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L-2、IFN-γ、IL-6在HIV-1感染者的HAART治疗的0、3、6、12个月后体内含量变化的动态分析,探讨IL-2、IFN-γ、IL-6在HIV-1感染治疗者、HIV-1感染未治疗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同时探究IL-2、IFN-γ、IL-6含量与CD4+细胞数、CD8+细胞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印迹法确诊HIV-1感染者39份,正常健康人阴性对照50份;同时随访HIV-1感染者的HAART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组在HAART治疗后0、3、6、12个月后IL-2、IFN-γ、IL-6的含量;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T淋巴细胞数。结果HIV-1感染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上升,IL-6明显下降,CD4+细胞明显上升,HIV-1感染未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下降,IL-6明显上升,CD4+细胞明显下降;CD4+T/CD8+T细胞与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细胞因子在抗HIV病毒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参与了机体的免疫重建。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多发性硬化症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6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甲基泼尼松龙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EDS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EDSS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难治性胃溃疡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难治性胃溃疡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治疗依从性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制定并落实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分布在30岁到39岁、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在农村居住、医疗选择自费支付、医患关系一般、疾病知识掌握一般、药物种类≥3种、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经济收入<1000元/月、病程≥12个月,和难治性胃溃疡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存在密切的联系。结论难治性胃溃疡治疗依从性因素因素较多,需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简介:摘要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获得性表皮下大疱性疾病,临床上少见,其特征性皮损为水疱、大疱性损害,可发生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程的任何阶段。我院近期收治1例全身广泛皮肤水疱形成合并Ⅳ型狼疮性肾炎的患者,积极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并辅以心理疏导,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保障。
简介:摘要目前,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是比例较重的一部分,医疗器械的材质,使用的时间,数量,种类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医护对其关注度和认识度不足也是导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多发的一项重要原因。压力性损伤不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的增加,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痛苦,间接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针对这一情况,我科成立了压力性损伤质量改进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其他护士为小组成员的质量改进组。同时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纳入护理评价质量的重要指标,小组组长应积极参与到日常管理中去,加强对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评估,并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指导小组成员做好防护措施。经过2年随访统计,其此类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由10%减少至5%,充分说明了质量改进小组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减轻作用。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重视起来,现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的病因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月4月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30例进行观察,选择同期治疗的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3.33%,两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因性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病因中,眼球穿孔伤是患者致病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视力。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预防性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选取62例宫缩乏力产妇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两组各31例,Ⅰ组产妇单纯接受缩宫素治疗,Ⅱ组产妇在上述用药下配合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与用药安全性。结果Ⅱ组接受预防性治疗后的恶露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显著减少,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两组在试验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等,但总发生率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对具有宫缩乏力表现的产妇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治疗,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安全性高,且利于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呼吸道的预防,对一些医务人员佩戴口罩基本状况进行干预并使用措施之后,医务人员佩戴口罩改进方法,使医务人员在佩戴口罩方面能够获得正确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统一形式的调查表,在2016年1~6月运用直接观察法,通过医院中EICU科室中负责感染的专门人员针对医务人员佩戴口罩状况调查3次。结果在3次调查中,医务人员佩戴口罩整体的依从性以及正确率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其依从率由干预之前的89.28%提升至干预之后的92.59%;配戴口罩的正确率由干预之前的50.00%提升求至干预之后的100.00%;由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口罩配戴的干预,医务人员佩戴口罩整体呈现升高的趋势,为此,应该与多样化的干预措施进行结合,以此提升医务人员佩戴口罩的依从性与正确率,进而实现呼吸道传染病的防制工作的加强。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外周血炎性标志物与哮喘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哮喘儿童及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IgE及血常规,对两组的IgE及血常规的炎症因子进行分组分析。结果哮喘儿童外周血的炎性标志物如IgE、淋巴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数目、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数目及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中性粒细胞比率哮喘组低于对照组(P=0.034)。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数目及中性粒细胞数目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中性粒/淋巴细胞比率及IgE在哮喘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分布不一致,表明上述几个炎症因子可作为判断哮喘发生发展的炎性标志物,辅助临床医生对哮喘发作的判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文拉法辛和米氮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抑郁症老年病人2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药物米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文拉法辛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14%,较对照组的88.57%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是13.57%,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是12.86%(P>0.05)。结论在难治性老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文拉法辛和米氮平可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大自血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提供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柳州市工人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有疼痛症状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臭氧大自血治疗的浓度为25ug/ml,收集治疗前、治疗第5天、治疗第10天后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沉(ESR)、尿酸、CRP、VAS评分及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第一趾指关节的滑膜厚度,及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RP、ESR及VAS评分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VAS评分、CRP、ES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滑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与双氯芬酸钠组比较,治疗组的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臭氧大自血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