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摘要: 少数民族聚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各色的民族风俗,服装样式也不可比拟。身为少数民族的壮族在广西省内分布也较为较广泛,对于被收录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来说,通过利用棉纺织物或丝绒等手工编织而成的具有考究意义的艺术品,图案形象生动,构架大胆而不失细节,颜色绚丽夺目,无不体现出热情开放、轩敞自得的民族情趣,体现出壮族人民热爱生活,对生活满怀希望。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人们的审美和生活习惯随着时代的深入而不断改变,对于传统壮锦的利用率大幅下降。本文通过“新思路、新方法、新设计”对传统壮族服饰文化进行再创作,即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又间接地传承和弘扬广西壮锦文化遗产。利用创新的思路打开壮族服饰文化的创意之门,设计研发的产品种类繁多,壮锦图案、色彩、结构和服饰展示出壮锦的新面貌并结合当前形势分析其融合发展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增殖期与消退期婴儿血管瘤(IH)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m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2019年1-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收集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例IH组织(增殖期与消退期各4例),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差异表达(P < 0.05,差异倍数≥ 1.5)lncRNA和mRNA,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并构建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预测差异lncRNA的顺式作用靶基因。结果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共筛选出405条差异lncRNA(108条下调,297条上调)与772条差异mRNA(107条下调,665条上调)。qRT-PCR验证4条lncRNA(n335248、ENST00000450864、n333319和n335185)与4条mRNA(EDNRA、IFI6、HK2与ITGA1)的表达,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GO与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mRNA主要参与血管凝固、轴突导向、血管生成和细胞黏附等生物过程,差异mRNA主要富集在代谢通路、细胞局部黏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控、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由度值≥ 15的23条mRNA和58条lncRNA共同构建组成。结论增殖期与消退期IH组织中存在大量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这些lncRNA可能通过调控相应的靶mRNA参与IH发生发展。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 选择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3 月本院新生儿 120 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接受综合儿童保健。比较两组婴儿生长发育指标、神经心理发育指标及婴儿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 婴儿发育到 12 个月时,观察组婴儿的体质量、身高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婴儿营养性贫血、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婴儿腹泻、婴儿营养不良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婴儿( P < 0.05 )。结论在婴儿的成长发育中采用科学的综合儿童保健,有利于婴儿的各项生长发育,降低婴儿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提高髋关节超声图像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抽查2017年7至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婴儿150例300髋,进行图像质控评分,以图像评分≥90分为甲类图像标准,针对甲类图像率不达标的情况成立持续质量改进(CQI)小组,采用PDCA循环法对髋关节图像质量进行改进,对2018年1月至6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婴儿250例500髋进行图像评分,对PDCA循环前、后的甲类图像占比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PDCA循环实施前髋关节甲类图像占比82%(246/300),实施后髋关节甲类图像占比96%(480/500),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79,P<0.01),检查者对标准切面的掌握情况明显提高;PDCA循环前、后图像的扣分项目构成比变化反映了检查者规范存图意识的增强。结论PDCA循环法的运用有效提高了髋关节超声图像质量,值得在质控过程中推广。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 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的婴儿期特应性皮炎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造成婴儿期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和临床特征。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有家族过敏史、被动吸烟史、居住地离公路或者街道<100m、出汗、气候急剧变化为主要影响因素。婴儿< 6个月,受累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屈伸和肘窝、腋窝;伴随症状主要是干皮症、慢性头皮脱屑和耳廓下裂隙。婴儿 6-12个月,主要的受累部位为头、面部、躯干、四肢伸侧、四肢屈侧和肘窝、腘窝;伴随症状干皮症、慢性头皮脱屑。婴儿年龄 13-23个月,受累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躯干、四肢和肘窝、腘窝;伴随症状主要是干皮症。 结论:在母亲怀孕期间,要注意避免被动吸烟,注意家族过敏史,居住地要离公路较近要注意进行防护,有备孕准备尽量不要更换家具或者进行装修,减少喂养宠物。婴儿的主要受累部位为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屈伸和肘窝、腋窝,皮疹以急性湿疹为主要的表现。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母亲中、晚孕期的焦虑/抑郁症状对婴儿早期气质各个维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进行气质测评的1~2月龄婴儿,查阅病历记录其母亲产前在本院孕妇心理门诊的焦虑/抑郁测评结果。共864对母婴纳入分析。气质测评采用婴儿早期气质问卷,由母亲进行填写。母亲中孕期或晚孕期焦虑/抑郁状况的评估采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产前焦虑/抑郁对婴儿早期气质的影响。结果263例母亲完成了中孕期焦虑/抑郁的评估,6.5%(17/263)有焦虑症状,21.7%(57/263)有抑郁症状;601例母亲完成了晚孕期的心理评估,5.0%(30/601)有焦虑症状,有抑郁症状的占16.1%(97/601)。在校正了母亲年龄、文化程度、是否计划妊娠、是否工作及婴儿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中孕期母亲的焦虑症状使婴儿活动水平(B=0.325)、节律性(B=0.386)、适应性(B=0.463)、反应强度(B=0.448)和注意分散度(B=0.398)得分升高(P值均<0.05);中孕期母亲的抑郁症状使婴儿活动水平(B=0.282)、节律性(B=0.226)、适应性(B=0.319)和注意分散度(B=0.247)得分升高(P值均<0.05)。母亲晚孕期焦虑的婴儿活动水平(B=0.276)、趋避性(B=0.270)、反应强度(B=0.401)、情绪本质(B=0.512)和注意分散度(B=0.353)得分升高(P值均<0.05);母亲晚孕期抑郁的婴儿活动水平(B=0.282)、趋避性(B=0.227)、适应性(B=0.356)、情绪本质(B=0.336)、坚持性(B=0.354)和注意分散度(B=0.343)方面的得分均较高(P值均<0.05)。结论母亲中孕期和晚孕期抑郁/焦虑对婴儿早期的气质维度不良影响的范围不同,婴儿早期的活动水平增高和注意力不易分散与母亲中、晚孕期焦虑和抑郁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讨论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8月~2018年6月诊治的78例婴儿痉挛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选的78例研究对象划分为两组,试验组(n=40例,行大剂量泼尼松联合托吡酯治疗)和对照组(n=38例,行小剂量泼尼松联合托吡酯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分别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泼尼松联合托吡酯治疗婴儿痉挛症具有确切疗效,能有效减少痉挛的发作次数,且大剂量的治疗方案并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示本研究使用治疗方案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持续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儿型炎症性肠病(IO-IBD)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48例IO-IBD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目标基因捕获高通量测序方法对43例患儿行基因测序分析,比较基因突变组和非基因突变组IO-IBD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48例IO-IBD患儿中,克罗恩病(CD)41例,溃疡性结肠炎(UC) 7例;起病中位年龄2.00(0.24~6.00)月龄,其中1月龄内起病患儿占45.8%(22/48例)。临床症状以腹泻(48/48例,100.0%)、发热(45/48例,93.8%)、便血(37/48例,77.1%)为主,肠外表现以肛周病变和皮疹最常见,均占43.8%(21/48例)。41例CD患儿病变部位以结肠(L2)型为主(30/41例,73.2%),疾病行为以非狭窄非穿透(B1)型为主(33/41例,80.5%);7例UC患儿病变范围以全结肠(E4)型为主(4/7例,57.1%)。48例IO-IBD患儿手术率12.5%(6/48例),临床缓解率50.0%(24/48例),病死率25.0%(12/48例)。43例IO-IBD患儿行基因检测,共有23例(53.5%)患儿存在有意义的基因突变,其中22例突变基因为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L-10RA),1例为TTC37。22例IL-10RA突变患儿中,共检测到11个突变位点,包括1例新发突变位点c.635G>C(p.R212P);c.301C>T(p.R101W)(19例)和c.537G>A(p.T179T)(8例)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与非基因突变组患儿相比,基因突变组患儿起病年龄更早[0.3(0.1~1.0)月龄比(6.27±5.64)月龄,P<0.001],营养不良[14例(60.9%)比5例(25.0%),P=0.018]、口腔溃疡[14例(60.9%)比3例(15.0%),P=0.006]及肛周病变[17例(73.9%)比3例(15.0%),P<0.001]更常见,临床缓解率低[7例(30.4%)比15例(75.0%),P=0.004]。结论IO-IBD患儿的单基因突变阳性率较高,IL-10RA基因突变最为常见。基因突变IO-IBD患儿具有起病年龄早,更易合并营养不良、口腔溃疡、肛周病变,有临床缓解率较低的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对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进行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选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02%,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成功率为65.00%,(26/40),对照组:妊娠成功率为47.50%,(19/40),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试管婴儿取卵术于胚胎移植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率,提高妊娠成功几率,因此该方法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保健对婴儿成长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婴儿 23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 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 116例设为参照组,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儿童保健的 116例设为实验组,并分析这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从体格以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上看,实验组婴儿的身高、体质量、语言、适应性、精细动作以及大运动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上看,实验组的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贫血、营养不良以及小儿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保健对婴儿的成长及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可降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提高因而体格以及神经心理发育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