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瘤夹闭术手术配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动脉瘤患者,均在脑显微镜下做动脉瘤夹闭手术,实施密切的手术配合护理措施。结果此组动脉瘤夹闭手术经过密切的手术配合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进行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实施手术配合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应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夹闭术 手术配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主动脉壁血肿为主动脉夹层的一种特殊变异形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国内许多基层医生对其接触较少,本文结合文献对其特点作简单的论述以便和大家共同学习。

  • 标签: 主动脉壁内血肿多层螺旋 CT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瘘皮下血肿后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瘘皮下血肿后在对血肿专业的技术处理的同时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生理和心理的整体护理方法维持了良好的护患心灵契约12。结论医护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中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道德修养,积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 标签: 血液透析皮下血肿冷处理心理护理心灵契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米卡星鞘注射治疗开颅手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2012年就诊的开颅术后感染病例共60例运用阿米卡星鞘注射进行治疗,通过观察记录分析阿米卡星使用鞘注射的方式治疗时对感染致病菌的敏感性,鞘注剂量以及疗程与疗效的关系,CNS毒副反应,通过感染控制时间将无CSF漏组与有CSF漏组对比。结果60例患者中被治愈的52例,有效率为86.7%。无CSF漏组与有CSF漏组对比,时间明显缩短(P<0.05),表明阿米卡星鞘注射可使患者感染迅速得到控制。药物总量与CSF中WBC计数、体温、压等感染监测指标间为负相关(P<0.05)。其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轻度副反应,但是很快得以恢复。结论阿米卡星对很大一部分引发感染的致病菌具有敏感性,有效率高,显效快,无显著的CNS毒性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阿米卡星 鞘内注射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相关危险因素及诊断预防。方法对本病区76例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脑损伤后PHI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及有无蛛网膜下腔出血(SHA)颅骨骨折关系紧密。低血压,缺氧,凝血功能障碍,是引发进展性脑出血的重要原因。结论年龄、GCS评分重型、CT检查有蛛网下腔出血、颅骨骨折者应加强监测,纠正低血压、低氧血症,警惕凝血功能障碍,对减少进展性脑出血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外伤 进展性脑出血 危险因素 G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感染与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感染伴发或继发于外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发现外感染,带状疱疹感染23例(其中包括Hunt综合征患者6例),结核感染6例,细菌感染(包括全身及局部)8例,真菌感染1例,经过随访脑脊液、治疗反应证实感染病因。对于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及脑脊液不典型时,可以通过伴发或继发的外病变有助于病因及临床诊断。结论感染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治疗效果进行诊断,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注意相关外病变,以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颅内感染颅外病变脑脊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出血老年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高血压出血老年患者92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各46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前及术后1周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出血能有效提高术后血肿清除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出血 血肿清除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镜与导航结合对深部胶质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深部胶质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神经镜与神经导航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应用神经导航下显微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3个月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全切除率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神经镜与神经导航联合手术应用于深部胶质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显著提升了患者的预后质量,明显降低了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颅内 深部胶质瘤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在小儿感染降压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76例感染患儿,根据用药情况将患儿分为甘露醇常规治疗组(n=38)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组(n=38)。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5d的脑脊液压力变化、临床症状改善、不良反应方面有无差异性。结果两组患儿在压下降、临床症状改善以及不良反应(肾功受损和电解质紊乱)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结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降压可用于儿科常见感染的治疗,其降压疗效优于常规甘露醇治疗组,且在发生肾功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小。

  • 标签: 甘露醇 甘油果糖 颅内感染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定向置软管脑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和护理问题及干预措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做好术前与术后护理,对神志清楚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告诉患者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进行顺利,42例脑血肿清除术全部成功,成功率100%,有1例再次出血死亡。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定向置软管脑血肿清除术后的好转和康复,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

  • 标签: 脑出血 定向软管 脑内血肿清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镜辅助下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在神经镜下辅助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症状体征明显好转,2例复发需再次手术,7例少量积气,术后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镜辅助下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可靠,疗效好,手术并发症少。

  • 标签: 神经内镜 慢性硬膜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粘性绷带对动静脉血肿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动静脉瘘血液透析中发生穿刺部位肿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穿刺部位发生血肿时先用弹力止血带加纱球进行穿刺点的压迫,再用3M自粘性绷带缠绕在血肿上,松紧适当,4小时以后放松绷带。对照组用弹力止血带加纱球压迫在穿刺点的上方进行压迫止血4小时后放松。观察两组12小时及24小时血肿变化。结果观察组9例12小时血肿消退7例,24小时血肿消退1例,超过24小时血肿消退1例;对照组9例;12小时血肿消退3例,24小时血肿消退4例,超过24小时消退2例,其中1例血肿局部溃烂,行动静脉瘘闭合术后血肿才逐渐消退。统计学检验提示两组血肿消退时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0.172,P<0.01)。即观察组血肿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自粘性绷带可有效缩短动静脉血肿消退时间,达到瘘渗血局部止血,减轻患者痛苦,有效保护患者血管通路。

  • 标签: 自粘性绷带 血肿 血肿消退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透析患者高位瘘发生皮下血肿进行原因分析,有效进行预防及护理,指导今后高位瘘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发生的高位瘘发生的皮下血肿5例,给予护理干预。结果皮下血肿的发生与瘘不成熟、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患者自身原因、护士穿刺技术等有关。结论高位瘘血管条件特殊,穿刺要求技术高,血透患者出现皮下血肿与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责任心和穿刺技术,正确拔针及按压,加强高位瘘的宣教,才能有效地降低皮下血肿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瘘再通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位内瘘 皮下血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殖细胞瘤的放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研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预后。结果本组患者完成放疗13例,其中3例全中枢放疗,有1例多发病灶患者复发,4例进行全脑放疗,1例患者脊髓转移,1例患者局部放疗+化疗,未见复发。5例患者单纯局部放疗,其中3例复发。1例患者放疗无效,后转手术治疗。本研究中患者5年生存率为72.7%,10年生存率为62.5%。结论对生殖细胞瘤进行放疗是常规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全中枢系统放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颅内生殖细胞瘤 放射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介入栓塞治疗技术对患有动脉瘤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30例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本组30例动脉瘤患者经治后肿瘤100%栓塞19例(63.3%),90%~99%栓塞10例(33.3%),70%~89%栓塞1例(3.3%)。痊愈23例,显效5例,一般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患者术后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血管痉挛致不全偏瘫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是一种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动脉瘤患者行栓塞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入选本组研究25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完成单纯致密填塞,4例患者经支架辅助完成致密填塞,3例患者经球囊辅助完成致密填塞,1例患者行动脉瘤大部填塞。治疗中1例患者出现术中出血现象,经继续填塞治疗获得止血,无死亡、并发症等病理发生。结论铂金圈的数量、大小以及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是保证动脉瘤患者治疗的关键,可有效减低患者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 治疗效果 铂金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狭窄与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的患者40人,行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将其分为狭窄组与非狭窄组;同时行磁敏感成像序列扫描,观察是否有CMBs。结果动脉正常组、狭窄组发生CMBs人数分别为6人(15%)、20人(50%);动脉正常组、狭窄组未发生CMBs的人数分别为9人(22.5%)、5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狭窄组合并CMBs检出率较动脉正常组明显升高。

  • 标签: 颅内动脉狭窄 脑微出血 磁敏感成像
  • 简介:摘要动脉瘤(IntracranialAneurysm)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的最常见原因,但大多数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并不理想,并且对社会和家庭及患者本人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血流动力学、形态学、动脉瘤位置、个体因素等相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最终达到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痛苦、社会及家庭负担的目的。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破裂因素 分子生物学 血流动力学 形态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