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动作技能训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动作技能教学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加学生的反复练习。科学研究发现,由多种感觉组成的运动知觉在可以将人体自身动作、运动客体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特征直接反映在人脑当中,只有拥有良好的运动知觉,才能顺利、准确完成精准复杂的动作。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教师不仅应求诸于外,还要善于求助于内,在要求学生对动作进行模仿的同时注重对他们运动知觉能力的培养,在提升他们运动知觉能力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更快、更准确地掌握运动技能,进而促进他们体育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对运动知觉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认为运动知觉是由不同感觉组成的、与技术动作密切相关的一种内部感觉,既包括时间知觉、手稳定性知觉,也包括深度知觉与综合知觉。在此基础上从认知教育法、创设抗干扰教学情境、分解训练法以及自我表述训练法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基于运动知觉特征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运用认知教育法促学生运动知觉感受能力的提升;创设抗干扰教学情境促学生注意集中度、稳定性提升;运用分解训练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运动知觉;运用自我表述训练法促进学生运动知觉的进一步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ASMR)的脑电频谱特征,从神经电生理学角度揭示ASMR的神经机制。方法自2019年6月至12月对从南方医科大学在校学生中招募的33例健康受试者随机播放ASMR音频和白噪音,同时采集受试者听音频过程中的情绪反应以及脑电δ、θ和α节律的功率信息。结果16例受试者听ASMR音频时触发ASMR,纳入ASMR组;17例受试者未触发ASMR,纳入对照组。在听ASMR音频时,与对照组相比,ASMR组受试者的愉悦度及δ、θ节律的功率明显更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SMR组中,受试者听ASMR音频时的愉悦度及δ、θ节律的功率均明显高于白噪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MR可以提高个体的愉悦度,其机制可能与δ、θ节律的功率增强有关。
简介:摘要知觉压力是指个体将情境评估为有压力的程度,反映了个体对应激源的主观认知和评价。以往研究表明较高的知觉压力会增加人们罹患生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风险。近年来,研究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知觉压力神经机制的探讨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方面,较高的知觉压力与前额叶皮质及其局部脑区(包括眶额叶皮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皮质和内侧前额叶皮质)和海马的体积减少、杏仁核的体积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较高的知觉压力与内侧前额叶皮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亚属前扣带皮质以及杏仁核的异常激活和功能连接有关。其中,前扣带皮质和内侧前额叶皮质和边缘系统脑区(海马和杏仁核)在知觉压力处理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可能是知觉压力的重要神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