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化锻炼四头肌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来为膝骨性关节炎做运动处方。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11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5例(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和标准化的四头肌锻炼)、对照组55例(单纯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采用HSS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与治疗前相比较均能缓解疼痛,提高患膝功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标准化的四头肌锻炼能提高关节功能,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股四头肌 锻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疝的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将2001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44),观察组为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为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病例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优于传统修补术。

  • 标签: 股疝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对6腘绳肌腱结合双Rigifix固定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21例,均采用6腘绳肌腱结合双Rigifix固定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围手术期后行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结果21例全部随访,平均随访2年,术后复查结果满意,无1例出现明显膝关节前方不稳,Lachman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结论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之一。

  • 标签: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SD技术结合游离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外科治疗的56例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行游离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使用VSD技术结合游离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创面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四肢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感染、皮瓣边缘坏死、皮瓣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技术结合游离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提升皮瓣移植成活率,加快创面愈合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 VSD技术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侧肌下方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7月-2018年7月,将38例(40膝)择期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20膝)和对照组(19例20膝),治疗组采用经内侧肌下方入路(膝关节前内侧切口),对照组采用内侧髌旁入路(膝前正中切口)。由同一手术主刀医生完成手术。采用Spss19.0软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出血量置换后伤口引流量明显减少。疼痛的程度以及直腿抬高时间在手术后1~3天有显著差异(P<0.05)。2周内治疗组的活动范围要优于对照组,两组置换前、置换后12周活动范围以及K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内侧肌下方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对伸膝装置损伤小,可促进TKA置换后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减少置换后早期并发症,内肌入路在术后1-3天内能提高患者的功能康复,减轻疼痛。术后随访1~2年未发生翻修。内侧肌下入路对膝内翻的患者行TKA置换早期具有优势。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股内侧肌下入路 内侧髌旁入路 全膝关节置换皮肤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单次神经阻滞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9月我院在全麻下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均行单次神经阻滞;A组罗哌卡因75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20ml,;B组罗哌卡因75mg+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mg+0.9%氯化钠注射液共20ml。结果随访并记录患者行神经阻滞前(T1)及神经阻滞后2h(T2),4h(T3),6h(T4),12h(T5),24h(T6)VAS评分,两组间在T2、T3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T5、T6VAS评分比较,B组明显长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次神经阻滞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能明显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

  • 标签: 单次股神经阻滞 糖皮质激素 膝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病人行下肢手术时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210例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5名患者下肢手术时应用常规硬膜外穿刺麻醉的方式,85例高危病人下肢手术时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观察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的高危病患,麻醉效果优秀率显著高于应用常规硬膜外穿刺麻醉的患者(P<0.05);两种麻醉方式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硬膜外麻醉并发尿储留37例。结论针对高危并行下肢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采取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法,降低患者术中疼痛刺激及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股神经)&mdash &mdash 坐骨神经阻滞 高危病人 下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中系统护理干预联合连续神经阻滞(CFNB)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CFNB镇痛,实验组患者接受系统护理联合CFNB镇痛,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术后24小时、48小时实验组膝关节屈曲角度均大于常规组,静息状态、CPM时候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开展系统护理干预联合CFNB镇痛,患者康复更快,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股神经阻滞 镇痛 系统护理 全科膝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围刺法和梅花针扣刺法治疗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采用局部围刺法配合红光治疗仪照射,口服维生素B1和B12;第二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法配合红光治疗仪照射,口服维生素B1和B12。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以及辛伐他汀的调脂治疗对于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的影响。方法随机筛选出48只新西兰兔,以高脂饮食和动脉球囊扩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然后给予所有兔子麝香保心丸以及辛伐他汀调脂治疗,对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进行比较;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对治疗前后斑块内血管内皮细胞抗体(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胶原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染色阳性区域进行定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斑块的CD34、VEGF、MMP3以及胶原阳性染色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阳性面积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以及辛伐他汀的调脂治疗对于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斑块的治疗效果较好,治疗后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改善,且斑块CD34、VEGF、MMP3以及胶原阳性染色面积显著下降。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辛伐他汀 股动脉粥样硬化 调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管固定装置+3L粘贴伤口敷料对老年血透患者静脉导管固定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血透行静脉置管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导管固定装置+3L粘贴伤口敷料固定,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导管滑脱率、局部穿刺点渗血率、血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导管滑脱率、局部穿刺点渗血率、血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管固定装置+3L粘贴伤口敷料有利于老年血透患者静脉导管固定,为临床老年血透患者静脉导管的有效固定和管理方法。

  • 标签: 老年血透患者 股静脉导管 导管固定装置 3L粘贴伤口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比较连续神经阻滞(CFNB)和持续静脉镇痛(CIA)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及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22例患者随机分为比较连续神经阻滞组(n=11例)和持续静脉镇痛组(n=11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CPM度数、被动屈伸活动度、术后CRP水平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术后第1、2、3、4天,连续神经阻滞组VAS评分(5.06±0.23、4.78±0.12、3.04±0.52、2.676±0.71)明显低于持续静脉镇痛组(7.32±0.76、6.84±0.91、5.90±0.78、3.46±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4、5天,连续神经阻滞组CPM锻炼度数(68.34±4.66、74.06±5.31、82.63±3.84、86.56±4.78)明显高于持续静脉镇痛组(44.82±4.32、50.04±6.19、56.52±4.66、63.06±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被动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连续神经阻滞组术后患者血清CRP水平低于持续静脉镇痛组,均在术后第4天达到峰值,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连续神经阻滞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术后镇痛效果更为明显,更加有效地促进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康复。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镇痛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1u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15%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组(A组)及单纯用0.15%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喉罩全麻下完成手术,术毕拔除喉罩后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用于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患者行神经阻滞之前(0h)及神经阻滞后1h、2h、4h、6h、8h、12h、18h、24h的NRS疼痛评分、术后地佐辛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A组患者在行神经阻滞后2h、4h、6h、8h的NRS评分为1.7±1.0、2.0±1.1、2.1±0.8、3.4±0.6,显著低于B组(P<0.05)。此外,A组术后24小时地佐辛的用量为(3.4±0.6)mg,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行神经阻滞能明显加强单侧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静脉镇痛药的使用,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镜手术 股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75岁以上患者经桡动脉和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可行及疗效。方法238例接受介入诊疗的75岁以上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及动脉组,各119例。比较两组在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中的动脉刺及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支架成功率、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桡动脉组及动脉组的血管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造成功率、支架成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不适反应发生率桡动脉组显著低于动脉组;局部血管并发症率及术后患者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桡脉组明显优于动脉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动脉途径相比,经桡动脉途径能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相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超声下持续收肌管阻滞(ACB)和神经阻滞(FNB)镇痛方式对其术后疼痛、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2016年8月-2016年12月)根据数字随机方法划分为持续收肌管阻滞组(研究组)和持续神经阻滞组(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于全麻下进行手术,研究组术后于超声引导下行持续收肌管阻滞镇痛对照组行持续神经阻滞镇痛,镇痛方案为0.2%罗派卡因5ml/h.连续泵3天,对两组术后4、8、12、24、48、72h活动时镇痛的情况、膝关节活动度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各个时间点镇痛效果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各个时间点活动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研究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ACB和FNB镇痛效果相当,但ACB镇痛方式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优,满意度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术 超声下收肌管阻滞镇痛 股神经阻滞镇痛 镇痛效果 膝关节活动度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