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以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法对儿童肾上腺用药风险进行调查并研究其防范策略。方法组建项目团队,收集国内外报道的儿童使用肾上腺的不良事件、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用药错误数据库数据、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获取的资料,利用HFMEA法收集肾上腺使用过程中各环节的风险点,对其严重程度(S)、发生频度(O)和发现指数(D)进行评分(分值范围均为1.0~5.0分),确定风险优先级数(RPN),筛选出RPN值较高或严重程度达到5.0分的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防范策略。结果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用药错误数据库,收集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获取的资料,经综合评价共获得信息系统、医师处方、药师调配及护士给药环节33个风险点,进一步筛选出RPN值较高或严重程度达到5.0分的风险点14个,其中信息系统、医师处方、药师调配及护士给药环节风险点分别2、4、4、4个。根据筛选出的风险点,制定了14条防范策略,其中强制性策略6条,推荐性策略4条,条件性策略4条。结论利用HFMEA法发现了儿童肾上腺用药过程中的风险点,建立了统一的管理规范。

  • 标签: 医疗保健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肾上腺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九名健康男性自愿受试者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中从动脉注入肾上腺实验,了解肾上腺对肌肉糖代谢的影响。九名受试者平均年龄、身高、体重以及最大摄氧量四氟乙烯导管插在左脓动脉和左股动脉,另5名受试者插在

  • 标签: 糖代谢 最大摄氧量 纳摩尔 葡萄搪 等强度 股静脉
  • 简介:摘要: 儿童肾上腺能危象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它可能危及生命。本文旨在探讨早期识别和急救技巧,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儿童肾上腺能危象的治愈率。关键词包括:儿童、肾上腺能危象、早期识别、急救技巧。主论点是,及早识别和有效急救可以显著改善儿童肾上腺能危象的预后。

  • 标签: 儿童,肾上腺素能危象,早期识别,急救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加压联合肾上腺对心脏骤停的疗效。方法:64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组(对照组)和血管加压索联合肾上腺组(治疗组)各32例,观察自主心律恢复时间、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分别为(20.5±4.5)min、(8.5±3.5)min、1h有效率分别为38%、72%;24h有效复苏成功率分别为13%、44%。治疗组的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h有效率、24h有效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脏骤停患者,在标准心肺复苏(CPR)中,联合应用血管加压肾上腺,可有效缩短自主心律恢复时间,提高1h有效率和24h有效复苏成功率。

  • 标签: 心脏骤停 血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心肺复苏
  • 简介:目的研究血管升压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8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肾上腺组(对照组)28例,肾上腺联合血管升压组(观察组)30例,两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分别为39.29%、63.33%,观察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为(7.82±1.91)min,较对照组的(11.71±1.83)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期间,肾上腺联合血管升压较单独应用肾上腺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 标签: 心肺复苏 血管升压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38/42)高于对照组(69.05%,29/42)(χ2=5.974,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26.27±3.15)mg/L]、白细胞介8[(73.47±6.35)ng/L]、超敏C反应蛋白[(69.38±5.58)mg/L]均低于对照组[(37.29±3.24)mg/L、(95.28±6.33)ng/L、(87.54±5.63)mg/L](t=15.804、15.764、14.84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86.38± 8.56)次/min]低于对照组[(93.64±8.25)次/min],而平均动脉压[(77.15±5.31)mmHg]和氧合指数[(222.01±16.32)mmHg]均高于对照组[(70.23±5.25)mmHg、(203.31±16.17)mmHg],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8、6.006、5.275,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8.69± 1.42)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15.84±3.88)分]均低于对照组[(10.38±2.16)分、(20.79±4.07)分](t=4.237、5.705,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疗效可靠,可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休克,脓毒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8 C反应蛋白质 血流动力学 乌司他丁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改善感染性休克病人血流动力学状态和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感染性休克病人,基础疾病为腹腔感染、肺部感染、胆囊炎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均相同,研究组加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对照组加用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对比两组治疗后6小时内复苏成功率及住院1月死亡率;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小时内复苏成功率及住院1月死亡率分别为(90%、20%)、(50%、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更能够改善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组织氧代谢。

  • 标签: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感染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参照组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研究组应用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P<0.05。在持续出血量与持续出血时间方面,研究组更低,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是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消化内镜下局部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上消化道出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戈美拉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5-HT水平上升且高于对照组,NE水平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抑郁症 阿戈美拉汀 疗效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阿替卡因肾上腺在拔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拔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研究组给予阿替卡因肾上腺麻醉,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拔牙满意度。结果: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牙手术应用阿替卡因肾上腺进行局部麻醉,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治疗吼喘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喘息性疾病患儿80例作为研究资料,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硫酸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增加肾上腺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80.00%相比,明显更高,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治疗利于加快喘息性疾病患儿吼喘症状的消失,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氧气驱动雾化 肾上腺素 吼喘
  • 简介:比较硬膜外局麻药中加与不加肾上腺对手术病人生命征的影响。本文选择ASA分级1~2级3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肾上腺(1:20万);B组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结果:加肾上腺组对手术患者生命征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硬膜外局麻药中加与不加肾上腺对手术者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但含15μg肾上腺的试验剂量可以检验是否误入血管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麻醉时间可以延长,减少中毒反应。

  • 标签: 肾上腺素 硬膜外麻醉 手术 生命 病人 脉搏血氧饱和度
  • 简介:目的建立异丙肾上腺(isoprenaline,ISO)诱导SD大鼠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SD雄性大鼠分3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ISO,剂量分别为2、2.5、3mg/(kg·d),分别于用药后4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4周末取心肌观察病理形态学特征,测血清BNP值、计算心脏指数。结果注射剂量为3mg/(kg·d)组大鼠死亡8只,注射剂量为2mg/(kg·d)和2.5mg/(kg·d)组4周末无大鼠死亡。心脏超声检测前两组比较,LVEDD分别为(4.98±0.29)mmvs(6.50±0.35)mm、LVESD分别为(3.14±0.23)mmvs(4.67±0.12)mm、LVEF分别为(63.00%±4.00%vs49.33%±3.05%,P<0.05)。HE染色光镜下示2.5mg/(kg·d)组心肌细胞肥大较2mg/(kg·d)组明显,部分心肌细胞出现坏死;两组大鼠血清BNP值比较分别为(3.50±0.22)ng/mLvs(4.88±0.32)ng/mL,(P<0.05)。结论腹腔注射ISO诱导建立大鼠CHF模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以采用心脏超声、心肌病理形态、BNP等方法来评估心衰模型的建立,大鼠心衰模型的成功建立以ISO腹腔注射剂量为2.5mg/(kg·d)较为适宜。

  • 标签: 大鼠血清 超声检测 慢性心力衰竭 注射剂量 异丙肾上腺素 腹腔注射
  • 简介:本文综合报道了以“阴虚”动物模型为对象,采用RIA、RBA及受体的不可逆阻断剂为工具测定受体更新速率等技术对知母滋阴作用机制及滋阴作用有效成分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知母对βAR数和cAMP系统反应性的下调作用是其滋阴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所含洋菝葜皂甙元能重现知母水煎剂的下调作用,可认为是知母滋阴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进一步以BAAM为工具的受体更新实验证明知母对βAR下调作用机制主要是使异常升高的受体分子生成速率减慢。

  • 标签: 知母 洋菝葜皂甙元 受体 βAR CAMP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在减少经支气管纤支镜活检术后并发出血的止血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行纤支镜活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42),治疗组在行活检前常规局部应用冰肾上腺,术中如有出血可再次局部应用冰肾上腺止血。对照组术前不使用止血剂,术中如有出血可局部应用冰肾上腺出血。结果治疗组在减少经支气管纤支镜活检术后并发出血及出血的持续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活检前常规局部使用冰肾上腺预防出血,活检后再次使用冰肾上腺局部止血,能明显减少活检后出血及出血的持续时间,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纤支镜活检 术后出血 肾上腺素 局部应用 止血方法 并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髓病治疗过程中肾上腺联合阿替卡因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牙髓病患者当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利用盐酸利多卡因联合肾上腺的方法展开麻醉,观察组使用阿替卡因联合肾上腺的方法展开麻醉。统计对比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疼痛程度、给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麻醉时、手术中、拔牙五分钟后、拔牙半小时后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给药后,血压心率与麻醉之前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给药后舒张压明显低于麻醉之前,心率高于麻醉前(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牙髓病采用肾上腺联合阿替卡因的治疗方法获得理想的效果,麻醉起效快速,操作便捷,适用于口腔科,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肾上腺素 阿替卡因 联合治疗 牙髓病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