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预警管理预防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至2023年在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配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一般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一般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预警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MARSI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1)实验组MARSI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一般组,两组间数据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预警管理在预防PICC置管部位MARSI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MARSI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风险预警管理 预防 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将风险预警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3.1-2023.12期间收治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风险预警护理),各2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良好,P<0.05。结论 将风险预警护理应用于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意义重大。

  • 标签: 风险预警护理 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合预警系统与体位调整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实际疗效。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纳的70名肺炎新生儿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并根据采取的护理手段差异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单纯的体位调整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添了预警系统。两组的生命体征指标(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吸频率(RR))、住院时长、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了对比。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的SpO2和Pa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aCO2和RR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等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为短,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警系统联合体位调整护理模式对肺炎新生儿进行治疗,能有效提升生命体征指标,减少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其疗效优于单独的体位调整护理。

  • 标签: 预警机制 转变体位护理 新生儿肺炎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中应用危急值预警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2023年7月-2024年7月,将我院接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普通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危急值预警护理模式,结合患者恢复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恢复状态明显更好,酮体转阴用时、酸中毒纠正用时、血糖控制用时、在院居住时间用时均较普通组短(P<0.05);实验组护理后指标数据明显降低,与普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院对症治疗,临床应用危急值预警护理模式,科学预防并发症,纠正身体状态,加速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危急值预警护理模式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危急值预警护理模式对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选取40例急诊D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危急值预警护理模式,包括血糖监测、酮体检测、及时预警与处理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 标签: 危急值预警护理模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康复效果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下早期预警评分应用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作为常规组(60例),另一组作为研究组(6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早期预警评分在集束化护理下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早期预警评分为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带来了显著的提升,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护理 早期预警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电子病历信息化系统结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晨间交接班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细化床边交接班流程,利用电子病历信息系统自动提取病人信息及MEWS评分用于交接班。在实施前和实施3个月后调查护士对病人病情知晓率,评估危重病人的识别能力、交接班时间。[结果]实施后护士对病人病情掌握度及评估危重病人的识别能力高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交接班时间比实施前缩短(P<0.01)。[结论]利用电子病历信息化系统结合MEWS评分改进交接班流程,提高了护士对病人病情知晓率,缩短了交接班时间,有助于判断术后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交接班 信息化系统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流程改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预警性护理干预对呼吸重症监护患者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7月收治的呼吸重症监护患者中选取3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预警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 87.5%高于对照组 56.2%,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

  • 标签: 预警性护理 呼吸重症监护 深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预警分级联合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05月-2022年12月急诊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结果:研究组患者急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在救治过程中,运用早期预警分级联合急诊护理绿色通道,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效果,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早期预警分级 急诊护理绿色通道 急性重症脑卒中 急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色"预警分级干预对提高高热惊厥救治效果,降低复发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3年2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54例高热惊厥患儿纳入研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三色"预警分级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退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较短,疾病复发次数较少(P<0.05)。结论:"三色"预警分级干预用于高热惊厥救治中,具有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复发率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三色"预警分级干预 高热惊厥 救治效果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重症脑卒中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实施风险预警模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研究对象均为重症脑卒中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2)与观察组(32),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风险预警模式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13%VS25.04%),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ICU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将风险预警模式护理应用于重症脑卒中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患者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神经功能,减少ICU住院天数,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早期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 风险预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预警性护理进行干预,并分析该方式对改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的作用。方法:病例来源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以60例确诊为脑卒中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执行随机原则的基础上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依据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30例则依据预警性护理进行干预,进而分析两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aPTT、D-D、PT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VE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面对脑卒中患者时,可展开预警性护理干预,通过提前采取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风险,改善凝血功能,优化运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预警性护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预警分级与急诊护理绿色通道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信封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3例,接受急诊护理绿色通道干预;实验组43例,接受急诊护理绿色通道+早期预警分级干预。对比指标:临床救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分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23.26%)(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开展早期预警分级联合急诊护理绿色通道护理能明显缩短患者急诊救治时间,加快康复进度,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提升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重症脑卒中 早期预警分级 急诊护理 绿色通道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预警结合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预警结合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预警结合早期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预警 早期鼻肠管 肠内营养 重症脑卒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在儿科危重症患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实验收入样本均为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收治危重症患儿,共计人数160例,以电脑随机分组方式作为标准,将参与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另一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另一组,家长满意度数据相比另一组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症患儿护理实施儿童早期预警评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 标签: 儿科 危重症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改良预警评分联合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以本院静脉调配中心 2018年 1月 -12月为实施前的传统管理时间段,以 2019年 1月 -12月为实施后的改良预警评分联合 PDCA循环管理模式时间段,对比实施前后科室差错产生情况、护理管理质量、护士工作能力。 结果 实施后静脉调配中心差错发生的 4个方面: 医嘱配置不合理、贴错标签、排药出错、操作错误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实施前( P <0.05),错误发生率低于实施前( P <0.05)。实施后护士对于科室的管理质量评价 6个方面:培训情况、考核情况、同类药品归类、警示标志设置、操作流程、新进药品学习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别有统计意义( P<0.05)。实施后护士工作能力评价 4个方面: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凝聚能力、工作执行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 结论 改良预警评分联合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静配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质量影响显著,能够减少静脉调配中心差错的产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并能改善护士工作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改良预警评分 PDCA循环管理模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干预对急诊留观室危重患儿的影响效果。方法:择2022年8月--2022年12月急诊收入留观室的40例急危重症患儿的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PEWS)评分值的最佳截断点进行预测,并将此组设为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择2022年8月--2022年12月急诊收入留观室的40例危重患儿列入研究组,护理人员对照PEWS评分维度与内容进行早期预警评分,并根据最佳截断点制定相应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两组相较、两种方案相较,患儿在重要器官衰竭发生率、死亡率以及好转时间方面体现,研究组显优实验组。结论:基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急诊留观危重患儿临床影响意义重大,不仅有效降低重症患儿在治疗过程中脏器衰竭及病死的发生率,且使其好转时间缩短,保障急诊急救工作质量。

  • 标签: 基于儿童早期 预警评分 急诊留观室 危重患儿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护理标识对其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9月-2023年9月接收的78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护理标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5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13%,(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安全护理与病房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联合护理标识,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标识 静脉输液 护理管理 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预警性护理干预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VTE和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骨科经手术治疗的98例老年创伤患者,对比不同护理措施下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DVT和VTE发生率均为2.04%,护理满意度为93.88%,参照组依次为12.24%/14.29%和75.51%,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骨科老年创伤患者实施预警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骨科老年创伤患者 VTE和DVT发生率 预警性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发作颅脑损伤并经证实的病例采用应急预警评分系统之上对层级护理加用的作用状况。方法:对9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症出现并经我院证实的病例抽选,实验开展介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遵循随机特征分组,各计45例,对照组遵科内常规急救,观察组除应急预警评分系统运用外,择层级护理加用。结果:经对各设计方案应用,观察组各环节用时参数值统计结果居于更少(P<0.05)。经综合评估,观察组有更高的急救成功率和更低的并发症率(P<0.05)。结论:急诊过程中采用应急预警评分系统的同时,对急性颅脑损伤病例施以层级护理干预,可显著压缩各环节用时,并有明显的提升急救成功率的作用,对并发症的发生亦可做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应急预警评分系统 层级护理 急性颅脑损伤 急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