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尿蛋白联合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及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作为实验组。选取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受检者尿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并比较它们的阳性检测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尿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明显升高,且其阳性检出率也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和含量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参考指标,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智护训练联合游泳对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3300例婴幼儿,随机分为A组(1650例)与B组(1650例),A组仅行游泳干预,B组在其基础上加行智护训练,观察统出生时及6个月时体格发育情况(体重、身长以及头围)、3个月以及6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并予以对比评价。结果出生时两组婴幼儿组间对比体格发育情况(P>0.05),6个月时,B组婴幼儿体格发育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B组3个月以及6个月时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婴幼儿而言,对其行智护训练干预以及游泳干预,不仅有利于体格发育,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情况也更为理想,对早期生长发育大有裨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应用及其价值。方法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7例(观察组),另从体检中心随机选取健康正常人46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并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儿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均<25mg/L,无阳性者,观察组患儿尿微量白蛋白为(61.34±16.88)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55例患儿检测出尿微量白蛋白超出正常范围,其阳性率为51.40%,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升高。结论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是预示糖尿病病程的重要指标,并在早期糖尿病患儿肾损伤诊断、治疗及程度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本院6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3~81岁,性别对尿微量蛋白患病率无影响(P>0.05)。82例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根据尿常规中蛋白定性结果分为尿蛋白阳性组和尿蛋白阴性组;两组与对照组相比,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尿蛋白阴性组比较,MA显著增高(P<0.001);尿蛋白阳性组与尿蛋白阴性组及对照组相比MAU有显著增高(p<0.001)。T2DM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含量与患病的时间具有相关性,患病时间越长,尿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越高。结论尿中微量白蛋白可作为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诊断中有极其重要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急诊应激性高血糖的联合检测中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作用以及临床意义展开论述。方法将来医院急诊就诊的危重病人,分为非糖尿病应激组和糖尿病应激组。同时选取普通糖尿病患者以及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成年人,划分到对照组。对两组给予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糖尿病应激和糖尿病非应激组在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上,比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体检人员组成的对照组要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糖尿病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应激组和非糖尿病应激组在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上,比糖尿病非应激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数值要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应激高血糖的鉴别上,采用糖化血红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联合检测,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对判断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脓毒症患者,分为35例研究组(发生休克)和35例对照组(未发生休克)。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肌钙蛋白I、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水平。(3)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肌钙蛋白、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肌钙蛋白I、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死亡患者与未死亡患者肌钙蛋白、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监测肌钙蛋白I、CK-MB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指标有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血白细胞(WBC)的联合数量检测在皮肤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且试图通过该法来指导临床用药,避免临床上滥用或误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150例皮肤病病例(细菌感染类、病毒感染类)进行实验分析,将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①150例患者中CRP增高者有137例(91.33%),WBC增高者有79例(52.67%),并且有36例(24%)患者WBC正常,单CRP增高。②细菌感染类皮肤病CRP含量远高于病毒感染类CRP含量,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和WBC联合检测法能够提高细菌感染类皮肤病的检出率,另外,对部分患者的WBC变化出现特异性可以通过CRP检测进行辅助,判断患者是否产生了细菌耐药株。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儿科病房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300份,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和SYSMEX800i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临床最终确诊为细菌性肺炎的40例患儿结果,65例病毒性肺炎患儿结果,31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结果及30例健康体检者样本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SCRP在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2.50%、7.69%、87.10%和6.67%;而血常规检测中WBC阳性率依次为62.50%、9.23%、35.48%和3.33%。HSCRP和血常规检测在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和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肺炎与对照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与血常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提高对于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诊断率,同时有助于临床对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的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益都中心医院儿科2010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部分新生儿共66例。其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共36例,(男22例,女14例),包括败血症13例,坏死性肠炎6例,肺炎11例,脐炎6例;其余30例选择同期住院的未感染新生儿为对照组(男17,女13例),入院诊断新生儿黄疸20例,新生儿羊水咽下综合症10例。两组患儿在入院24小时以内,应用抗生素前,采取空腹静脉血2ml。分别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PCT、CRP检测值的比较结果,PCT检测值10.05±6.46ng/ml1.54±0.99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CRP检测值为7.62±3.42mg/L4.62±3.19mg/L,有显著性差异(P<0.05)。2.感染组中不同疾病的CRP、PC值的比较结果,CRP检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性肠炎PCT升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T和CRP检测在早产儿感染时明显增高(P<0.01),而且PCT检测值比CRP检测值更具敏感性、特异性。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蛋白浓度对其预后的价值。方法对138例各种级别心功能ACS患者测定hs—CRP浓度,并与对照组100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各级别心功能的ACS患者hs—CR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III、IV级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心功能I、II级组(P<0.05)。结论ACS与患者CRP含量有关,ACS患者病情越重,CRP浓度越高。同样CRP浓度增高,ACS病情也加重。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和细菌性肺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Ig)以及CD细胞水平,探讨其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诊断为MPP患儿13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52例,并将MP组分为难治性MPP组46例和非难治性MPP组90例。以同期儿童保健科体检健康儿童30例做正常对照。所有入选患儿均于入院当日采取外周静脉血约5ml,分别送检肺炎支原体抗体、PCT、CRP、免疫球蛋白、CD细胞等项目,并于入院当天采集患儿痰标本送检肺炎支原体核酸PCR、一般细菌培养。结果MPP组IgG、IgM、IgE异常人数高于细菌组和对照组(P<0.05),难治性MPP组IgG异常率高于非难治性MPP组(P<0.05)。MPP组CD4+T、CD4+T/CD8+T比值较细菌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MPP组、细菌组血清PCT、CRP值较正常对照组均升高(P<0.05),细菌组PCT、CRP值高于MPP组(P<0.05),难治性MPP组CRP值高于非难治性MPP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CRP、免疫球蛋白以及CD细胞水平对MPP以及细菌性肺炎临床诊治有重要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2月份接收的100例患儿为主要对象,结合患儿感染病原分为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对两组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血常规以及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在阳性率比较上,联合检测相比血常规以及C-反应蛋白更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C-反应蛋白数值比较上,细菌感染组比病毒感染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C-反应蛋白以及血常规对儿科患儿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对不同感染类型的患儿进行鉴别,为医师诊治提供依据,值得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感染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感染性疾病受检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开展血常规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各项检测指标、三种检测方式的感染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受检者的血清Hs-CRP、中性粒细胞数水平以及白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受检者采取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阳性检出率,与单一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血常规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感染性疾病检出率,应用价值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血培养阳性病例110例,血培养阴性病例80例,制作ROC曲线,比较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对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对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PCT曲线下面积为0.665(P=0.665,95%置信区间为0.587~0.742),敏感性71.84%,特异性46.34%;CRP曲线下面积为0.596(P=0.25,95%曲线下面积为0.514~0.679),敏感性90.29%,特异性13.41%;WBC曲线下面积为0.648(P=0.01,95%置信区间为0.569~0.727),敏感性54.37%,特异性67.07%。结论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这三项指标均升高,对患者的PCT、CRP及WBC计数做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PCT(0.665)>WBC(0.648)>CRP(0.596),说明对于细菌感染,PCT的临床诊断价值最高,高于WBC计数和CRP,CRP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最高,高于WBC和PCT,但特异性最低,相比较白细胞计数诊断细菌感染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较高,所以血清PCT、CRP及WBC计数的联合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早期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