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呼吸运动对中央气道径线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3—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招募60名健康成人志愿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54(34.0±9.1)岁.志愿者均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于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薄层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使用特殊纵隔窗(窗宽500HU,窗位-100HU)在吸气末、呼气末时测量中央气道横截面积,计算塌陷指数,测量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夹角(隆突角,∠C)、右上叶-中间支气管夹角(∠RI)、右中叶-右下叶支气管夹角(∠RMI)及左上叶-左下叶支气管夹角(∠LUI),并观察吸气末、呼气末时中央气道的形态改变.结果深呼气末,中央气道横截面积均少于吸气末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气管塌陷指数为19.7%±8.6%;右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和右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1.4%±9.6%、14.7%±6.2%、15.5%±5.7%、10.1%±3.6%、24.5%±9.1%;左主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4.0%±9.4%、15.1%±5.0%、27.6%±10.7%.左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96,P〈0.05);其中左主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与左上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54,P〈0.05);其中右主支气管、右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分别与右上叶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呼气末与吸气末时比较,∠C增大,∠RI、∠RMI、∠LUI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LUI吸气-呼气差值最大.深吸气末时,中央气道的轴位横断面多为类圆形或卵圆形.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患者有针对性的规范护理方法,努力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杜绝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2例人工气道建立患者进行精心的护理,包括加强对气管插管的固定、呼吸道的湿化、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和加强心理护理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进行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后,62例人工气道患者中除3例因各种并发症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他59例病情得到好转,转入普通病房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加强对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杜绝和减少人工气道创口感染和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呼吸机等辅助设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由各种原因导致自主呼吸障碍,及时行气管切开术的是目前重症监护室较为常见的手术。现临床上主要对有人工气道患者使用雾化吸入方式,以湿化呼吸道与降低痰液黏稠性,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一项好的雾化吸入技术需一项好的雾化吸入装置作辅助,更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效果。本综述主要根据最新研究及相关文献阐述改良后的雾化吸入装置对人工气道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通过耳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10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50人)和对照组(50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为耳内镜下切除术治疗。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状况、平均卧床恢复及住院治疗时间五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比观察组(96%)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6%)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2%),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卧床恢复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耳道乳头状瘤患者通过耳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卧床恢复及住院治疗时间缩短,且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EMR,内经黏膜下剥离手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癌变的病情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入院治疗的86例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手术43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43例两种方法,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的癌变。对比两组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临床统计EMR、ESD在手术中整块切除、未完全切除的复发率和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基础信息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MR、ESD的合计完全切除、未完全切除率差异具有合理的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EMR、ESD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癌症、癌前病变问题中,采用EMR切除治疗效率高,可以有效的抑制后续的并发症发生。ESD手术的创伤小,切除准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将44例患有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接受治疗的对象,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22人。对照组给予患者以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在炎症细胞因子、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方面的差异,进而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81.82%和59.09%各作其各自的治疗好转率,通过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治疗的治疗方式,效果更加明显。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在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变化方面,虽然都有所上升,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更加明显。结论在治疗效果方面,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的治疗方式,对于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来说,效果更好。对于其进行临床效果的推广,也有着极大的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10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针对对比组患者应用常规内镜检查方式和外科剖腹手术方式,针对实验组患者应用内镜窄带成像检查方式和消化内镜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影像质量(形态影像质量、胃小凹分型影像质量、毛细血管影像质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影像质量要高于对比组患者,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提高诊断影像质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3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结果护理后,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为(5.24±1.26)d、对照组为(9.96±1.78)d(P<0.05);住重症监护室时间,观察组为(9.21±1.35)d、对照组为(16.77±2.86)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19.61%(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护理中,给予综合护理,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