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肾上腺转移瘤的经验,评估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肝细胞肾上腺转移瘤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16例,评估病灶的完全消融率及局部进展情况,总结肾上腺转移瘤消融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的肾上腺转移瘤长径1.7~7.0(3.6±1.7)cm。中位消融时间为16 min,完全消融率为87.5%(14/16)。随访3~55个月,14例完全消融的患者中,3例出现肿瘤局部进展,肿瘤局部进展率21.4%(3/14)。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3例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18.8%,3/16),2例患者术中出现心率减慢,其中1例合并频发室性早搏,暂停消融。全部病例无射频消融相关的死亡,无肾上腺功能衰竭症状体征出现。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肾上腺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射频消融 肝细胞癌 肾上腺转移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细胞合并胆管栓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从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细胞合并胆管栓患者中随机抽选出80例参与,将80例肝细胞合并胆管栓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各40例。对照组肝细胞合并胆管栓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半年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病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值小于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肝细胞合并胆管栓患者术后康复效果中应用价值确切,对于患者预后康复均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能够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 标签: 肝细胞癌 胆管癌栓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肝细胞侵犯下腔静脉(inferiorvenacava,IVC)形成栓者并不少见,临床上治疗较困难.自1999年以来,我科对14例肝细胞合并IVC栓者成功施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肝细胞癌 合并症 下腔静脉癌栓 手术后护理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肝细胞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易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栓,由于预后极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影响肝癌整体疗效提高的瓶颈。肝癌合并门静脉栓的最佳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随着技术的发展,放疗对于门静脉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个体化及综合治疗的进一步优化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探讨肝细胞合并门静脉栓放疗及综合治疗的现状和未来前景。

  • 标签: 肝肿瘤,原发性 放射治疗 门静脉癌栓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依然利用糖酵解途径进行葡萄糖代谢这一现象,即Warburg效应。Warburg效应的内在机制十分复杂,可能与癌基因的激活和失活、糖代谢酶的表达异常以及肿瘤微环境改变等有关,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密切联系。肝细胞(HCC)和胆管是肝胆肿瘤中难以治愈的高危疾病,早期诊断困难并且手术预后不理想导致患者生存率不高。因此探索HCC和胆管的发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靶点和诊断方法是这类疾病研究的重点。科学家们对Warburg效应参与HCC和胆管中的调控机制做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在HCC和胆管细胞细胞中参与Warburg效应的关键酶、转录因子、信号通路可成为这类疾病的研究线索并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旨在通过研究Warburg效应在HCC和胆管中的调控机制,总结参与其中的关键酶、重要调控因子和信号通路,为肝胆肿瘤的靶向治疗及发病机制研究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Warburg效应 肝细胞癌 胆管癌
  • 简介:摘要患者,男,43岁,汉族,已婚。因发现右肾混合性占位2天入院。患者于2012年11月右枕后部头皮下可触及一大小约1.5cm肿物,行头皮肿物完整切除术,术后病检回报转移性透明细胞结节,术后完善B超提示右肾混合性肿物,大小约5.5*4.9cm,后行腹腔镜下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检回报右肾下级透明细胞,病情稳定后给予分子靶向药物辅助治疗。查体双肾区无叩击痛,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均正常,B超、CT提示右肾混合性肿物,考虑肾癌。小结在转移性肾癌患者中,体能状态良好,低危险因素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术后辅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被认为较好治疗手段之一。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头皮转移 分子靶向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患者术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细胞切除术的227例患者资料,术前通过Cyttel法检测患者的CTC。分析术前外周血CTC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V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MVI发生的效能,明确CTC与MVI的关系。结果根据ROC曲线,预测MVI的CTC、甲胎蛋白(AFP)、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肿瘤长径分界值分别为3个/3.2 ml、158 μg/L、178 AU/L及59 mm。以外周血CTC≥3个/3.2 ml为阳性组,<3个/3.2 ml为阴性组,两组分别有117、110例。术前CTC阳性组与阴性组中位AFP水平分别为123.0 μg/L(0~20 000.0 μg/L)、9.6 μg/L (0~18 676.0 μg/L),中位肿瘤长径分别为50.0 mm(5.0~200.0 mm)、36.0 mm(2.0~150.0 mm),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AFP≥158 μg/L(OR=3.551,95% CI 1.426~8.843,P=0.006)、PIVKA-Ⅱ≥178 AU/L(OR=12.250,95% CI 4.384~34.231,P<0.01)、外周血CTC≥3个/3.2 ml(OR=8.913,95% CI 3.561~22.306,P<0.01)及肿瘤长径≥59 mm(OR=3.250,95% CI 1.339~7.885,P=0.009)是MV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们预测MV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2、0.777、0.857、0.743,CTC预测MVI的效能高于AFP、肿瘤长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C预测MVI的效能略高于PIVKA-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C可能是临床提示肝细胞MVI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细胞,循环 微血管侵犯 Cyttel检测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的超声鉴别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无诱因乏力、腹胀、右上腹隐痛不适或黄疸,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细胞肝癌患者超声诊断率显著高于肝胆管细胞患者,肝细胞肝癌单发与多发差异并不明显,而胆管细胞主要以单发为主;肝细胞肝癌组合并甲胎蛋白升高、肝硬化以及HBsAg升高显著高于肝胆管细胞组,而肝胆管细胞组的化脓性感染与合并结石明显高于肝细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72%和77.78%。结论肝细胞肝癌和肝胆管细胞的超声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肝细胞肝癌 肝胆管细胞癌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治疗后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血管包裹肿瘤细胞巢(VETC)是不依赖于上皮间质转化的一种新的非侵袭性肿瘤血管转移途径,其以肿瘤巢的方式发生整体转移。VETC广泛存在于各种肿瘤组织中,常见于肾细胞、滤泡状甲状腺癌和肝细胞(HCC)。存在VETC的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该文中,重点阐述VETC的研究现状及其在HCC影像学研究中的进展。

  • 标签: 癌,肝细胞 血管包裹肿瘤细胞巢 转移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ISS-1、KiSS-1R 及 MMP-9与肝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48例肝细胞患者,将手术治疗期间切除的肝癌样本进行检验,分别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改良法构建HCC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进行KISS-1、KiSS-1R 及 MMP-9表达的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与样本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上述指标的表达与肝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通过对KISS-1、KiSS-1R 及 MMP-9进行不同类型组织表达情况的观察后发现,所选患者中,组织、静脉栓、旁组织、远组织中,出现KISS-1、KiSS-1R 及 MMP-9不同类型组织表达的情况均有所不同,以组织、旁组织的、远组织表达较多,静脉栓中则相对较少。结论:肝细胞侵袭转移是癌症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引起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肝细胞侵袭转移情况与KISS-1、KiSS-1R 及 MMP-9表达观察后发现,肝细胞不同病灶位置的表达存在差异,其中组织、侵袭、转移过程中,均发现KISS-1、KiSS-1R 及 MMP-9表达,值得重视。

  • 标签: 肝细胞癌 侵袭转移 KISS-1 KiSS-1R MMP-9
  • 简介:摘要肝细胞(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随着临床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动脉放射栓塞(TARE)在HCC的局部治疗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较于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此治疗方法疗效好且副作用较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围绕TARE治疗HCC的临床应用现状(主要适应证及疗效、联合系统治疗以及成本-效果分析)予以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经动脉放射栓塞 临床疗效 联合治疗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IL-17是已发现的30余种白细胞介素之一,在多种生物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IL-17可以导致炎症的发生。但在病理条件下,IL-17对多种肿瘤也具有促进作用。肝细胞是肝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展快、预后差、易转移,且肿瘤微环境中有明显的炎症反应,这些生物学特性提示肝癌的发生、发展与IL-17的表达有一定的关系。IL-17可以通多种途径来影响肝细胞的生长、发展和自噬。如通过AKT/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和miR-383/STAT3轴促进肝细胞生长、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来促进肝细胞转移、通过NF-κB途径增强PIAS1的表达来抑制IFN-γ的抗肿瘤作用,以及通过抑制Bcl2-Beclin1中的Bcl2降解来抑制肝细胞细胞的自噬。本文就IL-17在肝细胞中发病机制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7 癌,肝细胞 STAT3转录因子 NF-κB
  • 简介:摘要中国肝细胞发病人数占全球50%左右,其疾病负担仍呈上升趋势。积极做细肝细胞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总体预后,进而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之提高肝癌总体生存率15%的目标。肝细胞规范化诊疗涉及到肝癌诊疗多个关键环节,如明确肝癌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式,精准的术后辅助治疗以及复发的监测等。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是实现肝细胞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的关键举措。笔者结合所在单位MDT诊疗经验,就肝细胞全程多学科规范化管理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全程管理 规范化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 简介:摘要肝细胞(以下简称肝癌)存在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的痛点。转化和新辅助治疗是改善肝癌患者长期预后的有效策略。随着临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以及不断涌现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肝癌转化和新辅助治疗迎来高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新挑战。笔者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以及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肝癌转化和新辅助治疗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

  • 标签: 肝肿瘤 手术切除 转化治疗 新辅助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肝切除术对中国肝癌分期(CNLC)-Ⅱ期肝细胞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SEER数据库中2004年至2015年符合CNLC-Ⅱ期的肝细胞患者数据。共纳入3 764例患者,年龄范围18~93岁,年龄(64±11)岁,男性2 935例,女性829例。其中非手术治疗患者2 825例,肝切除手术患者510例,局部消融治疗患者429例。通过绘制Kaplan-Meier曲线、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以及亚组分析,评价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总体生存(OS)和癌症相关生存(CSS)的影响,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果肝切除手术组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3%、51.9%和34.0%,显著高于局部消融组的71.7%、34.8%和24.9%(χ2=18.50,P<0.001),以及非手术组的46.8%、16.1%和8.4%(χ2=276.0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肝切除手术组患者的1、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80.2%、58.9%和41.8%,也显著高于局部消融组的75.9%、42.8%和32.6%(χ2=15.20,P<0.001),以及非手术组的52.3%、21.5%和12.7%(χ2=245.0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肿瘤长径、化疗、病理分级、甲胎蛋白以及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倾向评分匹配分析进一步证实肝切除术相对于非手术治疗能够改善CNLC-Ⅱ期患者的预后,中位OS分别为52个月(95%CI:38~60)和10个月(95%CI:7~16),中位CSS分别为59个月(95%CI:44~77)和11个月(95%CI: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当肿瘤最大径超过10.0 cm时,手术切除并不能使患者生存获益。结论肝切除手术能够改善CNLC-Ⅱ期肝细胞患者的OS和CSS。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中国肝癌分期 总体生存期 癌症相关生存期
  • 作者: 李林蔓 吕子成 冯浩 夏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127 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所,上海 200127 上海市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127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治疗肝细胞的最佳方法之一,移植肿瘤学理念的提出为肝细胞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带来新的思路。在过去,手术成功率和围术期安全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随着肝细胞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的推广,治疗的重心逐渐偏移到癌症治疗及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上。不同类型的患者肝移植的预后可能会有所不同,因而应对肝细胞肝移植的患者进行细化分层和差异化的治疗路径,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文将肝细胞肝移植患者分为符合移植标准的原发性肝细胞、肝切除术后复发的肝细胞和降期或新辅助治疗后的肝细胞患者。精细分层和分类管理是移植肿瘤学全过程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必经路径。

  • 标签: 肝肿瘤 肿瘤移植 肝移植 肝细胞癌 分层管理 全过程管理
  • 简介:摘要肝细胞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但经常复发,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微血管侵犯相关。因此,寻找一种无创的术前预测微血管侵犯的方法对于指导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等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多序列、多模态成像以及基于MRI的影像组学、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术前无创性地预测肝细胞的微血管侵犯成为可能并极具发展前景,本文将主要就此方面展开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癌 微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