法应用效果。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0月4日—2017年9月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3±1.2)分、(95.8±3.6)分;对照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1.7±1.5)分、(80.3±2.7)分(P<0.05)。结论在动静脉内瘘血透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入的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使维持性血透患者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给予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患儿18例。均采用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本组患儿术中造瘘成功率为100.0%,导水管口张开;颅高压、双下肢肌力增高等症状均明显好转;1例主诉智力减退者,随访12个月内转为正常;随访结束时入院复查头颅MRI,显示脑室水肿消失,且术后双侧脑室额角间距、第三脑室宽度、脑干“鸟嘴”到鞍结节距离明显小于就诊时(P<0.05);随访第11个月时,1例患儿出现硬膜下积液,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其余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儿童鞍上蛛网膜囊肿采用神经内镜下脑室囊肿脑池造瘘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离心穿刺法和向心穿刺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中建立血管通路时的优缺点。 方法: 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 2组:离心组( 45例)和向心组( 45例),同时根据入组前患者做血液透析(离心穿刺法) 3个月的平均透析血流量( ml/min)分为 3个亚组:高流量组( 251-300ml/min),中流量组( 201-250ml/min),低流量组( 150-200ml/min) ,比较 2组治疗后 1年的护理治疗的效果。 结果:治疗 1年后,离心组的并发症(内瘘皮下血肿、内瘘狭窄和假性血管瘤)发生率显著高于向心组( P<0.05);在 2组的亚组比较中,离心组低流量组的透析血流量要高于向心组低流量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这种差异在中流量组和高流量组未见到。 结论:向心穿刺法较离心穿刺法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但对于透析血流量已低于 200ml/min的内瘘患者,选择向心穿刺法会出现透析血流量下降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我院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等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