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6月5-6日出现在漯河市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降水天气还没有出现之前,500hPa高空槽呈阶梯状分布,再加上槽后存在较强的偏北气流,促进了冷平流朝着我国中东部地区转移;700hPa和850hPa处的四川中部地区有西南涡不断发展加强,促进了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中低层地区,由于高空槽的作用,低涡系统东移增强趋势明显,低涡中心逐渐朝着江汉以南地区转移,有显著的气旋式环流;暖式切变线相邻的气旋中心带就是垂直速度大值区,同气旋云系的回拨主体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为漯河市这次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降水落区、影响范围、位置均与假相当位温高能舌、水汽通量辐合区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常规气象观测数据以及NCEP 再分析等相关资料,对2015年3月31日出现在敦煌市的一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沙尘天气新疆热低压东移、蒙古气旋冷空气共同引起的,伴随着蒙古高压的持续南下和南疆热低压的不断向东移动,蒙古东部、新疆东部至甘肃河西一带气压梯度变大,变压梯度越来越大,梯度风与变压风促使地面风速不断增大,这些共同导致此次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大风、沙尘天气发生时,新疆东部、甘肃西北、内蒙古西部三地交界地带有一16℃的K指数中心存在,河西地区敦煌以及周边一带为负值,负值中心为-28℃,在-24℃闭合线覆盖范围内的区域就是此次大风、沙尘天气的主要落区。
简介: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消息,有关方面数据显示,1-4月,全国煤炭产量10.1亿吨,同比下降6.8%,铁路煤炭发运6.2亿吨,同比下降10.4%。
简介:摘 要: 2012年1-4月,浦东机场受天气原因影响实施Ⅱ类运行12次,Ⅱ类运行总时间达73小时,对航班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气候资料统计和典型个例分析,总结了造成浦东机场启动Ⅱ类运行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特征。分析表明,浦东机场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和日分布特征,弱气压场的天气形势配合浅层的偏东气流往往能引发长时间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最后,针对减小浦东机场Ⅱ类运行对航班正常率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简介:摘要:2019年11月19日夜间至22日,塔城盆地出现了一场强寒潮天气过程。本文利用实况及常规天气观测资料和ECMWF初始场及各项预报资料,采用天气学方法对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实况、天气形势、大尺度环流背景、单站要素、冷空气源地及冷高压移动路径、向南爆发的机制及强降温的原因进行了诊断分析,同时针对此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对ECMWF数值预报中心850hPa温度预报产品、细网格降水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为进一步提高寒潮天气形成机制的认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主导系统欧洲脊强烈发展并缓慢东移,其下游天气尺度影响系统西伯利亚横槽转竖是造成此次寒潮天气爆发的主要原因。欧亚中高纬环流形势呈由纬向环流转经向环流再转纬向环流,欧洲脊后暖平流动力加压作用,使横槽逐渐转竖并与较低纬度中亚低槽合并,环流经向度加大,造成冷空气势力增强;欧洲脊后西北部小槽入侵迫使高压脊向东南方向移动并逐渐崩溃,脊前偏北气流逆转为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大举向东南爆发,造成寒潮天气,较强冷平流是造成气温骤降的主要原因;通过对 ECMWF细网格降水、850hPa温度预报检验表明,两者对塔城盆地寒潮天气中伴随的降水开始与结束时间以及寒潮过程中最低温度的出现时间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但对降温幅度和降水量值的预报误差不稳定,在实际运用中需进行订正。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气象资料对2017年7月上旬玉树地区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作出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发生在玉树的强降雨天气过程是由南压高压控制下高空槽与低涡切变共同作用下产生的。500hPa 形势场上,中高纬主要呈“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青海省南部玉树一带主要受高原切变线影响,切变稳定少动,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西南风越来越强,西南水汽输送条件比较好;200hPa形势场玉树主要受南亚高压的作用,存在较强的上升运动,这些为本次强降雨天气的发生提供有利的条件。在此次强降雨天气发生期间,玉树地区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不稳定能量条件均非常适宜于强降雨天气的发生。
简介:摘要:该文利用太原机场常规观测资料、Micaps4.1实况资料、卫星及雷达资料,对2021年10月3-6日太原机场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此次过程是由副热带高压与低层西南急流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副热带高压西深北抬后稳定少动,良好的水汽通道加上西南急流带来的南海水汽,叠加的持久且强盛的水汽条件,造成了此次持续4天的暴雨天气。另外,该文利用比湿、水汽通量等参数,详细分析了此次天气过程,这对预报员在今后暴雨的预报分析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以及雷达探测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0年3月底广东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广东强冰雹天气过程出现在华南前汛期冷、暖空气对峙阶段,主要是在深厚高空槽的影响产生的。强冰雹天气的产生和发展恰好对应着高空槽过境时间段,中高层天气系统在此次强对流天气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冷气团不断南下则预示着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停止。在本次强冰雹天气发生之前,广东高空有潜在的不稳定能量。K 指数、SI 指数、℃层高度与- 20℃层高度等参数均对此次冰雹对流天气具有指示意义。广东江门相控阵雷达探测单体回波现象这些能够反映强冰雹天气的演变特点,对本次强冰雹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2021年6月底福州地区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发生之前,500hPa形势场上中高纬环流形势主要呈“2槽1脊”型。本次强降水天气出现在西南急流暖湿强迫的形势下,不断扩散南下的冷空气同江西、福建武夷山脉附近的低层暖湿气流共同交汇,形成适宜于强降水天气发生的有利条件;地面辐合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的赣、闽、浙三省份,地面强烈辐合是本次强降水天气触发的重要原因。在本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有1条湿舌分布在孟加拉湾到我国江南、华南北边以及福建福建省上空省上空,不断向福州一带输送水汽,并且福州比湿值处于14 .0g/kg~16.0 g/kg之间,这些均为本次强降水天气的出现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形成了“抽吸”效应,促进了对流的不断发展,为强降水的产生给予了有利的动力条件;925 hPa散度辐合区、垂直速度大值区均对应着本次强降水落区。较强的K 指数、 CAPE、位势不稳定为午后强降水的出现给予了不稳定能量条件,这些指标对本次强降水天气具备较好地指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