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刑法学界处于一个恢复重建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活跃在我国刑法学术舞台上的学者,20世纪50年代初大多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聆听过苏俄刑法专家授课。那时有北高南马之称:北高指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高铭暄教授,南马指在武汉大学任教的马克昌教授。高铭暄教授和马克昌教授都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毕业生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在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任教的王作富教授也与高、马具有相同的求学背景。在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科,往往是高、王并称。就学术成就而论,高、王可以说是双峰并峙,在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这两个研究领域各领风骚;就为人处事而言,高、王又是二水分流,各有其人格魅力。我有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以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先后师从王作富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其中,王作富教授是我的硕士生导师,而高铭暄教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同时,王作富教授又担任我的博士生副导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是名师,高徒则未必。如今高、王均已年届耄耋,必将以共和国刑法学科奠基人的身份载入我国刑法学术史册。
简介:<正>一1928年,光父俞颂华任《东方杂志》编辑,与胡愈之先生曾多年同事。1932年“一二八”战役后,《东方杂志》暂时停刊,先父主编《申报月刊》与《新社会》半月刊,仍与愈之先生保持密切关系,常约他写稿或演讲。1932年7月出版的《申报月刊》创刊号上,刊登了胡愈之写的《动荡中的世界政治》一文。“中社”办的《新社会》举办学术讲座时,先父曾邀他去演讲,题目是《苏俄五年计划之研究》,这篇讲稿后来刊登在1931年8月16日出版的《新社会》上。又如1933年出版的先父主编的《申报月刊》丛书《苏联研究》中,又邀胡老写了《苏联革命史的回顾》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