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二战后的澳工党历经了以加强党的团结为主题的第一轮变革、以执政能力建设为主题的第二轮变革以及以塑造身份特征为主题的第三轮变革。从变革结果上来看,澳工党的首要目标间或得以实现,但与“社会主义”目标却渐行渐远;澳工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跨阶级的支持,但在工人阶级中的支持率却严重下降;澳工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得到某些强化,但阶级利益代表功能却逐渐弱化;澳工党组织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但组织基础却出现松动。从二战后澳工党的变革中可以认识到,政党变革要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为逻辑起点,要以处理好党的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为基本要求,要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为重要任务,要以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为价值依归。
简介: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战后加拿大社会阶级结构及工会结构的变化,指出农民作为社会中重要力量的地位已经被白领工人所取代,行业工会与产业工会合并,越来越多的白领工人和女工加入了工会。第二部分论述了战后工会斗争的形式与内容,指出工人以集体谈判为主、罢工为辅的形式,争取更多的报酬和福利,保障工作安全和健康,减少失业。第三部分总结了战后工人运动的几个特点:白领工人和女工会会员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工人对激进的政治缺乏兴趣,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中更多地依赖于政府,并试图摆脱美国工会的控制。第四部分谈了几点认识:加拿大工人运动在形式上不如战前激进,但实质上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简介:<正>一九五六年二月召开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举世触目,曾经一度引起了世界的轩然大波。当时,帝国主义和其它的共产主义反对者们兴奋不巳,借此掀起了一个反共高潮;西方一些共产党员,因此犹豫动摇,纷纷退党,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信仰危机;托洛茨基分子们也活跃了起来,认为苏共二十大恰恰证实了它们反对工人国家堕落斗争的正确,社会主义阵营内部,随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严重分歧,出现了波匈事件,接着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开始了关于国际共产主义总路线的大辩论,影响到党与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了。对于这样一个震惊世界的大事,长期以来,人们对它作过各种评价,或褒或贬,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