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胃黏液腺癌(mucinousgastriccarcinoma,MGC)与胃印戒细胞癌(gastricsignetringcellcarcinoma,SRC)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4~2006年我科收治的1016例连续胃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比较MGC与SRC间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的差异.结果胃癌病例中,MGC占胃癌的6.8%(68例),SRC占9.1%(92例).MGC与SRC两组相比,在年龄分组、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接受根治手术、临床TNM分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男女性别比、肿瘤大小、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肝转移方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MGC的总体5年生存率为29.4%,而SRC则为37.3%,MGC的总体生存率较SRC低,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当伴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或BorrmannⅢ型时,MG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低于SRC患者(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肝转移、淋巴结转移及根治手术是MGC的独立预后因素;而Borrmann分型、TNM分期及根治手术是SR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MGC与SRC比较,MGC在年龄、浸润深度、远处转移、根治手术及TNM分期临床病理方面表现差,MGC5年总体生存率较SRC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为更多的临床病理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 标签: 胃肿瘤 临床病理 预后 胃黏液型癌 胃印戒细胞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组10例混合囊肿手术治疗发现5例为叶状肉瘤,单纯囊肿90例、增生症122例、混合占位10例、积乳囊肿30例,本组中125例乳腺囊肿患者仅有70例乳腺钼靶提示乳腺囊肿

  • 标签: 临床分析 乳腺囊 囊性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究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例术后病理确诊为肾癌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包括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选择等。结果10例在影像学上有恶性肿瘤表现,术前诊断为肾癌,诊断准确率为83.3%,与术后病理确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癌诊断难度大,综合的诊断方式更加科学,并且可以临床提供更多治疗上的参考。

  • 标签: 囊性肾癌 诊断 治疗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阑尾黏液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阑尾黏液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比较不同类型阑尾黏液肿瘤的CT表现。结果黏液腺癌1例、黏液腺瘤3例、黏液囊肿7例,无法判定1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7%(11/12)。结论应用CT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检查,可对阑尾黏液肿瘤类型进行明确诊断,CT检查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诊断价值。

  • 标签: 黏液性肿瘤 CT检查 诊断 阑尾
  • 简介:摘要原发性卵巢黏液癌(MOC)是一种罕见的卵巢上皮癌(卵巢癌)的病理亚型。临床上原发性MOC的治疗多参照高级别卵巢浆液癌(HGSOC)的指南,但是原发性MOC有着不同于HGSOC的发生过程、病理分子特征及临床特点。手术联合化疗是当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MOC的标准方案。然而,术中常规切除淋巴结及阑尾的必要、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安全及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有效等方面仍存在争议;Ⅰ期原发性MOC术后辅助化疗的疗效及晚期原发性MOC最佳化疗方案的选择尚缺乏共识。在靶向治疗方面,临床前研究显示了一些有希望的结果,但应用于临床尚有距离。

  • 标签:
  • 简介:【摘要】该文从舒适护理的角度总结了黏液水肿昏迷患者的护理经验,突出了少数民族患者的护理要点。最终患者好转出院。

  • 标签: 黏液性水肿昏迷 舒适护理 少数民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女性外阴侵袭血管粘液瘤(AAM)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对1例AAM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进行分析,结合各类文献报道总结AA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侵袭血管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呈浸润生长的软组织间质肿瘤,肿瘤生长年限数月至数年不等,多生长缓慢,常以无痛外阴包块就诊。术前不易确诊,B超及CT仅提示肿物部位及侵犯范围。结论外阴侵袭血管黏液瘤易复发,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尽量切除病变组织,如有复发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案。

  • 标签: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AAM 鉴别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奶牛纤维黏液肠炎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肠壁发生的一种特殊炎症反应,是病理的一种变态反应,肠壁血管不断渗出纤维蛋白.而消化液分泌减少,黏液分泌增多,而凝集成一种由纤维蛋白和大量黏液附着在肠黏膜的表面。形成的多层管状物或索状物,造成奶牛消化障碍和剧烈腹痛。在中兽医中属于肠痈范畴。

  • 标签: 纤维蛋白 肠炎 奶牛 液膜 诊疗 炎症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并总结阑尾低级别黏液肿瘤(low-gradeappendicealmucinousneoplasm,LAMN)的超声及CT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2例LAMN的超声及CT图像,归纳其特征,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血供情况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结果:12例LAMN的超声表现可分3型:盲管状型2例(16.7%),为主包块型7例(58.3%)及实为主包块型3例(25%);CT表现则分为2型:包块型9例(75%)及不规则包块型3例(25%)。结论:LAMN的超声和CT图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加强其超声及CT图像特点的认识,对减少误诊、漏诊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超声表现 CT表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假腺样结构的黏液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发生于肾上腺的肿瘤进行手术切除,对肿瘤组织HE染色、免疫组化、特殊染色以及电镜观察,结合文献探讨其病理组织特征。结果镜下肿瘤组织呈条索状、巢团状分布,局部形成假腺样结构,细胞团漂浮于黏液背景中,瘤细胞异型不明显,染色质深染,核分裂像罕见,坏死及脉管侵犯均未见。免疫组化示Syn、vimentin、α-inhibin阳性,MelanA、CgA、CK、EMA、S-100阴性。特殊染色阿尔辛蓝阳性。电镜下瘤细胞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少数透明细胞细胞质内可见脂滴。结论黏液是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形态学亚型之一,认识这种亚型的组织学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标签: 假腺样结构 黏液 病理特征
  • 简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是一种起源于胰管高柱状上皮细胞,呈乳头状增生的腺瘤。根据病变位置可分为主胰管型IPMN(MD-IPMN)、分支型IPMN(BD-IPMN)及混合型IPMN(MT-IPMN)。MD-IPMN和MT-IPMN的恶变率高于BD-IPMN。诊断IPMN的方法较多,包括B超、CT、MRI、EUS、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及组织活检等。临床上MD-IPMN及MT-IPMN一旦确诊,应立即手术。BD-IPMN是否行手术治疗,仍存在争议。本文从IPMN的分子病因学、好发人群、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学分型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影像学检查 治疗 争议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40例经外科治疗且术后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非浸润IPMN 26例,浸润IPMN 14例。浸润组患者CA19-9>37U/ml 7例,CEA>3.4 ng/ml 6例,肿瘤长径>3 cm 10例,胰管直径>5 mm 11例,增强CT可见壁结节10例,均显著多于非浸润组的2例,1例,3例,5例,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这些指标均有助于鉴别IPMN的良恶性。

  • 标签: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总结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92例心脏黏液瘤患者,在体外循环停跳或不停跳下手术,经不同的心脏切口,同期施行三尖瓣成形术3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置换术各2例。结果待手术死亡3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右心房黏液瘤患者中无死亡病例。随访2—6年,心功能恢复至Ⅰ级61例,Ⅱ级21例;晚期死亡4例。随访期间,发现2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心脏黏液瘤有栓塞和猝死的危险,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切除,效果满意确切;由于有一定的复发率随访是必需的。

  • 标签: 黏液瘤 心脏肿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2019版Bosniak分级,分析多房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和肾瘤(cystic nephroma,CN)的MRI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24例MCRCC和16例CN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对两组样本进行χ2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影像特征,并对病变进行Bosniak分级。结果24例MCRCC病变大部分外凸生长,壁及分隔多不规则增厚,平均厚度为(3.87±1.41) mm,12例伴有附壁结节,平均结节直径为(8.47±1.31) mm,皮质期明显强化。CN病变的壁及分隔厚度较薄且均匀,均值为(2.17±0.63) mm,只有3例可见附壁结节。MCRCC和CN在患病年龄、病变是否外凸生长、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大小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当壁及分隔厚度大于3.25 mm,附壁结节直径大于3.7 mm时,可作为诊断MCRCC的最佳临界值。结论MRI对MCRCC和CN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壁及分隔厚度和附壁结节的大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 标签: 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囊性肾瘤 磁共振成像 Bosniak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适合监测低葡萄糖代谢的胃黏液腺癌小鼠模型的89Zr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分子探针。方法通过细胞爬片和移植瘤肿瘤切片验证MGC803胃癌细胞株的EGFR和HER2表达情况;用89Zr标记去铁胺-西妥昔单抗(DFO-Cetuximab)和去铁胺-帕妥珠单抗(DFO-Pertuzumab),制得分别靶向EGFR和HER2的89Zr-DFO-Cetuximab和89Zr-DFO-Pertuzumab,测定其放化纯;通过细胞结合实验、阻断实验验证89Zr-DFO-Cetuximab和89Zr-DFO-Pertuzumab与MGC803的结合力和特异性;将12只MGC803荷瘤裸鼠模型分3组(每组4只),分别注射89Zr-DFO-Cetuximab(7.4 MBq/只,74 μg/只)、89Zr-DFO-Pertuzumab(7.4 MBq/只,70 μg/只)和18F-脱氧葡萄糖(FDG)(7.4 MBq/只),于注射后4、24和48 h进行microPET显像(18F-FDG显像为注射后1 h);另取8只荷瘤裸鼠,分为89Zr-DFO-Cetuximab组和89Zr-DFO-Pertuzumab组(各4只),于探针注射后48 h进行生物分布研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生物分布比较。结果肿瘤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示MGC803胃癌细胞株EGFR表达量高于HER2。89Zr-DFO-Cetuximab和89Zr-DFO-Pertuzumab放化纯均大于95%,比活度分别为100和95 MBq/mg;2种探针在生理盐水和胎牛血清(FBS)中稳定性好,放置72 h放化纯仍高于80%。MicroPET显像示MGC803肿瘤部位89Zr-DFO-Cetuximab的摄取高于18F-FDG和89Zr-DFO-Pertuzumab。生物分布实验示,48 h肿瘤89Zr-DFO-Cetuximab摄取[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为56.3±12.0,高于89Zr-DFO-Pertuzumab摄取(22.0±3.6;t=4.31, P<0.05)。结论相较于89Zr-DFO-Pertuzumab,89Zr-DFO-Cetuximab具有更好的无创监测低葡萄糖代谢胃黏液腺癌的潜能。

  • 标签: 腺癌,黏液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同位素标记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肿瘤细胞,培养的 小鼠,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直肠原发性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在CT征象中的表现。方法设一组对比试验,将30例结直肠原发性黏液腺癌(A组)与30例印戒细胞癌(B组)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均采取CT扫描总结两组CT表现。结果CT征象显示,两组肠壁环形增厚、病灶强化程度明显、钙化、大量低密度区、靶环征、肠周重度浸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灶长度、肝脏转移、肠梗阻、淋巴结转移等指标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原发性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在CT征象中各有突出表现,前者以病灶内钙化明显,且增强扫描可见片状低密度区,后者则可见明显靶环征。

  • 标签: 直肠原发性黏液腺癌 印戒细胞癌 CT 表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