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的某个时候,我在收音机中听到了关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电影《不屈不挠》的一些评论。有评论说:"伊斯特伍德用这样一部精彩的小成本电影解构了他在《肮脏的哈里》中留给人们的印象。"很有可能,那不是"解构"一词首次出现在对于流行文化不经意的描述之中,但对于我来说,却是第一次碰到这个词。记得当时

  • 标签: 法国理论 理论美国
  • 简介:摘要从皮亚杰首次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理论到现在,陆续的有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发展理论,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吉利根的女性关怀道德理论,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这些不同的道德发展理论极大的促进了人们对道德发展的认识,本文针对这些主要的道德发展理论进行了论述。

  • 标签: 道德发展 皮亚杰 科尔伯格 吉利根 艾森伯格
  • 简介:“法国理论”作为过去半个世纪里后现代话语的代表,它是“美国化”的产物。其是耶非耶的战火从法国烧向美国,然后又烧回法国,应是意料中事。弗朗索瓦·库塞的《法国理论: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公司怎样改造了美国的知识生活》所勾勒的“法国理论”新大陆旅行踪迹,因此值得重视。库塞以1997年索卡尔和布里克蒙的《知识欺诈》为“法国理论”美国接受的转折点,可以见出科学与人文的纠葛始终是余波未消。但无论考究1966年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讨会,以及媒体在传播“法国理论”过程中的不朽功绩,甚或通过解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碰撞,深入探究“法国理论”背后的政治动因,均可见出“法国理论”在美国何以必走学院路线。

  • 标签: 知识欺诈 霍普金斯会议 罗特林奇 马克思的幽灵
  • 简介:摘要城市经营理论于20世纪80、90年代在西方国家形成并传入中国,在中国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实际上也是城市经营理论的本土化过程,城市经营理论自进入中国起,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作为一种在我国发展不过二十年时间的新事物,城市经营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不成熟,还有待完善。本文试对有关城市经营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梳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索城市经营理论在中国的科学化发展之路做一铺垫,同时也希望对于形成关于城市经营更加理性的认识,推动城市经营理论本土化的科学化进程尽绵薄之力。

  • 标签: 城市经营 城市形象 资源
  • 简介:<正>英国的艾略特,作为新批评派而轰动西方文坛,在今天仍有影响。伍蠡甫在《现代西方文学批评的若干流派》(《文艺报》85年3期)一文中,指出他的理论主要有三点:“非人格化”“客观对应物”和“有机形式主义”。文章指出:首先,诗的问题乃形式表现或媒介运动的问题,而非形式、媒介所服务的内容问题,其关键在于必须首先排除与内容密切关联的作家人格、作家个性、方能突出艺术形式的重要性、决定性。其次,关于形式表现的途径,艾略特作如下论述:“用艺术形式来表现感情的唯一途径,就是探寻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一系列的物、一种情景、一连串的事件,都应作为那特殊感情的程式;由于这些外在事物必然以感觉经验为终点而宣告结束,所以它们一经提出,感情立刻被唤起了。”艾略特以艺术形式为前提,在客观世界中找寻“对应物”,从而通过“状物”达到“写情”。但

  • 标签: 艾略特 客观对应物 新批评派 形式表现 非人格化 英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10
  • 简介:人性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类自由自觉的生产活动,而人的需求必须通过全面的、创造性的生产才能得到满足,(6)人类通过创造性的生命活动满足类生活的全面需要

  • 标签:
  • 简介:吕新的《下弦月》是2016年山西文坛乃至中国文坛重大的收获之一.众多的评论者和媒体毫不吝啬对《下弦月》的赞美与肯定,甚至有知名评论家认为它是'至今中国反映'文革'题材小说中最深刻的一部'.这样的赞美是否过誉暂且不提,仅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下弦月》可以说是一部有着极大阅读快感的作品.吕新的叙述保持着一贯的风格,于漫不经心间,道出人心冷暖,语言冷静却张力十足.吕新是一位孤独的思考者,他把自己对历史、对社会、对人、对自我的透彻理解,融化在自问自答式的,不乏消解和荒诞意味的文本之中,引导读者去反复读、细细读,而不会产生一目十行的念头,跳跃过任何一部分,都会造成阅读体验的不完善.

  • 标签: 下弦月夜空下 人性柔光 夜空下人性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骆驼祥子》通过刻画扭曲的人性,特别是祥子这个悲剧人物如何走向人性堕落的过程,来对人性和社会进行深刻的思考。《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之所以逐步走向堕落,与整个旧社会的环境及人性的缺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老舍是中国现代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其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都深刻地透视、鞭挞了旧社会的无情,以及旧社会造成的人性的扭曲。祥子作为一个朴

  • 标签: 中祥子 人性堕落 剖析老舍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9
  • 简介:  (二)制度与人性的博弈  柏拉图的制度与人性博弈思想主要体现在制度对人性的塑造上,人性、政治与制度[M]北京,    二、人性论与制度设计    柏拉图的人性论与制度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从人性的角度对政体衰变的原因进行分析

  • 标签: 人性论制度 制度设计 柏拉图人性论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09
  • 简介:二、人性在中国文学中的流变人性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人性的自然性向着社会性不断发展,导致了人性中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在文学中处于一个不断变化之中

  • 标签: 中国文学 中的流变 人性中国
  • 简介:拥有诗人和小说家等多重身份的叶舟,将诗人的敏感融进了小说,他的小说从纷扰的俗世中来,直观的生存状态直指人的灵魂深处。对于人性的探寻和书写是叶舟小说的内核,其小说在平静与庸常的表层下,

  • 标签: 小说家 书写 人性 多重身份 诗人
  • 简介:<正>陈慧在《评现代派文艺的一个观念—“非人性化”》(《人民日报》90年8月30日)一文中指出:有些论者把“非人性化”赞为“现代观念”,甚至说它是人类对自身的前所未有的“清醒意识”。流弊所及,在创作实践中照搬“非人性化”观念的也不乏其人,有些作者热衷于挖掘人的兽性、野性、原欲、非理性、无意识、性冲动等等,以为只有这样才标写得“深刻”,才能归入“新潮”。在对“人”的本性的认识上,传统人道主义信奉“性善论”,与之相反,“非人性化”力主“性恶论”,认为人在本质上与禽兽无异,而且这种恶性是无法改变的。在对“人”的能力的估价上,前者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后者则认为

  • 标签: 现代派文艺 创作实践 非理性 非人性化 性冲动 原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16
  • 简介:所以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与动物有了本质的不同,人与动物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二、人性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

  • 标签:
  • 简介:<正>"博客"译自英文Blog,是"Weblog"的简称,意思是"网络日志"或"写网络日志的人",它主要指一种特殊的网络出版或发表文章的方式,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工具。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博客虽然产生于西方,但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却猛于西方。中国的平民大众借用博客这一网络新媒介

  • 标签: 博客 文学形态 人性真实 新形态 写作 网络文学
  • 简介:本文以电影《画皮》当中音乐与人性的契合为线索,首先对《画皮》中的人性矛盾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主题曲《画心》对电影《画皮》人性矛盾的表现;其次剖析了都尉王生和狐妖小唯梦中缠绵的变奏旋律以及佩蓉夫人的低沉弦乐背景旋律等,分析电影《画皮》中纯音乐对于人性的刻画;最后对电影音乐的运用做出了思考和总结。

  • 标签: 《画皮》 电影 音乐 人性 狐妖
  • 简介:提笔赋诗,万物有灵。我们今天活着就知道过去也有人如此活过。年复一年,人生犹如西绪弗斯的劳作,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选择和行动像影子一样追随着我们,选择愈多,内心愈加纠缠不休;行动愈久,留下的遗憾愈加深重。忧郁的王子从来都是那样,怀着临渊履冰的心情不断询问自己:“活着还是死去?”,“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提笔赋诗,近乎顾影自怜。同情自己,也同情别人,我们写下诗句。

  • 标签: 人性 提炼 幻想 诗歌 万物有灵 周而复
  • 简介:“2014年7月1日,早上6点,我们在世界上第一座机场……CW7就是声称能应对全球变暖的办法……今天,79个国家就要在大气层上层使用CW7……这将奇迹般地降低地球温度……”这是韩国科幻电影《雪车列车》向我们展示的画面和幻想。在使用代号CW-7的冷冻剂之后,地球被冰冻,所有物种都惨遭灭绝,唯有那辆永动的雪国列车,满载着生的希望,像呼啸的银龙穿行在白茫茫的大地上。

  • 标签: 雪国 科幻电影 全球变暖 南宫民 银龙 柯蒂斯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6
  • 简介:  (二)制度与人性的博弈  柏拉图的制度与人性博弈思想主要体现在制度对人性的塑造上,人性、政治与制度[M]北京,    二、人性论与制度设计    柏拉图的人性论与制度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从人性的角度对政体衰变的原因进行分析

  • 标签: 人性论制度 制度设计 柏拉图人性论
  • 简介:《黄英》的重要在于它深刻地触及了社会转型时期人性异化的问题.马子才的悲哀在于个人观念上的抱残守缺,排斥新兴的意识形态,在有意无意中阻碍了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不仅描写了追求利益能引起人的精神异化,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程朱理学所宣扬的道义也是人性异化的重要原因.它所寄托的“孤愤”不过是人性被异化、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苦闷象征而已.

  • 标签: 黄英 人性异化 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