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小儿疝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门诊患者126例,全部为男童,进行了临床研究。随机将126名患儿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组两组,每组各有63人。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传统组进行传统的体外手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的术后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疝气修补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专利定型产品MarlexMeshPerfixPlug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70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h即可下床,恢复较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临床效果,并与未离断精索血管进行腹腔镜睾丸固定术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采用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治疗的20例高位隐睾患儿(简称F-S组);同时选取同年龄组未离断精索血管进行腹腔镜睾丸固定的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F-S组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3.5个月;左侧7例,右侧13例;对照组年龄6~18个月,平均年龄12.5个月;左侧6例,右侧14例。F-S组患儿符合Fowler-Stephens手术指征,Fowler-stephens一期手术采用3孔腹腔镜技术。术后6个月二期手术经腹股沟开放完成。对照组患儿精索发育良好,不符合Fowler-Stephens手术指征,采用3孔腹腔镜技术一次手术完成睾丸固定。两组随访至术后6个月,测量术后两组患儿睾丸容积及性激素指标。F-S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术前、术后的超声测量的睾丸体积及性激素分别进行自身对照研究,两组患儿之间进行激素对比研究。结果F-S组、对照组手术均顺利将睾丸无张力固定于阴囊内,两组均在术后6个月复查20例睾丸位置无回缩。F-S组睾丸体积2例较术前有减少,术前容积(0.34±0.16) ml,术后容积(0.38±0.13) ml,P=0.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例睾丸体积较术前减少,术前容积(0.40±0.14) ml,术后容积(0.40±0.15) ml,P=0.9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激素复查:两组手术前后睾酮均<0.087 nmol/L,雌二醇均<18.35 pmol/L,促黄体生成素(LH)均<0.1 U/L,无明显变化,F-S组术前催乳素(PRL)中位数为13.44 μg/L,术后中位数为12.3 μg/L,对照组术前催乳素中位数为15.45 μg/L,术后为10.34 μg/L,比较手术前后变化,P=0.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S组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术前中位数为1.18 U/L,术后为1.61 U/L;对照组FSH术前中位数为1.21 U/L,术后1.10 U/L,两组比较,F-S组术后较术前增高,P=0.0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组孕酮术前中位数为0.25 nmol/L,术后为0.17 nmol/L;对照组术前孕酮中位数为0.56 nmol/L,术后为0.24 nmol/L,比较两组,术后较术前降低,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Fowler-stephens分期手术是治疗精索长度不足以将睾丸降至阴囊的特殊高位隐睾患儿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但精索血管离断对激素变化确有影响,选择此术式需谨慎及充分评估。
简介:摘 要 阐述了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泵房及消防水池的设计理念;针对消防水泵房及消防水池的布置等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简介:【摘要】当今,音乐新课标下的“以美育人”目标对歌唱课提出了新要求。歌唱课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呼吸、发音、共鸣、咬字、吐字、发声构成了完整的歌唱系统。而高位置发声训练是歌唱课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音乐教育重要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其中,高位置发声训练能使学生的声音得到统一、整齐、集中、和谐。我校今年被评为番禺区曲艺家协会少儿戏曲传承基地,学校结合岭南地域文化全面执行课程设置,开足开齐音乐及粤剧戏曲兴趣课,重视粤剧队的发展。然而,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在演唱粤剧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正确用嗓和发音的困难。同理可证,本文着重通过理论来分析和讨论高位置发声训练在小学高年段粤剧歌唱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对再妊娠时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嘉兴市妇女儿童医院行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行改良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随访其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86例研究对象,年龄(32.3±2.6)岁,孕2~5次,产2~4次,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成功率均达95%(观察组42/43,对照组41/43)以上,观察组有6.98%(3/43)术后出现暂时发热等不适,对照组有9.30%(4/43)出现,转归均良好。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36例、34例在术后3个月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每组均有23例成功妊娠,观察组中均为宫内妊娠,无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生,对照组中19例为宫内妊娠,有4例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行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后发生同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显著低于传统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χ2=4.195,P=0.041)。结论改良输卵管切除或结扎术时输卵管的近端处理方式可有效减少再妊娠间质部妊娠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施临床路径前后对腹股沟斜疝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09年9月~2013年9月我院腹股沟斜疝患者128例,其中临床路径组72人,对照组56人。临床路径组采用本院临床路径管理小组制定的腹股沟斜疝手术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3.模式管理。比较两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等指标差异情况。结果临床路径组患者在住院天数,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患者满意度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并发症方面与传统模式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实施临床路径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