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从而为临床中建立流感防控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我市2013—2017年经哨点医院收集的1632例流感样病例资料,研究其流行特征。结果(1)1632例患者,其中1368例(83.82%)为冬春两季发病;(2)1632例患者,其中0~9岁组523例(38.32%),10~24岁组346例(21.20%),25~34岁组484例(29.66%),提示儿童及青壮年属于高发人群;(3)采集5488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发现886份(16.14%)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252例(28.44%)乙型流感、293例(33.07%)甲型H3N1流感、305例(34.42%)甲型H1N1流感、36例(4.06%)混合型。结论冬春两季是我市流感的高发季节,儿童及青壮年是主要防控对象,有关部门应提高流感监测力度,严格观察变异流感病毒的特征,以便合理指导本地区流感防控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童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效果。方法选取280名3~8岁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实验探究开展的时间段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采用抽签法将选取的儿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140名儿童。观察组儿童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对照组儿童不接种疫苗。分别观察两组儿童中出现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以及接种后的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中140名儿童在接种了疫苗后,仅有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占2.14%。同时,对照组中有42名儿童出现了流行性感冒,占30.00%,观察组中出现流行性感冒的儿童仅有6例,占4.28%,两组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χ2=18.6533;P<0.05)。结论对儿童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降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并且注射疫苗不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疫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本次为探究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查阅近三年国内外抗流行性感冒病毒药物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目前临床常见的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主要有疫苗、金刚烷胺以及金刚烷胺类离子通道M2蛋白阻抑剂,扎那米韦以及达菲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盐酸巴比多尔、IFN-?干扰素等其它药物。各类药物药理作用不同,临床治疗效果、副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流感病毒的类型,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选择恰当的抗流行性感冒药物,对患者临床治愈具有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针对流行性感冒患儿施行综合护理措施的综合护理效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间儿科收治的10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的病例,通过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病例,在统一施行基础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对实验组的50例病例施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并通过统计护理效果和治疗恢复情况,采取调查问卷了解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最终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在施行综合性护理措施的实验组病例中,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治疗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同期施行基础护理措施的对比组病例,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综合护理措施并采取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增进流行性感冒患儿的综合治愈率,提高流行性感冒患儿的治愈效率,提高患儿和家属的治疗护理满意度,是值得在当前儿科临床治疗护理中广泛推广应用的护理措施,且需要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提高。
简介:摘要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冬春季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在新冠肺炎全球流行的形势下,做好流感等其他呼吸道感染的诊治对疫情防控十分重要。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本文将对诊疗方案的更新内容进行解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柴胡汤应用于小儿流行性感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74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2019年5月,截止时间2020年10月。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前者行常规西药治疗,后者行小柴胡汤治疗。以统计学对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头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发生嗜睡、呕吐、腹部不适以及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5.41%明显低于参照组24.32%(P<0.05)。结论:小柴胡汤应用于小儿流行性感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建议优先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流行感冒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探讨其变化特点对流感诊断及评估病情发展变化的价值。方法在诊疗中进行血细胞、肝肾功能、无机离子、心肌酶、血糖及血气等实验室指标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细胞分析中有35%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生物化学指标中有29%的患者钾离子下降,13%的患者乳酸脱氢酶升高,30%的患者肌酸激酶升高或明显升高。数据显示部分血细胞及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与病毒的感染时间长短有关,病毒感染时间越长,上述指标的变化越大。结论动态观察各项指标变化对患者的病情发展、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流感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治30例,其中甲型流感23例,乙型流感7例。轻症流感19例,重症流感7例,危重流感4例。发病前有流感接触史25例。临床表现中发热25例,吐沫17例,纳差16例,咳嗽14例,呼吸困难4例,少数伴有腹泻、呕吐。30例患儿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均阳性。白细胞总数正常21例,降低8例,升高1例;血C反应蛋白升高6例;谷丙转氨酶升高3例,肌酸激酶同工酶MB升高2例。19例行痰培养,阳性6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合并双侧肺炎7例、呼吸衰竭3例、呼吸衰竭+休克1例。7例抗病毒治疗,其中6例口服奥司他韦,1例静脉点滴帕拉米韦。4例呼吸支持(3例无创,1例有创)。29例好转或痊愈出院,1例危重症病例放弃治疗死亡。结论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有助于新生儿流感的早期诊断,新生儿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安全有效,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合理使用抗生素,新生儿流感总体预后良好。
简介: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流行性感冒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效果。方法:本研究中的 90例流行性感冒患者于 2018年 01月至 2019年 01期间在本院进行就诊,以此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应用 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参照组(患者数量 45例)和研究组(患者数量 45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为研究组,对两组的发烧头痛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参照组患者发烧和头痛症状消失的时间显著长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良好,发病机制主要是流感病毒所导致的,采取预防措施能够产生理想的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发病机制 ;预防措施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of influenza and the effect of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influenza in this study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As the study object,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eference group (45 patients) and study group (45 patient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 Among them, the traditional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roup was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ribavirin injection group was the study group. Results: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fever and headach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study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ribavirin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is good, the pathogenesis is mainly caused by influenza viru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can produce ideal effect,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