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快速和准确掌握2014年湖南省血吸虫流行区疫情传播风险,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湖南省选取13个县(市、区、场)25个行政村采用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1粪3检)抽查监测村家畜血吸虫感染情况;采用系统抽样法调查螺情,应用改良压碎逸蚴法和LAMP法检测感染性钉螺。在钉螺调查环境观察人、畜活动的情况并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1粪3检)调查野粪感染情况。结果92%的监测村有存栏家畜,屈原管理区青港村、岳阳县机场村、北湖村和沅江市康宁村的家畜感染率分别为1.10%、1.00%、1.00%和0.93%;共调查25处钉螺环境,均为洲滩环境,均捕获钉螺。对各处环境双号框钉螺采取压碎逸蚴法检测混合样本23个,未发现感染钉螺。对各处环境单号框活螺采取LAMP法检测混合样本155个,6处环境钉螺(汉寿县明星外洲,津市市中心外洲,湘阴县沅潭外洲、东方红外洲,屈原管理区宝塔外洲,云溪区丁山外洲)检测有阳性反应;56%的钉螺调查环境有家畜活动,其中4处环境50头(只)以上(屈原管理区宝塔外洲、青港外洲,云溪丁山外洲、新设外洲)。44%的钉螺调查环境有人员活动,共计43人;在96%的钉螺调查环境采集野粪607份,其中牛粪592份、羊粪15份,检测未发现感染性野粪。结论钉螺、家畜和野粪等风险监测指标可为评估血吸虫传播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血吸虫病 风险监测 湖南省
  • 简介:目的探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报告血吸虫的优势、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疫情报告工作质量。方法以2005~2007年该系统报告的安徽省血吸虫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全省共报告血吸虫例457例,其中急性191例。457例血吸虫例中33.0%由血防专业机构报告,4.6%由疾控中心报告,56.7%由医院报告,5.7%由乡镇卫生院报告。血吸虫例异地报告较多,457例血吸虫例中,40.9%由本省非本县的医疗卫生机构报告,10.7%由其他省的医疗卫生机构报告。疫情信息报告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在报告的完整性与及时性等方面仍需提高。结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报告系统”有利于急性血吸虫例的及时发现与调查处理,但不适合晚期血吸虫病例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对血吸虫的疫情报告从人员、设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并加强有关血吸虫方面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血吸虫疫情报告质量。

  • 标签: 血吸虫病 网络直报 安徽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江夏区血吸虫传播控制达标考核。方法按照国家血吸虫传播控制标准要求,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流行村,进行人群病情、家畜(耕牛)病情、螺情和访视调查,审核2008~2011年全区血吸虫防治和疫情档案资料。结果全区2008~2011年以行政村为单位人、畜感染率均<1%,未出现急性血吸虫病例,建立了较为完整的防治档案资料,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血吸虫传播控制标准。结论江夏区经过数十年血吸虫防治工作,达到了血吸虫传播控制标准。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晚期血吸虫病人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单位在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晚期血吸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0)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60)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人通过延续性护理,可提升其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晚期血吸虫病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评价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血吸虫的效果.方法在安徽省芜湖县河滩地区2个血吸虫流行较严重的村(行春、腰埂)实施传染源控制、综合治理和卫生血防项目等综合防治措施,通过4年的措施实施观察其预防血吸虫效果情况.结果实施综合防治措施4年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显著下降,2个试点村人群感染率分别由试点前(2006年)的3.95%、3.19%下降到试点后(2010年)的0.48%、0.41%,分别下降88.1%和87.1%;有螺环境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均降为0,下降100%.结论河滩地区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消除感染性钉螺、控制人群感染,取得了很好的预防血吸虫效果.

  • 标签: 血吸虫病 传染源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水型晚期血吸虫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93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患者,在对症、抗病原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解决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问题,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和饮食护理。结果经过对症、抗病原治疗及精心的护理,93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人治愈4例,基本治愈17例,好转72例。结论腹水型晚期血吸虫患者,在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细致耐心的心理呵护,积极有效的观察护理,科学的饮食结构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晚期血吸虫病 腹水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吸虫史人群血球间接血凝试验监测分析程世纲1查明2李胜3(1怀宁县月山血防组2461312安庆市血防所)怀宁县月山镇奇隆村原属血吸虫湖沼型重度流行村,经多年防治,消灭钉螺面积已达95.3%,十年未查出感染性钉螺,人群血吸虫感染已基本控制,村民粪...

  • 标签: 血吸虫病 血球间接血凝试验 血清学检查
  • 简介:目的评价针对血吸虫重点流行地区不同目标人群特点制作的血吸虫防治宣传画的传播效果和经验.方法在下发过宣传画的血吸虫流行县,对随机抽取中小学生采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对随机抽取的家庭妇女、村干部、医生、教师等重点人群采用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中学生对宣传画传播的血吸虫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9.84%~96.82%之间;小学生为87.64%~98.88%之间;中小学生回答能够理解3张血吸虫防治宣传画分别是82.54%和93.26%;重点人群专题访谈时,均能讲出宣传画的相关卫生知识要点.结论此套宣传画的核心信息与知识要点,中小学生和重点人群等均能认同和理解,具有较好的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 标签: 血吸虫病 宣传画 知识传播 重点人群
  • 简介:血吸虫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六大重点热带病之一.也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血吸虫在我国流行的历史悠长.距今至少已有2100多年。解放前.全国血吸虫流行十分严重.许多地区出现了田地荒芜、家毁人亡的悲惨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防治工作。1955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的号召.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防治血吸虫的群众运动。

  • 标签: 血吸虫病 防治 社会经济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 重大传染病 身体健康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包含胶体金免疫渗滤斑点法、间接血凝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在内的检验方法,在血吸虫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9年 5月到 12月,在我院诊疗的血吸虫患者 4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随机抽取这些血吸虫患者应用不同检验法,观察采用不一样的检验方法后的效果与特点。 结果 :采用 DIGFA法检验 血吸虫患者有 96.75%的阳性率,应用 F-ELISA法检验有 98.75%的阳性率,而 LPS-PHA法有 89.75%的阳性率,说明了不同检验法阳性率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诊断血吸虫患者的检验中,应用 DIGFA法与 F-ELISA法的效果差异很小,但是 DIGFA法操作起来比 F-ELISA法要便捷些,是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的。

  • 标签: 血吸虫诊断 不同检验方法 阳性率 效果与特点
  • 简介:  宣州区地处皖东南,面积2533km2,辖26个乡镇办事处、183个行政村,总人口86.2万,历史累计晚期血吸虫(以下简称"晚血")人768例.1996年全区曾开展对历史累计晚血病人进行调查,剔除死亡、迁移或其他因素外,当年现存晚血病例270例.2006年根据的要求,对全区流行地区现症晚血病人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安徽宣州区 宣州区晚 晚血吸虫病
  • 简介:<正>我县现有13个二层村,139个三层村。人口总数二层村与三层村之比虽约为1:10(35955/332212),但近2年血吸虫粪检阳性人数之比却约为5:1;且现有易感地带全部分布在二层村,所以控制二层村病情对我县血吸虫防治起关键性作用。为此,我县于1997年5~6月对病情严重的奚滩、弋江、葛村3乡镇进行了流行村调查。

  • 标签: 血吸虫病防治 易感地带 南陵县 人口总数 资料分析 性作用
  • 简介:青阳县南阳乡无血吸虫流行记载,1997年7月该乡东河村村民曹国胜因病来我站就诊,被确诊为急性血吸虫.随后个案调查得知,曹国胜在发病前半年内未曾离开过东河村.随后进行追踪调查,于8月上旬在东河村发现钉螺,初步证实该乡为新发现流行区.8月21E至9月6日我们对该乡进行了血吸虫流行学调查,现将调查资料报告如下.

  • 标签: 区南阳乡 南阳乡流行 新流行
  • 简介:<正>绩溪县于1978年5月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标准,1993年8月达到消灭血吸虫标准。按照《安徽省分类查方案》和血吸虫监测方案的要求,从1978年11月-1995年10月已连续18年采用环卵试验查。现将其

  • 标签: 血吸虫病 基本消灭 绩溪 监测方案 安徽省 试验
  • 简介:1病例资料病人,男性,41岁。因头晕、头痛伴左下肢间断抽搐2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左下肢肌力Ⅳ级,其余肢体肌力正常。头颅CT(外院)示:右顶叶见多发结节样稍高密度影,最大2.0cm×1.5cm,密度不均匀,周围见明显的低密度水肿区,右侧侧脑室后角轻度受压,中线结构居中。

  • 标签: 颅内血吸虫病 影像学表现 误诊 转移瘤
  • 简介:本文报告了血吸虫流行区418例居民的B超调查结果,本组人群中,肝实质改变率为36.12%,肝肿大率为30.38%,脾肿大率为31.82%,三者病理改变呈平行关系。肝实质改变率与治疗次数呈显著正向关系。肝、脾肿大率与治疗次数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肝实质改变与肝脏大小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脾脏大小与肝实质的改变、肝脏大小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距滩地500m内居住居民肝实质改变、肝肿大率及脾肿大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居地居民。

  • 标签: 日本血吸虫病 超声诊断 肝脏 脾脏
  • 简介:目的评估湖北省公安县2009~2013年血吸虫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与效果,为湖北省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公安县2009~2013年血吸虫综合防治措施开展情况及疫情相关资料,结合随机抽取3个流行村开展的人群病情、耕牛病情和螺情现场调查,综合评价防治效果。结果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实施5年以来,全县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从2009年的2.75%降至2013年的0.69%,下降率74.91%,连续5年未发生急感病例;全县耕牛血吸虫感染率从2009年的2.41%,降至2013年的0,下降率100.00%;2012年、2013年连续2年未查到感染性钉螺。结论全县5年实施血吸虫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但当前疫情仍不稳定,今后需继续加强巩固与监测。

  • 标签: 血吸虫病 综合治理 效果评估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