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套扎在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9年5月,选择我院9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7例(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胃镜下套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09%,明显低于观察组93.62%(P<0.05)。结论通过对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胃镜下套扎治疗,能够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极高。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套血培养对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和鉴别污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送检的疑似血流感染的血液标本2060例,1442例采用双套学血培养法,618例采用单套血培养法,统计血培养阳性结果。结果双瓶阳性检出率为6.2%(89/1442),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单瓶阳性检出率为9.3%(134/1442),检出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5.5%(223/1442)。单瓶阳性结果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污染率分別明显高于双瓶阳性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套血培养可有效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有利于鉴别分离菌的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一次性吸氧面罩在小儿包皮环切(套)术后切口保护方面的应用。方法通过对45例包皮环切(套)术后小儿应用改良式吸氧面罩(观察组)进行护理,另通过对45例包皮环切(套)术后小儿单纯采用以往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小儿在包皮环切(套)术后的感染率、疼痛感(疼痛程度采用口述分级评分法VRSS测量)、舒适度的差异。结果通过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护理,两组患儿在术后出血量、感染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方面均无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在疼痛程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采用改良式一次性吸氧面罩对小儿包皮环切(套)术后进行护理,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更可减少疼痛,增加小儿舒适度。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出血的机率,促进切口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痔疮套扎器与外痔剥除术联合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混合痔患者72例,按其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外痔剥除术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采取微创痔疮套扎器与外痔剥除术联合治疗;评价两组在临床疗效上的数据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统计较对照组少,术后肛门疼痛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且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3.13%与对照组27.50%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微创痔疮套扎器与外痔剥除术联合治疗混合痔是一种可行方案,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元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痔疮套扎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效果。方法:共选取82例痔疮患者,均在2021.07-2023.07期间入我院进行痔疮套扎术治疗。遵循双色球法平均分组,41例/组。基础组:开展基础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多元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各组的术后疼痛水平、时间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在干预后,研究组的术后疼痛水平低于基础组,且时间指标更短(P<0.05);研究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实施多元化疼痛护理干预,可以使痔疮套扎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得到缓解,同时,还可加快创面愈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报告1例多发性骨髓瘤、II型糖尿病,阿尔兹海默症维持性透析老年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隧道感染,导管出口处皮肤破损换药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给予隧道冲洗引流,消毒换药,涂抹百多邦,采用地中海饮食或抗炎饮食等营养摄入指导,家庭支持的宣教,患者导管隧道感染控制,皮肤愈合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期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到院就诊的Ⅲ、Ⅳ期混合痔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1%(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59%(P<0.05)。结论在Ⅲ、Ⅳ期混合痔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的方法治疗,能够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治疗后并发症更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2年3月住院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应用EVL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86例,将治疗后2周内出血患者21例作为观察组,未出血患者16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再出血率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86例患者EVL术后早期再出血21例,早期再出血率为11.29%,早期再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心率、门静脉血栓、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与心率、门静脉血栓、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有关,术前应积极采取治疗控制措施以减少早期再出血的发生。
简介:摘要肢体大面积皮肤脱套伤多因交通事故、机械操作损伤引起,其创伤严重,且合并肌肉、肌腱、神经、骨及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往往伴有严重的骨折。早期处理不当常发生皮肤或创面感染,产生大量的渗液,可造成大面积皮肤坏死、感染,二期修复困难。严重影响伤肢的外观和功能恢复,甚至有导致截肢的可能。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VSD)是由Fleischmann等首创,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对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创面)的愈合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得到充分肯定,对于肢体大面积脱套伤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急诊胃镜下套扎治疗的围术期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急诊胃镜下套扎治疗的9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理状态和疼痛程度评分水平、围术期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情况、套扎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生理状态和疼痛程度评分水平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围术期护理满意度达到93.7%,高于对照组的79.2%;不良反应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8例;套扎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急诊胃镜下套扎治疗的围术期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过帮助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减轻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缩短操作时间和和治疗总时间,使患者对围术期护理满意度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在小儿包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包茎治疗的患儿140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A组70例,行传统包皮环切术,B组70例,行套环环切术,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无粘连患儿手术愈合时间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粘连患儿,A组患儿的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儿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但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长于A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传统包皮环切术和套环环切术有效治疗小儿包茎,套环环切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且切口美观,可作为治疗小儿包茎的首选方法,但对于有粘连的包茎患儿,建议采用传统环切术,以确保患儿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痔疮效果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肛肠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痔疮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分别采取给予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和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5.10±2.46)d,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吻合器治疗痔疮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8例重度痔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且各69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自动痔套扎术(RPH)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20%)明显高于对照组(75.36%)(P<0.01);手术时间明显高于组,术中失血量、疾病评分、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出血率(0.72%)、术后2个月再次治疗率(2.1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有助于优化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探索利用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核心组套(ICF Core Set for Chronic Ischemic Heart Disease)评价我科冠心病康复干预流程。方法:应用标准的ICF联系规则,将我科冠心病的临床康复流程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ICF核心组套相匹配。结果:在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四大方面,匹配条目数分别为13条,1条,15条,10条,其中客观评价匹配所占比例分别为92.31%、100%、100%、70%。匹配的总条目数为39条,占冠心病ICF 综合组套61条的63.93%。结论:目前我科冠心病的临床康复流程基本符合了WHO慢性缺血性心脏病ICF核心组套的要求,在环境因素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