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以下简称游击纵队),是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在四渡赤水战役期间建立的一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红军队伍,是在特殊作战背景下结合战略部署和需要建立起来的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力量。遵义是游击纵队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地区,这支队伍在遵义地区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以游击战的形式牵制和打击敌人,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迂回穿插,策应了主力中央红军作战,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任务。开展游击纵队在遵义的斗争史研究,是对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研究的拓展,为完善红军在遵义斗争史研究作了有益补充。
简介:黔东南是中国贵州少数民族的一块热土,这里居住着苗、侗等民族,人口近400万。黔东南山多地少,社区由若干个山乡自然组成,拥有城镇不多,也不发达,这里人们的生活习俗原始古朴,民风民情优良纯正,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其中如苗族银饰、龙舟、铜鼓、芦笙、蜡染、刺绣、鼓楼建筑、侗族大歌等等,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很有美学价值,一再赢得了国际声誉,根植于这块神奇土地上的黔东南文学,本来可以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一展雄风,光照人世,造就伟大的作家。然而,这里的文学事业发展滞后,甚至民族文学创作还呈现了弱化趋势。对此,有必要进行深入反思,找出滞后和弱化的根本原因,谋求新的发展。文学的发展繁荣,要具备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相对落后的黔东南也许还不具备文学发展繁荣的必要条件,因此文学事业的发展滞后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文学的发展并不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正比,何况发展的条件还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去创造呢?认真去分析研究黔东南区域民族文学创作的情形,就会发现,问题出在作者身上:他们对民族生活的认识还不够。他们的思想和艺术修养还有待提高。
简介:黔东南历史上开发较晚,实质意义上的教育起步更晚。由于长期实行的是封建专制教育,劳动人民的子女根本得不到读书受教育的机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州的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州内已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从全日制教育到各种形式的业余教育体系。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为全州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黔东南州的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仍不相适应,基础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为了使教育更好地为全州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笔者认为,当前基础教育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转变教育观念,逐步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首先应是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带头转变教育观念,端
简介:半个世纪的贸易数据表明,中国具有蚕丝出口优势,东南亚蚕丝贸易是逆差。以贸易数量和金额来看,东南亚是蚕丝进口远大于出口为主要特征的区域,我国对东南亚丝类的数量贸易竞争力指数和金额贸易竞争力指数表明中国在东南亚市场的蚕丝贸易具有强竞争力。1986-2011年的蚕丝出口贸易结合度,中国对东南亚的高于东南亚对中国的,且在波动中增大,表明中国出口结构与东南亚需求结构的一致性在加强;中国对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蚕丝贸易结合度有显著差异性。未来几年中,东南亚需求市场的潜力较大,但在2020年以前中国面向东南亚的蚕丝出口数量占中国出口总量的比重有限,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互惠合作并扩大东南亚蚕丝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