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本文从“两创”视域下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启蒙教育创新路径研究,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开展小学生中医药文化理论教育研究;二是开展小学生中医药文化实践教育研究,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使中医药文化深入孩子内心。
简介:摘要: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的桥梁科学,在医学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其概念繁多,发病机制复杂,多学科交叉以及学生对疾病缺乏认识等因素,学生们反应病理学的学习存在较大的难度。绪论课是病理学课程的开篇,在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其教学设计和授课策略直接影响学生对病理学的兴趣以及对课程整体框架结构和学科发展趋势的认识。本文从优化课程导入,精选教学视频和图片,丰富学习资源和推荐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基于临床案例解构病理学的研究内容,结合新进展介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医工、医理结合促进病理学发展,以及讲好科学家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等发面启迪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和责任心,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学习好,帮助学生树立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理念,从而适应新医科的发展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肠道微生态变化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出本科室3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出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儿童进行肠道微生态动态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并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儿童的肠道微生态检测结果,研究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8d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大肠杆菌数量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治愈后1个月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均高于治疗后8d,差异显著(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运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肠道微生态。
简介:摘要胃肠微生态学是研究消化道微生物群落与宿主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科学。胃肠微生态的发展与方法学的进展密切相关。胃肠微生态的研究方法从分离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检测发展为宏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组学技术,胃肠微生态的结构和功能逐渐被揭示,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胃肠微生态与消化系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相关的临床转化研究的进展。饮食调整、微生态调节剂的补充、肠道微生态环境的重建等微生态干预措施为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途径。回顾40年来《中华消化杂志》发表的胃肠微生态相关研究和国际发表的重要临床研究,对了解胃肠微生态的发展历程、把握未来研究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名山30年整编气候资料和区域站资料,采用目前运用较广泛和成熟的人体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开发当地旅游气候资源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名山区气候清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季年平均气温为23.8℃,同人体最舒适气温较为接近,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4.5℃,气温相对不高,出现高温酷暑天气的概率较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5.6℃,虽有凉意,但并不严寒,气温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度气候资源较为适宜。夏季舒适日数较多,降水量充沛,气象景观丰富,独特的气候优势对夏季避暑纳凉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人体舒适度和温湿指数,名山区春季和秋季适宜旅游,夏季较适宜旅游,冬季不适宜旅游。
简介:当前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有助于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是学校对外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窗口。教育技术已经以智能教育平台为改革突破点,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快校园的教学服务功能,转化为学生营造了动态开放式的社会化学习环境,有助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在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教学生态研究,希冀促进智慧校园的有效建设。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放置IUD前后阴道微生态的变化和IUD尾丝对其产生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到我中心主动要求放置IUD并自愿接受阴道分泌物微生态状况调查及置器后两次随访检查的609例已婚妇女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有尾丝组(304例)与无尾丝组(305例),有尾丝组放置T220,无尾丝组放置元宫环,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1)无尾丝组置器后3个月随访比置器前时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比例要低;置器前与置器后6个月比较没有差异;有尾丝组置器后3个月比置器前时阴道微生态正常的比例要低,置器后6个月比置器前正常的比例也低,即有尾丝组置器后6个月时阴道微生态依然没有达到置器前水平。(2)已婚育龄妇女的阴道微生态变化与年龄、教育程度及分娩次数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年龄越大、学历越低、分娩次数越多,阴道微生态失调率就越高。结论阴道微生态与年龄、文化程度和阴道分娩次数等有关,建议医务工作者要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IUD,同时给予相应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