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并分析其相关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9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胃肠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分析其生物学行为。结果89例患者中,极低度风险者24例,低度风险者12例,中度风险者39例,高度风险者14例。胃肠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共同组成,其中梭形细胞47例,上皮样细胞16例,混合型26例;按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分类:平滑肌分化23例,神经分化16例,双向分化28例,未分化22例。89例患者中,CD117、CD34、S-100、Desmin、SM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26%、69.66%、42.70%、46.07%、43.82%。结论胃肠间质瘤早期诊断率较低,具有独特的肿瘤细胞免疫表型及组织形态学,CD117、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临床可依靠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及肿瘤密集程度等进一步判断肿瘤恶性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损伤(BI)死亡案例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80例颅脑损伤死亡尸检案例,从性别、年龄、致伤方式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0例法医病理学检案中,原发性颅脑损伤死亡31例(38.75%),继发性脑干损伤38例(47.50%),并发症11例(13.75%)。其中12小时之内的死亡直接原因为原发性颅脑损伤,12小时-1周直接死亡原因为继发性脑干损伤,生存时间在1周以上的死亡直接原因多为并发症。结论:在针对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死亡原因进行确定时,需要结合案情与临床案分析,并在法医病例学检验的前提下进行综合分析。
简介:摘要:课程思政主要探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如何有机结合,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协同进行。课程思政是当下和今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融入健康中国、时代精神、职业素养、辩证思维等思政元素,丰富病理学教学内容的同时,能满足立德树人的目标需求。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也有了进步。目前,学生培养仍以就业为导向,教学重点放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上。学生的德育一直依托思想政治类课程,但由于教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德育与智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高校纷纷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时,学校也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开展了相关课题的探索。通过调查发现,我校部分护生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明确的取向,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敬畏生命等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我校护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把握不够,教学过程中对护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较少。思政课上,授课教师很少会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讲授护士的职业素养要求是什么。思政课和专业课相互脱节,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脱节,大大弱化了思政教育效果。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如何构建、如何与护理专业课相融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如何评价,都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在信息化背景下开展中职护理专业智慧课堂教学的设施,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适时引入了最先进的VR技术进行改进临床实践的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和新的思路,藉以补充中职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手段方式。
简介:摘要: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学生与临床护士之间的桥梁,要求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介入护理工作,并在理论上和在很大程度上付诸实施。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兼顾理论、实践发展、成就和综合能力的共同发展。教育评估是教育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习、教育行为和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在目前进行的大部分教学评估中,以理论考试的形式进行的最终评价占多数,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也没有偏见。发展评价是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通过跟踪和改进学生的理论知识、实用技能和职业态度的形成,以及及时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趋势提出反馈,最终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鼓励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师的教学效率,从而最终发展知识和技能。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倡议、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发表意见,通过对内科护士教学的形式上的评价制度,提高教育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