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生应用抗生素的临床用药行为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于2017年3-7月选取规模相当的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收集了社区医生临床应用抗生素的认知、体验及用药行为的相关信息。结果社区医生对应该遵循的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行为的坚持率为36.0%~65.3%,对杭生素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为67.4%~97.1%,主观体验到的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障碍因素有“自身的抗生素相关知识还有待学习提高(57.3%)、缺乏诊断支持,担心初诊不用抗生素会产生不良后果(54.0%)、患者或家属要求的态度坚决,为防止医患纠纷只好满足(49.4%)。认知得分与用药行为呈正相关(P<0.05),主观体验得分与用药行为无相关关系(P>0.913)。结论社区医生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仅部分得以贯彻和实施,认知仍是影响其抗生素用药行为的重要因素,尚不能确定临床用药的主观感受对其用药行为的影响。因此,应加强有针对性的知识培训、关注社区医生的体验及开展用药行为的动态督导,构建系统的干预策略,切实改善社区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的行为

  • 标签: 社区医生 抗生素 临床用药 行为 认知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中青年冠心病健康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冠心病健康信念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40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为(130.32±24.24)分,条目均分为(2.57±0.49)分.婚姻状况、病程、维护健康动机、社会支持是影响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因素.结论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制订健康教育方案要充分考虑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

  • 标签: 中青年 冠心病 健康行为 健康信念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年人慢性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我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为20160(人)。入选对象进行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并向入选患者派发调查问卷询问慢性病的罹患率,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等。结果患病组各指标均高于未患病组,满足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本次研究中成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51.60%,女性的患病率为57.60%(6232/10820),男性患病率为46.00%(4296/9340),女性患病率要明显高于男性,X2=270.14,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调查对象中吸烟、饮酒、缺乏锻炼、肥胖的比例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都是导致患者发生慢性病的因素。结论成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较好的控制,工作重点应在健康教育,预防慢性病并发症和伤残,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病 危险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2016.4~2017.11其中32例肿瘤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并使用科室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调查,并探讨研究中出现问题,对提升癌痛控制效果做出进一步参考。结果其中最大因素为医务人员工作太忙以及患者以及家属因素重认知有限为最主要原因,P<0.05。结论肿瘤科护理对于癌痛护理控制行为与医务人员因素、患者以及家属因素有一定联系,加强癌痛相关知识学习,重视资源配备以及提高组织对于癌痛重视程度,同时,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有利于癌痛控制护理行为实施。

  • 标签: 肿瘤科 癌痛 控制 护理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中学生精神活性药物滥用行为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乐昌市300名中学生药物滥用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与研究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600名正常中学生为对照组。采用自拟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自拟问卷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1个因素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将11个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影响中学生精神活性药物滥用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父母有药物滥用、学习成绩差、缺课、暴力行为、自觉孤独、家庭关系不和睦,而多与父母交流则为主要保护因素。结论中学生是药物滥用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正确的教育方式及健康的学校、社会环境是防治中学生药物滥用行为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中学生 药物滥用 危险因素 自拟问卷
  • 简介:对广州市两所爱婴医院追踪调查221例4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发现:产妇出院卮纯母乳喂养率逐月显著下驿。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影响纯毋乳喂养持续行为的5个因素.根据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各影响因素强度依次为:母乳量;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母亲患病;家庭经济收入;对“纯母乳喂养完全能满足4个月婴儿全部营养而不必给婴儿添加任何辅食”的看法。

  • 标签: 纯母乳喂养 爱婴医院 出院 产妇 多因素分析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从深圳市精神卫生防治管理信息系统获取严重精神障碍的个案管理数据资料,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暴力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深圳市社区居家在管严重精神障碍30 581例,暴力行为发生率为7.6%(2 319/30 5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失业(OR:1.29,95%CI:1.18~1.41)、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OR:1.19,95%CI:1.03~1.36)、建档前发生暴力行为(OR:2.98,95%CI:2.64~3.36)和社区面访≥5次(OR:2.46,95%CI:2.06~2.94)是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已婚(OR:0.81,95%CI:0.74~0.90)、诊断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OR:0.25,95%CI:0.20~0.32)、诊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OR:0.59,95%CI:0.41~0.84)、申请监护补助(OR:0.65,95%CI:0.58~0.72)、申请服药补助(OR:0.65,95%CI:0.59~0.73)、签约家庭医师服务(OR:0.68,95%CI:0.62~0.75)、参加年度健康检查(OR:0.80,95%CI:0.67~0.95)和社区面访(OR1~2次:0.64,95%CI:0.54~0.76;OR3~4次:0.80,95%CI:0.67~0.96)是暴力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随访中应加强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的综合评估,尽早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暴力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邢颜超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染疾病的流行率。我国是乙肝高发国,乙肝总感染率高达60%左右,艾滋病的流行也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传染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行为中的危险性增加。为了保证传染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险,应制订出更有效的防护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行为 感染危险因素 传染科 管理 护理人员 传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因酒精原因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危险行为进行研究,在对其危险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预测并干预其危险行为的出现。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酒精原因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借助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来对患者的危险行为进行评估,按照患者是否有攻击行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攻击行为,且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4;对照组的精神障碍患者无攻击行为,且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4。利用我院资质的调查问卷来对研究对象的饮酒情况、病史、生物学特征、社会环境等基础信息进行收集。借助Logistic回归法来对引发患者发生危险行为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是否独居、妄想、睡眠障碍、思维障碍等精神认知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小学文化以下、单亲家庭、城镇人口、儿时不良经历、危险行为史、合并其他行为、易激怒等数据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后得到的记过显示,酒精原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危险行为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小学文化以下、单亲家庭、城镇人口、儿时不良经历、危险行为史、合并其他行为、易激怒等,p<0.05。结论:在分析评估危险行为危险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诊治、干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提供指导。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危险性评估 危险行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评估妇女乳腺癌筛查行为影响因素与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区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择取样本来源为6010例于本院行乳腺癌筛查妇女,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乳腺癌筛查行为影响因素。对全部妇女性乳腺癌健康教育及综合检查,分析具体结果。结果:妇女乳腺癌筛查行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乳腺癌筛查知识掌握水平、乳腺癌筛查信念、乳腺癌筛查资源、乳腺癌筛查社会支持。干预后乳腺癌筛查行为评分显著优于干预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科护理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现状,以及对流感预防和防控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对全市医院301名呼吸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观察护理人员的流感知识、危险感知水平、健康控制信念、以及接种情况。结果:呼吸科护理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有71人接种,230未接种,接种人数占比明显过低;呼吸科护理人员的流感知识、危险感知水平、健康控制信念等的得分分别为15.26±3.26、34.01±6.12、20.98±4.32,流感知识、险感知水平、健康控制信念等水平明显偏低。结论:需要明显加强对呼吸科护理人员的流感知识培训,以及危险感知提升,并进一步增加流感疫苗接种人数。

  • 标签: 流感疫苗 流感知识 认知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庭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家庭环境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家庭环境对于学龄前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不同家庭结构对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能力、数字能力及情感能力具有影响(P

  • 标签: 家庭因素 学龄前儿童 行为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具体针对感染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对应的管理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方法: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具体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间发生于我院感染科的50例护理行为感染危险事故作为研究样本。随即开展回顾性分析,进而在明确原因的基础之上制定对应的管理措施,力求降低这部分危险事故的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围绕管理措施落地实施前后半年内的感染科护理行为危险事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进而明确先前制定的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结果:导致护理行为危险事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科室质量管控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护理人员个人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以及突发事件因素三个方面。在根据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制定管理措施后半年内,事故发生几率由原先的50起下降到了26起。结论: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对应的管理措施能够降低感染科护理行为危险事故的发生几率,因此应当提高针对这部分工作的关注度、保障医院诊疗活动的稳步推进。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行为 感染危险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旨在探讨一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心理行为干预在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有效性。同时,探讨了患者个体特征、社会支持、干预措施的个性化程度等因素对干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性的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显著提升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干预的个性化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是影响干预效果的关键因素

  • 标签: 一型糖尿病 心理行为干预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养老护理员优质老年照护行为的形成要素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九大城市中的6个养老设施进行了深度研究,涉及12位护理管理层人员,63位养老护理员及36位老人。运用Colaizzi的七个解析步骤对收集的访谈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归纳出两个核心主题:一是构成优质老年关怀行为的关键因素,包括特性化处理、全面性照顾、尊严、互动沟通、赋权和保持信念;二是影响优质老年关怀行为因素,主要分为推动因子和阻碍因子。结论:养老机构应当强化规范运营,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激发护理员的工作热情,以期提升养老护理员提供高质量老年关怀服务的行为表现。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优质老年照护行为 形成要素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促进与障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对1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根据理论域框架(theoretical domain framework,TDF)设计访谈提纲,运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分析转录的文字资料并从中提炼主题。以TDF作为编码框架,将提炼的主题合并到最相关的域中,根据每个理论域中主题的数量、主题间的关系来确定理论域与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对应关系。结果:本研究确定了影响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9个理论域:知识、技能、动机和目标、社会影响、社会/职业认同、环境与资源、能力信念、结果信念、行为调节。结论: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所识别出的9个理论域将为今后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 标签: 脑卒中健康行为质性研究理论域框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传染疾病的种类不断增加,传染病的发生率大幅提高,部分传染病病原体传播能力强,再加上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操作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导致感染科医务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感染风险增加,影响了护理人员的日常生活,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恶性传染病的广泛传播,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 标签: 感染科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传染科护理行为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以及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传染科发生感染危险事故10例护理行为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所有资料中的危险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该原因做出相应管理对策,对比采取管理对策前后感染危险事故的发生情况。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管理措施之后,传染科护理行为中危险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仅为实施管理对策措施前的3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发生危险事故的3例护理行为中,引发危险事故的原因主要为针刺伤、交叉感染以及其他危险事故。结论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发生率相对较高,采取相应管理对策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感染危险事故的发生率,全面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键词传染科护理;感染危险因素;管理对策传染科是临床医学上较为重要的科室之一,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近年来感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数量直线上升,这大大加大了传染科医疗人员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负担1。因工作量不断加大,难免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感染危险因素,这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为了减少感染危险因素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临床医学上对该科室护理行为中引发感染危险因素的相关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措施,以此来减少感染危险因素的发生率2。本文主要就是探讨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管理对策措施,具体过程如下所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02例有冲动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从年龄、临床诊断、入院方式、住院次数、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首次住院患者冲动人数明显多于多次住院者,被骗、拉入院的患者冲动较多,冲动一般发生在住院时期2周内,冲动原因为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对新环境恐惧有关。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了冲动发生的次数,避免了严重意外事件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冲动行为 护理措施 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