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手工艺是一种生态性的知识体系,手工艺社区的良性运行所依附的村落应具有共同体的性质。中国20世纪的社会和经济革命导致村落共同体大量解体。在作为村落共同体基础的传统耕种劳作模式基本退场,而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备受重视的今天,手工艺劳作模式是复原村落共同体刚性社会联系、进而复兴村落共同体的一种可靠路径。凤翔泥塑制作群体由利益自发走向利益自觉,培育起了人文资源意识,建立了手工艺合作社,成为一个准手工艺共同体。但因个人文化自觉的缺环和“非遗”政策及行政与地方实际情况的不适应,难以达成有利于整个群体利益的共识,阻碍了共同体形成的进程,并出现内部秩序紊乱、发展前景不明的态势。
简介:2000年1月12日至14日,全区第四届蒙古剧理论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文化部、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和自治区及各盟市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达·阿拉坦巴干同志作了讲话,他说: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交流蒙古剧在编制、排练、演出、评介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推进蒙古剧的理论研究和创作。近年来,蒙古剧创作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具体表现是题材开掘意蕴深化;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为娴熟;音乐创作收获喜人;表演艺术有飞跃;综合能力的增强。达·阿拉坦巴干副厅长希望从事蒙古剧创作和研究的同志,加强使命感、责任心,创作与理论研究同时提高,注重培育人才、培育观众、培育市场,精心规划、认真论证、科学评估、积极推荐,让蒙古剧这一艺苑奇葩更加绚丽夺目。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蒙古剧理论研讨会召开
简介:西藏自治区成立三十年来,我区文化艺术研究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幼稚到基本成形,并走向辉煌的过程.通过粗略评述,反思过去,前瞻未来,摸索并拓展西藏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事业的发展之路.(一)事业——白手起家,成绩斐然回顾1965年自治区成立之初,西藏文化艺术创作、演出有一定程度的活跃,除开个别零星的评论介绍和部分民族传统文艺作品的搜集、发掘、整理和改编之外,文化艺术理论研究基本上是一张白纸.“文革”的10余年中整个文艺事业遭受浩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恢复贯彻,我区的民族文化艺术理论研究事业才开始真正起步.虽说是白手起家,经过十六七年的努力,应该说取得了令人触目的成绩,具体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