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替利嗪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疗效。方法80例老年UAC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及阿奇霉素0.5g/d,每天一次口服,连用3天,停4天为一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替利嗪5mg,每晚1次口服,2周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观察组0分及3分所占百分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痊愈率65.0%与对照组33.5%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与对照组60.0%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西替利嗪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UACS具有明显的临床效。
简介: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及气道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100例,均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气道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观察组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及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老年危重症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的治疗中实施气道管理,能改善临床各项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究与分析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在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部确诊收治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共计106名,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人数相同、性别相似、病情状况相仿的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共计106人,且实验得到监护人的同意下,对照组53名患者予以呼吸系统疾病常规性治疗,包括抗炎治疗、稳定血压、维持电解质以及酸碱度平衡;观察组53人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进行治疗.研究人员对比记录两组人员治疗效果和各项功能状况.结果:对比两组人员治愈率和综合健康状况,对照组的治愈率71.70%,观察组则在98.11%%,两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创伤小,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有利于保证患者治疗与恢复,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与提倡.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需行心肺复苏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管插管治疗,观察组行序贯性气道开放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气道开放时间较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早,P<0.05;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存活率分别为89.19%、83.78%,均高于对照组57.76%、51.35%,P<0.05。结论针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行序贯性气道开放治疗效果理想,促进患者快速恢复自主护理能力,提升患者存活率,推荐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气管切开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气道湿化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进行集束化护理,对重塑患者气道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作用,可有效改善气道湿化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集治疗的人工气道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样本,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每组各45例的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采用60mg沐舒坦+50ml生理盐水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内湿化,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湿润双层无菌纱布覆盖法,对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的观察组患者使用过程中痰液粘稠度显著降低,患者容易咳出痰液,湿化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更加优异,P<0.05。结论通过微量注射泵使气道湿化量得以精确控制,安全有效,持续深化作用发挥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镇静镇痛治疗在心源性哮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月7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心源性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0例,采用常规药物对A组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无创正压通气对B组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无创正压通气+镇静镇痛对C组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A、B、C三组患者的心源性哮喘症状缓解率分别为45.0%、60.0%、90.0%,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0.0%、65.0%、95.0%,C组治疗效果最佳;C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率(90.0%)明显高于B组(70.0%),C组患者再插管率(5.0%)明显低于B组(2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心源性哮喘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镇静镇痛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同时还能提高其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依从性和整体疗效,进而能够降低其转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与普通喉镜下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评估超声引导下实施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手术的患者70例,ASA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0~60岁,体重46~78kg。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n=32)和普通喉镜组(L组,n=38)。插管前Mallampati法评估气道分级。U组采用超声引导法,在长轴和短轴显示会厌、声门和环状软骨后,经口插入套有气管导管的换管器,超声引导下将换管器置入声门,然后经换管器插入气管导管;L组采用普通喉镜暴露声门,直视下插入气管导管。以胸部听诊法及PETCO2监测综合判断气管插管是否成功,两次试插不成功被认定为插管失败,改用可视喉镜引导气管插管。记录气管插管成功率、误入食管例数、口咽部黏膜出血及轻度声门水肿发生率;记录插管前、插管后即刻及插管后5min的HR、SBP、DBP的变化。结果与L组比较,U组插管后即刻HR明显减慢,SBP和DBP明显降低(P<0.05);与插管前比较,两组插管后即刻HR明显增快,SBP和DBP明显升高(P<0.05)。插管后5min,两组患者HR、SBP和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率、误入食管、口咽黏膜出血和轻度声门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和普通喉镜下气管插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超声引导下气管插管可减少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和气插管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气道护理在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患者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ICU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资料组成对照组,2017年3月—2018年2月采取集束化气道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资料组成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气道护理应用于ICU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可对其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积极预防作用,且能够有效缩短通气时间与ICU停留时间,有利于促进疾病好转。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内镜诊疗中的护理措施,明确舒适护理的良好效果。方法在2017年6月—2017年12月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该阶段我院消化内科行上消化道内镜诊疗的84例患者。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焦虑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组VAS评分、HAMA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9%(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0/4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上消化道内镜诊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取得较佳的诊疗效果,患者易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