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有学者认为,生态学的马克主义哲学是当代马克主义哲学的新形态。"在当代马克主义哲学发展中,文化哲学和辩证法的原创性研究毫无疑问地归于西欧马克主义哲学,惟有生态学的马克主义哲学发源于北美,是北美马克主义哲学贡献于世界的新的马克主义哲学形态。"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这一新的哲学形态的生态学理论的演变,即从早期西方马克主义对生态学的关注,到莱斯、阿格尔创立生态学马克主义,再到福斯特、奥康纳建构自然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标签: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生态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社会
  • 简介:恩格斯晚年对马克主义发展史作出多方面的开创性研究,"重读"马克是其中首要的开创性研究。"重读"马克,是指恩格斯晚年在重新出版马克著作时,以撰写"导言"或"引言"的方式,在对马克著作的"重新"读解中,再现马克思思想历史的真实过程和科学内涵。"重读"马克的意义,一是阐明这些著作在马克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对这些著作中的马克主义基本原理作出阐释;二是阐明这些著作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中的意义,对这些著作在马克主义发展史中的意义作出研究;三是对马克思思想作出适合于时代变化要求的新的理解,对面向"新的历史纪元"的马克主义作出新的阐释。"重读"马克,奠定了马克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学理依循,对马克主义发展史的基本思想资源作了深湛研究。

  • 标签: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重读”马克思 学理依循 思想资源
  • 简介:在《巴师夏和凯里》手稿的“前言”中,马克打算通过对巴师夏和凯里经济思想的批判,以经济思想史的论述为主线,展开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阐述。马克承继他之前对经济思想“学派”“流派”研究的基本观点,从历史的、社会的和方法的多视角上梳理和厘清经济学的纷繁复杂的“学派”“流派”之间的关系。马克揭示了以巴师夏和凯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把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当作谬误加以抨击和以社会主义者的经济学为对立面的特定内涵。马克对凯里关于美国和英国的经济关系论述的错误观点作了批判,对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论题研究的主要论题作了阐释,对巴师夏和凯里经济学理论作了比较研究,从“民族环境”上对国家论题研究的方法论要义作了阐释。

  • 标签: 马克思经济思想 巴师夏 凯里 学派和流派 庸俗经济学
  • 简介:西方分析的马克主义者通过研究马克主义经典文本,就“马克主义是否从‘事实’推出‘价值”’的问题得出了以伍德为代表的肯定论、以胡萨米为代表的否定论和以伊斯顿为代表的超越论。分析的马克主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过分专注于语言分析而较少研究历史现实、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的马克主义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取得的各种成果,为我们解决“事实一价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其理论失误则表明,仅仅用语言分析的方式来理解马克主义存在方法论上的重大疏漏。

  • 标签: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事实 价值 语言分析
  • 简介:形而上学作为关于世界万物的本原、本质、统一性的学问,是“哲学”的核心和基础。马克对旧形而上学批判所实现的哲学观变革的根本意义在于以实践范畴为基点重构了哲学与现实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这就是马克主义的本体论,也是我们所坚持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依据。认为马克“拒斥形而上学”的观点否定了物质本体论,否认马克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违背了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标签: 形而上学 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 变革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开辟了马克主义方法论的新境界。主要包括:必须加强对马克主义方法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坚持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必须提高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必须加强马克主义理论学习。

  • 标签: 习近平治国理政 思想方法 工作方法
  • 简介:<正>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便于和国际出版物接轨,积极推进本社期刊编辑工作的规范化,本刊决定从2011年第14卷第2期开始采用新的投稿格式。在采用通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注释规则的基础上,本刊特制定如下规定。

  • 标签: 投稿格式 文献标注 学术交流 卷第 学术期刊 人文社会科学
  • 简介:马克的哲学是基于实践的哲学。在这个意义上,马克的实践哲学是对思辨哲学的革命。马克实践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普遍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本体论是马克实践哲学的主体,将马克主义哲学方法论化会导致哲学的工具化,从而离开了哲学的本意。马克实践哲学来自人类生活世界,它既要努力解释当代社会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又应帮助人们解决社会生活的伦理和政治实践问题。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实践实践哲学思辨哲学
  • 简介:马克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继承和光大者。从“博士论文”时期到晚年,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到科学社会主义,从批判武器、研究方法甚至表述的语言都简洁严整、一以贯之,“断裂”的马克并不存在。

  • 标签: 马克思 伊壁鸠鲁 人的本质
  • 简介:本文从国外马克主义研究的参照系、国外马克主义的思想逻辑、流派与重要人物研究、国外马克主义研究与本土学术话语建构四个方面来勾勒国外马克主义研究的理论图景,强调将思想史研究与历史研究联系起来,揭示国外马克主义不同流派、重要人物思想的问题意识,并以此作为参照系,推动本土学术话语的建构。

  • 标签: 国外马克思主义 理论逻辑 问题意识 本土学术话语
  • 简介:对于“什么是马克主义,如何对待马克主义”问题的认识构成了人们的马克主义观。邓小平是党内较早意识到马克主义观这一问题的。他对什么是马克主义的回答主要坚持了从否定到肯定的思维理路,并从科学对待马克主义的前提、基础,如何坚持、发展,以及如何学习马克主义等方面系统回答了如何对待马克主义的问题。

  • 标签: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观
  • 简介:当代自由至上主义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在其持有的资格理论的基础上对马克的剥削理论提出了多方面的质疑和挑战:第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易是自愿交换;第二,资本家获得利润是因为他们承担了生产和销售的风险,因此不能被看作是对劳动工人的剥削;第三,在生产资料私有的企业和生产资料公有的企业并存的情况下,工人可能自愿选择在生产资料私有的企业里工作,因此不能认为工人在生产资料私有的企业中受到了剥削;第四,违反奇配正义持有原则的再分配等于强迫劳动,是一种剥削,并由此反对马克主义的平等主义倾向。本文将详细讨论这四方面的质疑和挑战,并站在马克主义的立场上予以回应。

  • 标签: 马克思 诺齐克 剥削
  • 简介:马克晚年所作的《人类学笔记》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过对远古神话的精粹评点,凸现了马克美学的实践本性,进一步确认了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二,强化、通透了马克美学思想的人类学的本质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学笔记》对马克美学思想而言具有方向性的导引和总括意义。第三,促使中国美学研究向纵深发展,有力启发和推动了中国审美人类学的新型学科建构。

  • 标签: 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美学意义
  • 简介:在西方马克主义的发展演进中,始终贯穿着哲学观念变革和现代性问题反思的双重主题,这双重主题的交织和互动,不仅内在规定着西方马克主义演进的内在逻辑,也铸就了西方马克主义的理论样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马克主义是作为中国马克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资源而呈现其特殊意义的:一方面,西方马克主义研究与中国的马克主义哲学观念变革深刻互动,对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和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的推动效应;另一方面,西方马克主义研究有效促进了中国马克主义哲学研究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强化了中国马克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意识和中国立场。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中国意义 哲学观变革 现代性问题反思
  • 简介:马克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是内容丰富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不能把它庸俗化为非阶级性的理论、支离破碎的个别词句或习惯性的常识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不能教条主义、封闭僵化地对待;需要通过理论灌输来武装群众,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不能自发主义、修正主义地对待。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列宁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