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实证研究了2001—2004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政策的两种理论观点——"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以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呈现的"恶意派现"现象,实证检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04年间,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显著地高于非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地高于不发放现金股利公司,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成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重要标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出现的"恶意派现"现象,机构投资者发挥了其监督治理职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发生"恶意派现"的可能性越小。
简介:基于中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文章从四个维度(机构持股集中度、投资期限、持股稳定性及机构的独立性)研究了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与公司业绩的关系,通过联立方程控制内生性,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各类机构整体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其中,大机构投资者比小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更好的治理效应,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关系更强,独立机构投资者比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更好的治理效应,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关系更强,长期机构投资者比短期机构投资者发挥着更好的治理效应,其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关系更强。从机构投资者持股稳定性对公司业绩的动态关系研究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波动性越小公司业绩越好。这些结果说明,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长期、独立的大机构投资者已经积极地参与了公司治理,提高了公司业绩。
简介: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份额增大,其对公司内部治理产生的作用也增大,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和代理成本可以由此得到改善.采用Almeida的融资约束模型,从异质性视角出发来验证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存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问题在企业中普遍存在;非国有企业中,压力抵抗型机构投资者可以减缓企业的融资困问,而压力敏感型作作则不不显;国有企业中,压力抵抗型与力敏感型对减轻融资约束的作用很小或不明显.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及QFII作为机构持股时,其持股周期较长,偏好长期的稳定收益,因此更愿意参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通过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进而缓解非国有企业融资约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