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揭示不同高度脚背正面射门的生物力学机制。招募12名受试者对地面球、1/2膝关节高、膝关节高3种位置进行脚背正面射门和空踢各10次。利用2台JVC9800摄像机、国产JP6060多维测力平台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同步测量。结果显示:地面球、1/2膝关节及全膝关节3种高度射门,球速、足速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均有显著差异,其中地面球球速最快、1/2膝关节高度次之、膝关节高最小;实验组受试者摆动腿大腿前摆与后摆、小腿后摆等各运动学指标在不同高度位置射门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小腿前摆运动学数据在不同高度射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支撑腿与球垂直距离跟各高度射门的球速、摆动腿足速度、触球即刻膝角、小腿前摆角速度、小腿前摆幅度、小腿前摆时间呈显著相关,而3种高度位置的射门球速与支撑腿着地所受地面反作用力不存在线性关系。结果说明:脚背正面射门击球点高度越低球速越快,故脚背正面射门想要获取更快球速就应该在球高度处于较低位置时将球踢出;通过控制支撑腿与球垂直距离可以控制脚背正面射门的球速、球路、动作时间;支撑腿受到的地面反作用力与踢出球的球速无关,故支撑腿在踢球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支撑、维持平衡,从而使摆动腿发力更加充分。
简介: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运动员的运动表象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的表象结构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一个多维、有机的结构;其运动员激发特殊动机的表象认知水平相对较高,特殊认知表象的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对不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及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表象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运动员的运动表象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性(P〉0.05),不同运动等级、项群运动员的运动表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尝试性地建立了运动员的表象结构的影响路径模型,得出运动表象与运动员的成绩有直接性正效应(0.33),期望能为广大训练者提供积极的理论参考,加强运动员的表象训练,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简介:基于东道主效应具有延续性特征的假设,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逻辑分析法,对山东队在近三届全运会奖牌项目进行统计整理。结果表明:第12届全运会山东队的竞技表现典型诠释了东道主效应的延续性特征,主要体现在:1)相对于第10届全运会,山东队在第12届全运会的金牌、银牌、铜牌和奖牌总数增长率在39.6%-57.8%之间;奖牌持有率系数明显大于1;积分总数的增长率为30.5%;2)相对于第11届全运会,第12届全运会中来自18个大项中的82个小项的奖牌项目得到保持,且各大项中金牌和奖牌的保持率的均值分别达到70.0%和85.5%;3)山东队在第12届全运会中具有37个"超量延续"的奖牌项目,且占据奖牌总数近1/3的比值。
简介:研究发现美国“科学、体育教育与我课程”(Science,PE&Me)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促进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SPEM课程的6个特征为:凸显认知、注重知识;注重理解、强调运用;层级清晰、全面兼顾;多段结构、逐级递进;多元评价、掌握有度;学科交叉、联系生活。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启示:凸显育人价值,关注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整合教学内容,促进体育健康知识和基本运动能力协调发展;优化教学模式,由三段式向多段式教学结构转变;制定多元评价标准,强调促进学生发展;拓展课程资源,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