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眼底疾病认知的更新离不开眼底多模式影像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角及超广角眼底照相、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眼底自身荧光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等检查的应用,让临床医师对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观察更为直接;自适应光学及荧光寿命成像检眼镜的应用,使临床医师在细胞及代谢层次对眼底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多模式影像之间相辅相成,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疾病的病变特征。同时,眼底影像的数字化及智能化也在快速发展。但是如何正确使用多模式影像,如何正确理解人工智能在眼科影像的应用以及如何从影像中归纳总结,也是每位眼科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2021年国内助产领域研究现状,探讨国内近10年助产领域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方法应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护理核心期刊刊载的助产领域相关研究的时间分布、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分析。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2021年12月。结果共纳入442篇文献,2014、2015年发文量最多,2016年以后发文量没有出现增加趋势。助产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已基本形成,作者间合作密切且5个合作团体产出较高,但是团队间合作较少;同地区机构间合作研究初具规模,跨地区机构间合作研究较为匮乏。助产领域研究热点关键词为"助产士""孕产妇""自然分娩""产科护理""分娩结局"。结论国内助产领域研究发展缓慢,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团队、机构和地区间的合作。加强助产专业人员的队伍能力建设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产科护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趋势。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碘对比剂在介入治疗、血管造影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虽然碘对比剂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疗水平,但其引起的急性肾损伤不容忽视。为降低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组织国内专家,成立《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防治的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碘对比剂的结构和分类、已上市的碘对比剂品种及理化性质、碘对比剂的应用现状、碘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定义、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病理特征、危险因素与风险评估、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并充分讨论,制定了本共识,为临床医、药、护、技更有效、更安全地合理使用碘对比剂提供指导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系统检索、评价与总结关于成年人鼻胃管留置长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CD-SR、DARE)、Joanna Briggs(JBI)、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电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数据资料的提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篇文献,推荐的测量插入胃管长度的解剖标志包括XNE、NEX、XJN、Hanson方法、GWNUF模型、耳垂至剑突至肚脐-鼻尖至耳垂、NEX+10 cm共7种测量方法,Hanson方法、GWNUF模型、XEN + 10 cm 3种测量方法得出的鼻胃管的尖端及其所有侧孔定位均在胃中的可能性更大。结论NEX虽然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外部测量方法,但被证明是不够准确以及存在相当大的风险,因此应谨慎选择测量鼻胃管插入长度的方法在实践中的教授或使用。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其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呼吸道病毒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但COVID-19疫情对哮喘儿童的影响尚不清楚。该文从哮喘儿童对2019-nCoV的易患性、哮喘合并COVID-19时疾病的严重程度、疫情期间哮喘儿童的治疗管理建议、哮喘控制水平及心理状况变化等方面阐述COVID-19疫情暴发对哮喘儿童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医师的工作实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应用1 050 Hz切削频率和智能脉冲技术(SPT)的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矫正近视和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拟行TransPRK的近视散光患者43例85眼和拟行SMILE的近视散光患者46例85眼。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眼手术前后各时间点视力、屈光度、等效球镜度(SE)变化,评估手术安全性。结果TransPRK术后各时间点屈光度趋向正视状态并相对稳定。SMILE术后早期屈光度呈轻度远视,术后6个月由轻度远视转为正视。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2个组间术眼S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TransPRK组和SMILE组术眼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189±0.248和1.120±0.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2,P=0.065)。术后7 d及1个月SMILE组术眼裸眼视力(UCVA)明显优于TransPR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2个组间U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TransPRK组术眼安全性指数为1.209±0.222,明显高于SMILE组的1.143±0.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4,P=0.045)。结论采用SPT的TransPRK和SMILE矫正近视和散光均有良好的预测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TransPRK安全性指数高于SMILE,SMILE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早于TransPRK,但2种手术术后术眼远期视力均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构建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超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诊断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治的177例BA患儿(BA组)共计531张胆囊超声初始影像及195例非BA患儿(非BA组)共计585张胆囊超声初始影像,各组按2∶1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使用训练集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Mask R-CNN后,采用测试集分别以患儿和图像为单位对该模型进行测试,评价模型对胆囊的检测率及诊断准确率。另将测试集图像分别以患儿、图像为单位进行随机编号,分别邀请4名超声医师进行图片判读,计算诊断准确率。对模型诊断准确率与超声医师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胆囊器官的自动检测方面:模型在BA组与非BA组的检测率均达到100%,但在总计372张测试集图像中有17张出现虚警,虚警率4.57%(17/372)。在诊断方面:以患儿为单位时,模型在测试集中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5.97%,高于外院超声医师及本院中级职称超声医师(均P<0.005),略高于本院高级职称超声医师(91.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以图片为单位时,模型在测试集中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7.04%,均高于外院超声医师及本院中级职称超声医师(均P<0.001),略高于本院高级职称超声医师(94.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ask R-CNN的AI模型可较准确地检测胆囊器官,对BA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该模型切实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外近10年助产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助产教育研究方向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2010年至2019年的助产教育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5.5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1002篇相关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进行助产教育研究的作者共有218位,已经形成了明显的核心团队;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澳大利亚;主要研究机构为大学,各机构之间交流合作密切;《Midwifery》是载文量最多的杂志;代表研究前沿的关键词为"Midwifery""Education""Care"等。结论国外助产教育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研究范围广且相关性强,但我国与该领域的领先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术中取得的血栓进行成分分析,探讨其与脑卒中病因的关系及对手术参数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1例直接行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栓及临床资料。通过HE染色定量分析血栓各成分,比较不同脑卒中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心源性栓塞(CE)型及不明原因型]患者血栓的成分含量;并依据血栓成分将患者分为富含红细胞组(红细胞含量大于纤维蛋白)和富含纤维蛋白组(纤维蛋白含量大于红细胞),比较2组患者手术参数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1)LAA型、CE型及不明原因型脑卒中患者血栓中红细胞相对含量依次为52.1%,39.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3,P=0.032),其中LAA型脑卒中患者血栓中红细胞含量较CE型患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富含纤维蛋白组脑卒中患者比较,富含红细胞组脑卒中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取栓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组患者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术后脑出血率、90 d预后良好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栓成分对手术参数有一定影响,但暂未发现对预后有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 RNA, miRNA)差异表达与胚胎质量的相关性,为胚胎的植入前选择提供新的依据。方法用TaqMan微小RNA阵列(MicroRNA Array)对8个囊胚样本进行miRNA表达谱检测,筛选稳定高表达且有价值的miRNA。扩大样本量后选择囊胚,针对筛选的miRNA进行逆转录PCR检测,同时采用二代测序平台检测胚胎的染色体异常,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MicroRNA Array检测发现mir-720、mir-372、mir-886-3p和mir-512-3p表达量较高,而mir-145表达量较低,推测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选择56个废弃囊胚,对上述5种miR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mir-145和mir-886-3p在染色体正常组中显著低表达。mir-145以相对表达量9作为阈值,mir-886-3p以相对表达量3作为阈值,其以上均未见胚胎染色体检测为正常者。结论特定的miRNA表达差异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存在相关性,有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胚胎选择的生物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