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选择中国学术职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制度理论的视角出发,采取历史分析方法,探讨中国社会制度下学术职业的特征,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学术职业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现:(1)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分别具有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的法人属性。随之,公立高校教师和民办高校教师分别享受事业单位成员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成员的福利待遇,前者明显地高于后者,阻碍了人员在两种不同组织之间的流动;(2)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人事制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人员聘用方面,逐渐从过去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在工资分配制度方面,将工资收入与工作绩效挂钩,扩大绩效工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3)高校组织形态由过去受政府控制较多的“单位”逐渐向具有办学自主权的“组织”转变,学术职业也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
简介:近代中国,由于私立大学产生原因各异以及董事会与校长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师生共同管理制、校长负责制、董事会聘任下的校长管理制、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虚拟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主导下的校长管理制、委员会制等多种管理体制。师生共同管理制的核心是民主管理;校长负责制的学校不设董事会;在董事会聘任下的校长管理制中,校长只行使“管理”职能,不“代表”学校对社会和政府负责;在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中,校长实际权力很大;在虚拟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中,董事会有名无实;在董事会主导下的校长管理制中,校长由董事会聘任并执行董事会决议,校长的权力受到董事会种种限制;委员会制是学校在特殊情况下实行的临时管理体制。
简介:基于Hicks—Moorsteen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我国31个省份高等教育效率和生产率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3年全国高等教育整体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均值为0.8146,年均增长率为1.29%,技术进步指数是我国高等教育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东中西部TFP值分别为0.8605、0.8167和0.7611,呈阶梯式下降,区域性差异明显。因此,为提高高等教育的公平和效率,应加大各地区间的协同效应,加大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弱势省份资源投入,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改善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
简介: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两大教育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为理论支点,以建党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基本背景,以各时期教育建设的现实问题为实践空间,是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在最高思维层次上的理性总结,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九十年的探索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三十年。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前为第一个三十年,我们党致力于创立与发展新民主主义教育;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为第二个三十年,我们党致力于创立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改革开放以后为第三个三十年,我们党致力于构建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教育发展历程,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中国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教育积极应对新阶段的挑战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简介:〔摘要〕科举制因其具有科学性、公平性,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科举制仍在1905年被废除。自鸦片战争以来,当我们极力地倡导向西方学习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西方文官制亦是受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发展而来的。笔者将着重从科举制度的发展、灭亡及其后来在17~18世纪逐渐被西方国家采纳,影响西方文官制的角度,阐释中国当代所存在的文化继承与创新能力缺失的问题。
简介:赫尔巴特及赫尔巴特教育学派是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来到中国的。清末民初,"赫尔巴特"有相对统一的译名后,国人对赫尔巴特教育学派有了学术派别的认识。国人认识赫尔巴特主要不是经由《教育世界》及教育世界社的引介,而是通过师范学校的教育学、教育史教科书。教育学侧重强调赫尔巴特的地位,对其观点则褒贬不一;教育史的介绍相对系统,大都按照"科学教育学的创始人——教育目的(五道念)——教育方法(管理、训育、教授)"的结构描摹赫尔巴特的学说。经历学习和积累后,国人逐渐接受并开始研究赫尔巴特的学说,但总体不脱教育史教科书的范围。从德国到中国,赫尔巴特教育学历经多次转化,最终浓缩在教科书中呈现给中国的面相只是"简笔画"。受"钱塘观潮"心态的影响,以及语言史料所限,国人亦满足于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简笔画状态。
简介:〕中国梦就是要实现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梦;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梦;实现我们的小康社会、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梦。它与我们每个年轻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它需要我们的年轻人为之奋斗终身。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需将中国梦传递给每位学子,让“中国梦”在他们心灵思想的土壤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