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常见问题与优化对策。方法:观察本院 2018年 5 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接收的社区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分析问题原因类型与防控对策。结果:在缺乏领导重视 20.00%,医用垃圾不规范 15.38%,一次性医用品运用不规范 26.15%,医护人员行为不规范 18.46%,消毒剂配制与消毒设备运用不规范 10.77%,其他为 9.23%。结论:需要针对医院个体情况做好优化提升,防微杜渐,减少隐患危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超声科临床带教期间,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方法:本次项目研究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9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在我院参与实习学习的32名学生,统计带教期间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调整,比较改进前后学生对带教质量的评价情况以及最终成绩。结果:比较改进前后学生带教质量评价,改进后学生评分明显更高,与改进前比较P<0.05,所有学生理论评分、实践评分分别为(35.78±2.21)分、(53.22±1.30)分,整体实习效果相对较好。结论:在对超声科实习生进行带教管理时,积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带教问题,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实习满意度,获取更多专业知识。
简介:摘要:目前,针对基层医院管理现状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对于基层医院的财政人员配备内部管理和基本医院运营等几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如果要进行对这种局面的有效提高,针对基层医院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强化,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机制转变,强化医院内部的人员管理和分配制度的改革,通过进行合理编排的,一系列措施来有效地提高基层医院管理的水平。随着我国整体的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对于基层医疗事业的促进也有着巨大的发展,但是,在进行对医疗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基层医院对于人才队伍的管理和培养上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所以在进行人才与医院的发展促进上,应当以提升整体的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进行改革和强化管理现状,进行有效的未来规划,以保证整体基层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产科护理中高危孕产妇的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研究首先介绍了高危孕产妇护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随后详细阐述了风险评估的指标和方法,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了管理策略,明确了管理策略的原则和内容。最后,对管理策略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得出了研究结论。本文旨在为产科护理中高危孕产妇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提高孕产妇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血压患者,研究个性化治疗策略和长期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们收集了86个高血压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一项为期12个月的观察性研究。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果:通过个性化治疗策略,我们观察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治疗期间,患者的平均血压从起始水平下降了XmmHg,并且保持稳定。此外,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也有所降低。结论:个性化治疗策略和长期管理是有效的方式来控制高血压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根据患者的特征和需求,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提高治疗效果和血压控制率。因此,推广和应用个性化治疗策略应该成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重要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胸心外科手术数量逐年增加。术后疼痛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疼痛管理有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介绍胸心外科术后疼痛管理的护理策略及其效果评估。方法:1. 心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释术后疼痛的原因和意义,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减轻焦虑和恐惧。2.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成瘾性。3. 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等,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结果:1. 疼痛程度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了解疼痛的变化情况。2. 生活质量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患者在疼痛期间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食欲、情绪等方面。3. 康复情况评估: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如伤口愈合、呼吸道通畅等。结论:胸心外科术后疼痛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疼痛管理有助于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同时,定期进行疼痛程度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康复情况评估,有助于了解疼痛管理的效果,及时调整护理策略,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产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的实践效果,旨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分娩孕妇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接受产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具体措施包括风险评估、个性化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培训、标准化流程、实时监测和反馈、患者教育和参与以及持续质量改进。观察指标包括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指标。结果: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6.5±2.5,高于对照组的75.0±2.7(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为85.5±0.5,远高于对照组的75.0±0.7(P<0.05)。结论:产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深入探究对其采取质量控制路径的重要意义。方法: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中选取15例参与实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管理和质量控制路径措施,比较两组人员专业技能指标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医疗器械处理的关键质量指标上展现出显著优势,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平均得分为64.17±3.63,消毒质量为62.94±3.32,器械包装质量达到62.47±3.92,灭菌质量则为61.43±3.02,这些数值均显著超越了采取常规管理措施的对照组,后者对应的质量指标分别为清洗质量58.47±3.52、消毒质量57.49±3.28、器械包装56.43±3.25、灭菌质量58.36±3.17。统计分析显示,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取质量控制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器械的清洗质量,提高灭菌质量和消毒质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