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组成的中肯联合水下考古工作队,对马林迪奥美尼角沉船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主要完成了遗址东北部A区船体以上堆积和遗址东部、南部二条探沟的发掘和清理,发掘面积共计150平方米,确认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层位堆积、船体结构、船载文物和文化内涵等基本情况。通过发掘揭露出较为清晰的船体结构,船壳外板单层、厚实,肋骨密集、粗壮,舱底垫板单层、轻薄,船体外包铅皮,以铅条填缝,造船工艺特点鲜明;出水有象牙、铜锭、铜范、水银、硫化汞、绿釉陶器、有孔石器等重要遗物,通过对比研究,奥美尼角沉船为16-17世纪葡萄牙船。奥美尼角沉船遗址是肯尼亚和东非的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为探讨肯尼亚乃至东非沿海贸易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为海上贸易与交流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简介:丘濬,明代琼州府琼山县人。历任翰林院编修、侍学讲士、翰林院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明孝宗朱佑樘御赐丘濬"理学名臣"的荣衔桂冠。其卒后,被追封左柱国、太傅,谥文庄。丘濬墓修建于明弘治八年,位于海口市的西南部(今海秀镇水头村),坐落在一处较平缓的坡地上,北面不远处有海瑞墓,东约5公里为明琼州府旧址—府城。该墓坐南朝北,今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现北面紧邻一水塘,俗称丘公塘。"文革"中该墓遭到严重破坏,1986-1989年间重修。此次丘濬墓园的考古发掘是为了进行文物保护管理和制定修复保护工程设计规划,发掘出土了花纹砖、地砖、滴水、板瓦、青石条等明清时期修建和修缮该墓的文物,基本明确了墓冢前神道的建筑布局情况,发现了拜亭等相关建筑遗迹,为丘濬墓园的文物维修保护提供了实物依据。
简介:近年来,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提高社区旅游支持度则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及人本主义思想,以西安市上王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居民公平感知、交换意愿、信赖感知与社区旅游支持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公平感知及信赖感知对社区旅游支持度有正向影响;而居民交换意愿对社区旅游支持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本主义价值观总结出社区居民正向的公正感知、利益感知、信赖感知及较高的社区旅游参与度,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居民社会行为民主、社会功能高效和谐、社会权利自由的人本价值,自然的提升社区旅游支持度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4点提升社区旅游支持度的策略:①创造平等公正的社区环境;②提升产业结构价值链;③建立可信的管理团队;④构建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