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有效的护理措施,为临床膝关节术后伤口的护理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实施精细化专科护理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有4例行关节腔内清创术,更换胫骨垫片,VSD负压引流,6例单纯行伤口局部清创术,所有病例按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性治疗,伤口常规换药,无一例继发感染,所有患者伤口均愈合出院。结论精细化专科护理对伤口的愈合具有不可替代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为伤口的愈合剔除一些不利因素创造一个有利环境。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硬膜外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对老年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采取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1d、手术后1d、手术后3d、手术后5d以及手术后7d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后1d以及手术后3d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麻醉前1d(P<0.05),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均会引发认知功能障碍,但硬膜外麻醉术后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低于全身麻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分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后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为0,略低于对照组(6.1%)(P>0.05);护理后2个月、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康复治疗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全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或乳酸钠林格氏液对预防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腰麻后低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组(H组)和乳酸钠林格氏液组(L组),每组20例,在麻醉前30min分别输注羟乙基淀粉和乳酸钠林格氏液8~10ml/kg,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恶心呕吐等麻醉后不良反应及麻黄碱使用情况。结果H组MAP及CVP在T1时明显高于T0及L组(P<0.05),在T2~T4明显高于L组(P<0.05),而L组MAP在T2~T4明显低于T0(P<0.05);H组HR在T1~T2明显低于T0且在T1~T4均低于L组(P<0.05),而L组HR在T2~T4明显高于T0(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麻黄碱次数L组高于H组。结论预输注负荷量羟乙基淀粉能保持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出现人工心脏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共302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65例,年龄23~65岁(46.95±11.31岁),手术方法均为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术后随访1年,按照随访的有效瓣口面积指数(EOAI)≤1.2cm2/m2定义为PPM,分为PPM组及非PPM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围手术期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术后1年出现PPM现象共61例,发生率为20.20%,其中使用25mm双叶瓣32例(52.46%)、27mm双叶瓣25例(40.98%)。PPM组在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体表面积、EOAI、平均跨瓣压差及肺动脉压力与非PPM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非PPM组术前、术后肺动脉压有统计学差异(P<0.001),PPM组术前、术后肺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7)。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PPM对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尽量使用较大型号的双叶机械瓣以降低PPM现象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方法127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64例,对照组63例。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组的患者显效29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58.73%,经χ2检验,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行心脏瓣膜置换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术后常规护理,出院电话随访、定期复查)和观察组(n=40,术后常规护理,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前后采用自制的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对各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问卷条目中除能自觉按医嘱服药和低钠饮食外,其余各条目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可得到持续性的医护关注和监督,能提高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利于病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延迟引流与持续引流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引流量情况。方法52例患者均进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处理,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组法将这52例患者为对照组(26例)与实验组(26例)。其中我院医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持续引流法,而医师对实验组患者采取延迟引流法;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段及术后总引流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后髌上周径差值、术后关节活动度以及吸收热之间等数据差异不显著,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接受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取延迟引流法进行引流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引流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疗法分成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每组40例。内固定组患者采用内固定术治疗,置换组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再手术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年的髋关节功能。结果内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25.0%、再手术率22.5%均显著高于置换组的术后并发症率10.0%、再手术率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术后1、2年的髋关节功能(77.5%、80.0%)显著优于内固定组(65%、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其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手术期间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及其临床特点,进一步探究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临床实践,专门回顾性统计比较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8例,该78例患者均为随机定量选取。依照患者临床治疗实施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而参照组38例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手术后综合评估比较2组患者切口的愈合与感染情况。结果全过程优质护理干预下的观察组40例患者,切口愈合/康复程度高达95.0%,而参照组仅有65.8%,差异显著(P﹤0.01);手术后切口感染控制方面,观察组40例患者未发现1例,而参照组38例中发现7例,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和术中予以全过程的优质护理干预控制,可大幅减少控制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提升了患者康复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7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髋部疼痛、关节间隙变窄、人工股骨头中心性脱位、行走跛行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效果,更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二次翻修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术前进行下肢DVT量化风险评估和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根据下肢DVT风险评估级别分层实施预防护理措施做好术前评估、观察,落实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90例经积极有效的围术期预防和护理,有1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DVT,发生率为0.2%,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在我科开展早期康复之前、之后收集数据进行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大都合并慢性疾病和骨质疏松,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均有慢性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骨质疏松或外科大手术史中的一种或两种),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GQOL-74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P<0.05)。结论针对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对其增加了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脑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μg?kg-1,10~15min泵注),之后采用静脉泵持续泵注(0.2μg/kg?h)至术毕,对照组患者予以等量0.9%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CPB前10min(T1)、升主动脉开放(T2)、CPB后10min(T3)及术后6h(T4)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脑动脉-颈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2)、脑氧摄取率(ERO2)、血浆S-100β蛋白和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T2的SjvO2高于T1,Ca-jvO2和ERO2低于T1(P<0.05),而观察组T2的SjvO2明显高于对照组,Ca-jvO2和ER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2-T4的血浆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高于T1(P<0.05),而观察组T2-T4的血浆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改善脑氧代谢水平,减少脑缺血缺氧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老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改善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更高,且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术后两组患者VAS疼痛得分及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得分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结论对拟行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能明显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