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南国三月,风和日丽,花团锦簇。由《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重点学科、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汇通中西迈向未来——2016·广东骨科学·院士论坛”于2016年3月27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隆重举行。

  • 标签: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学会 广东省 骨科学 论坛 院士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广东省某市城乡居民对当地卫生系统提供服务的期望和满意度情况,进而对该市城乡卫生系统的改善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市600户家庭,对抽取调查户中两周内在门诊就诊和一年内住院的人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采用SPSS软件和MicrosoftOfficeExcel2007软件。结果从分析结果和数据得出,居民对“就诊花费时间”、“就医环境”、“医疗服务满意度”三个方面只有70%左右的较好评价,对“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两个方面有90%左右的较好评价。结论为了更好的满足当地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要,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应当作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尽可能的满足居民对医疗服务所需,提高当地的卫生系统反应性和居民满意度。

  • 标签: 卫生系统反应性 医疗服务 居民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公司女员工生殖健康状况,掌握该群体妇科常见病的患病情况、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妇科病的防治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2012年某公司女员工妇科查体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妇科常规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宫颈巴氏涂片)、盆腔超声检查、乳腺超声检查结果,重点排查排名前5位的妇科疾病检出情况。结果参检人数1616人,查出疾病或异常者1139例,检出率为70.48%,检出居前5位的妇科常见病是慢性宫颈炎、乳腺疾病、子宫肌瘤、阴道炎、卵巢囊肿,检出率分别为29.76%、26.05%、14.04%、6.8%、2.85%。结论该公司女员工妇科疾病发病率高,生殖道炎症和乳腺疾病为主要妇科常见病。

  • 标签: 公司 妇科常见病 患病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中最常见的放射反应,不仅给患者增加了身心痛苦与经济负担,且常因此被迫中断放疗,延长了治疗期限,使病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治疗急性放射性皮炎中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 标签: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急性放射性皮炎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莨菪对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mm胆总管结石自发排出的促进作用。方法2011年1月到2016年5月,98例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mm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止痛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联合山莨菪治疗,对比结石排出率并筛选影响结石排出的因素。结果①剔除6例,92例完成研究。②组间结石排出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石直径<5mm、(5-10)mm及第5、10天高于同类别对照组(P<0.05)。③Logistic回归发现结石直径、服用山莨菪是影响胆总管结石排出的独立影响因素(OR=2.564、3.087,P<0.05)。④观察组试验期间除口干外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山莨菪对有症状的单个直径≤10mm胆总管结石的自发排出有促进作用,且结石直径<5mm时尤为显著。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自发排出 山莨菪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剂量的秋水仙与糖皮质激素联用给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带来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1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卫生院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60例患者,按秋水仙用量分组大剂量组30例,小剂量组30例。组间对比疗效差异。结果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大剂量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将小剂量的秋水仙和糖皮质激素联用可以有效预防病情的复发,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既安全又有效。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 秋水仙碱 大剂量 小剂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小檗对卵巢癌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FIB与IL-6变化的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卵巢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小檗治疗,治疗组采用大剂量小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D-二聚体指标等大小结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大小都发生了明显增加,同时治疗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为(89.09±2.50)分,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为(79.38±3.21)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癌患者采用大剂量小檗治疗后,可以有效调节和改善患者的外周血D-二聚体、FIB与IL-6等指标结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小檗碱 卵巢癌 外周血D-二聚体 FIB IL-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干式粒在中药颗粒制备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对考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干式粒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操作要点,从而为中药生产领域内干式粒方式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我国中药颗粒制备工作的发展。结果浸膏粉实际粘性较大,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展现出极强的吸湿性,可见浸膏粉含水量对中药颗粒制备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对于干法制粒技术在中药中的发展方向,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借助神经网络等理论,用计算机来实现中药干法制粒专家系统的构建,而所谓专家系统就是可以用计算机来辅助中药干法制粒的辅料筛选,并筛选出最优的工艺参数。在借鉴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基础上,促进交义学科的发展,干法制粒技术在中药制剂的研究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干式制粒 重要颗粒制备 工艺条件
  • 简介:摘要2013年5月我院为响应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变以往功能护理,转变为能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责任护理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开展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健康教育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好评。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何首乌多糖的纯度鉴定和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热水浸提乙醇分级沉淀法提取何首乌中的多糖成分,并采用凝胶过滤法、紫外光谱扫描和比旋度法对多糖成分进行纯度鉴定,分析理化性质。结果何首乌多糖为均一多糖,溶解于温水中,不不易溶于冷水中,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试剂。结论采用的多糖提取方法、纯度鉴定方法以及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 标签: 制何首乌 多糖 纯度鉴定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助产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230例围产期妇女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11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n=115,应用责任助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责任助产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全面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手术 全程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FEMTOLDV飞秒激光瓣LASIK术治疗近视临床效果,从而为近视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接收的90例近视患者(180只眼),对这些患者采用FEMTOLDV飞秒激光瓣LASIK术实施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3个月有87例患者的视力恢复或者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所占比例为96.7%,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结论对于近视患者采用FEMTOLDV飞秒激光瓣LASIK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FEMTOLDV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 近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清热颗粒喷雾粒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喷雾粒时浸膏浓缩的相对密度,雾化压力,喷雾喷率,喷雾速度共4个因素进行考察,以颗粒成品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复最佳的喷雾粒工艺条件为浸膏浓缩的相对密度为1.08,雾化压力为0.10kPa,喷雾频率8Hz,喷雾速度1.0Hz。结论优选的粒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的工业化生产。

  • 标签: 喷雾制粒 颗粒剂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失败的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年7月至2015年10月闭合复位失败的股骨粗隆下骨折20例,男13例,女7例。骨折按照Russell-Taylor分型ⅡA型7例,ⅡB型13例。患者均采用骨折局部有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螺旋刀片型治疗,术后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对创伤性髋关节恢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20例患者均正常随访(失访者),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平均愈合时间(16.25±4.19)周。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0%(18/20),所有病例均无移位、断钉、切口愈合不良、肌肉挛缩、畸形愈合发生。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闭合复位失败的疗效可靠,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有助于恢复局部正常功能,控制畸形愈合等并发症风险,在股骨粗隆下骨折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股骨粗隆下骨折 螺旋刀片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有限切开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有限切开KSS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有限切开KSS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4-57岁,平均36.8岁。所有患者均为外伤性骨折,其中5例合并骨质疏松。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经6-18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术前、术后一周及末次随访。椎体前、后高度和cobb角等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随访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了椎体高度丢失,考虑与骨质疏松及过早下床负重活动有关。其余病例均达到了满意的疗效。结论有限切开KSS系统内固定术较传统的经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普通脊柱微创内固定术在胸腰椎爆裂性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脊柱骨折 微创技术 内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