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科产房开放+无痛分娩对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产科2019年3-12月接收的22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成常规组(无陪护+传统分娩)、研究组(产房开放+无痛分娩),各110例。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更短,VAS疼痛评分更低,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产房开放 无痛分娩 分娩过程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长的陆地边界和邻国最多的国家。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是我国边界条件最复杂的省份。根据云南边境地区的特点、境外重大人类疫病、动物疫病的形势以及国内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猴痘、登革热、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探讨了陆边境“重大疫情疫病”检疫防控的对策措施。

  • 标签: 重大疫情疫病 检疫 防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入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 抽选来自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实施 经鼻入垂体瘤切除术患者( 84 例 ),依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2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细致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 经鼻入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不适,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肱动脉入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我科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8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肱动脉成功后行子宫动脉造影,并给予聚乙烯醇无色栓塞微球(8Spheres)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肱动脉穿刺,并成功顺利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成功率100% 。其中有1例术后出现上肢穿刺点阵发性刺痛,给予床旁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肱动脉远端假性动脉瘤,给予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48h后复查超声假性动脉瘤消失,患者穿刺点疼痛症状消失;4例出现穿刺处皮下血肿,无脑血管意外、上肢及手指缺血或坏死、上肢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肱动脉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操作具有较高可行性及安全性,且在超声引导下可提高肱动脉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肱动脉入路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入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方法 抽选来自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实施 经鼻入垂体瘤切除术患者( 84 例 ),依据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2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细致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 经鼻入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不适,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鼻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并发症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8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的43例患者实施的是开放手术治疗,治疗组的43例患者实施的是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具体的数据对比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优于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案例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治疗组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4.6%和11.6%。治疗组的患者结石清除的案例41例,清除率是95.3%,对照组的患者清除例数是33例,清除率是76.7%,95.3%>76.7%。结论:针对肾结石的患者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方式进行治疗,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属于治疗比较突出的一种方式,值得实施和推广。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开放手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4-2020.4 月收治的 60 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利用抽签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 30 例,实施手术室护理),对照组( 30 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利用手术室护理的护理方式为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时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降低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可以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囊后三角入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7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患者手术路径选择的差异,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37)。参照组经前三角入行腹腔镜手术,实验组经胆囊后三角入行腹腔镜手术,对比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相对较短,与参照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术后出现6例并发症,参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胆囊后三角入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手术 急性胆囊炎 前三角入路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患者使用湿性敷料进行换药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共选择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患者 90 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予以安多福碘仿纱布进行换药护理,乙组予以湿性敷料进行换药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疼痛症状评分、换药次数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 乙组伤口愈合时间与甲组比较显著更短, P<0.05 ;乙组疼痛症状评分与甲组比较显著更低, P<0.05 ;乙组换药次数与甲组比较显著更少, P<0.05 ;乙组治疗有效率与甲组比较显著更高, P<0.05 。 结论: 针对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患者换药护理中使用湿性敷料,有利于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伤口感染 湿性敷料 换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适配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辅助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对规避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方法:笔者设立平行比对课题,采集骨科住院部接收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为课题指标,将采集到的 106例患者依据手术序号均分 2组,分为研究 A组及研究 B组,分别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及综合手术室护理。结果:研究组 B组骨创愈合及手术室护理满意值均优于研究 A组( P<0.05)。结论:开展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提高手术相关指标,最大程度规避手术切口感染。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开放性四肢骨折 手术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应用开放手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骨外科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5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64例为研究对象, 32例行开放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 32例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①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5);②随访 6个月,实验组伤椎后凸 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予以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减少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促进骨折复位,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改良微创前踝正中入踝关节融合手术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不同手术入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及其产生的影响,总结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抽取奇数纳入对照组(脑部颞叶皮层入手术),抽取偶数纳入观察组(脑部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手术),每组患者50例。以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早发性癫痫发作单因素及独立性因素。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术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70例患者共计14例(20%)出现早发性癫痫。性别、年龄不是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P>0.05);术后再出血、手术入方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是早发性癫痫发作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脑部侧裂下Rolandic点-岛叶入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可降低早发性癫痫发生率。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早发性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接诊收治的共计4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方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实验组(n=20),对照组利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治疗,实验组利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情况、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比较,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短,整体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更高,且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尿潴留、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几率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癌 开放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Wiltse入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后正中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Wiltse入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方式。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体Cobb角、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体Cobb角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但治疗前后两组椎体前后缘高度、椎体Cobb角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经典入相比,Wiltse入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且对于需要减压融合的骨折,同样可以采用Wiltse入。因此,建议临床工作中,推广实施Wiltse入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

  • 标签: Wiltse入路 脊椎钉棒内固定系统 胸腰椎骨折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经胆三角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验组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种方法的价值。结果:实验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应用有效性及复发率。方法:在本文研究将20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主要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2年1月之间,随机分组为两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分析并且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 标签: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开放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 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