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台站观测资料等对2022年5月10-13日出现在安远县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大范围强降水和强对流天气是高空槽、低层切变线、西南气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此次暴雨天气过程满足:充足的水汽条件、强风速辐合、不稳定层结和较强的动力抬升条件,其转换条件是明显的垂直风切变。
简介:摘要:基于2019年9月21日至25日徐州新城区国控站臭氧(O3)监测数据,分析徐州市近5天臭氧污染情况,变化特征分析,并研究臭氧(O3)的污染成因。
简介:摘要:2022年7月18-20日贵州出现一次暴雨天气过程,暴雨影响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使贵州部分地区严重受灾。本文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着重从天气形势、水汽条件等角度探讨了本次暴雨天气成因。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性强且持续维持为本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原因,且对850hPa切变线的向南移动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致使切变线周边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显著增项,最终引发了本次强暴雨过程;暴雨落区水汽含量充沛。700hPa比湿超11g·kg-1,850Pa持续较高,超16g·kg-1,且中低层水汽通量散度超-7×10-5g·hPa-1·cm-2·s-1,为本次暴雨提供了良好的水汽条件。
简介:摘要:低云低能见度天气对航班的正常起降和飞行安全影响较大。针对2022年11月10日凌晨至上午浦东机场出现的低云低能见度天气过程,对此次过程中各项气象要素发生发展及观测员的保障操作进行分析总结,获得危险天气保障经验,提升保障水平。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22年6月24日玛多县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玛多县降水天气过程具备降水强度、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主要是在200 百帕南亚高压、500 百帕高空槽以及地面热低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降水天气出现之前,500百帕中高纬区域主要表现为“2脊1槽”的大气环流模式。玛多县及其周边区域主要受西南气流影响,湿度条件好,不稳定能量强,为降水天气创造了有利条件。降水过程中,受200百帕南亚高压影响,玛多县出现较强的上升运动;玛多县位于上层急流入口右侧的辐散区,适合中低层低值系统的发展,也适合增强和维持低层辐合的上升运动,推动强降水天气的产生。冷空气的入侵以及强烈的热抬升在此次降水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此次降水过程中,玛多县一带处于湿舌,水汽含量好;整层大气都位于高湿度带且基本维持着厚湿层,并且具备西南暖湿水汽持续向玛多县传输,这些均为本次玛多县的降水天气带来了充沛的水汽资源。散度场上“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结构带来很强的抽吸效应,进而为玛多县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降水期间,不稳定层非常厚,降水落区积聚了大量不稳定能量。
简介:摘要:本文选择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以及雷达探测资料等观测资料对2022年7月28日江苏徐州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此次江苏徐州强对流天气是在高空槽、低层切变线以及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高空槽不断向东移动至我国华中、华东一带,槽前850 hPa 分布着切变线;切变线中有低涡生成且越来越强;河南、江苏北部一带低层受东南气流影响,有大量水汽不断传输,对流不稳定能量也较强,这些促使江苏徐州一带出现强降水、雷暴、大风天气。此次天气发生前,徐州地区地区上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配置,促使动力条件十分强盛,为本次雷雨、大风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 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 2015年 9月初发生于阿克苏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主要在 100 hPa南亚高压双体型、 500hPa中亚槽东移以及 200 hPa高空急流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这些为暴雨天气的形成提供有利大气环流背景形势。高低空气流耦合增强上升运动;高层干冷低层暖湿,大气层结的不稳定性较强,促进了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此次暴雨天气大多数水汽是由低层偏东气流输送,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偏东气流西伸的位置对于水汽辐合区的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进而影响到暴雨落区。冷暖平流变化不断加剧,促使热力不稳定条件有所增强,为暴雨提供了很好的热力条件;与此同时,低层至高层垂直风切变的不断变强对于对流性降水天气的发生比较有利,为暴雨天气提供有利的的动力条件。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2019年2月6日新疆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雪天气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槽与切变线。亚欧大陆中高纬主要为1槽1脊型,乌拉尔山以东地区为高压脊,东亚东部分布着低压槽。在偏北气流的作用下高纬度冷空气朝贝加尔湖、巴尔喀什湖区域积聚;巴尔喀什湖北部切断低压与一36℃的冷中心配合。伴随着高空冷涡旋转且不断向东移动,低涡西侧的横槽开始呈南北向,冷空气南下爆发,对我国中东部地区带来影响,新疆北部以及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从物理量场分析来看,此次强降雪期间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相对湿度、垂直速度相对湿度等各物理量配合较好,强降雪的主要落区集中于水汽与大气辐合上升中心。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雷达资料等相关气象资料对1912号台风“杨柳”给海南省带来的2019年8月28-29日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此次天气发生前,500hPa天气形势场上亚欧中 高 纬 主要为 2 槽1脊 的环流形势, 8月下旬生成的1911号台风“白鹿”以及1912号台风“杨柳”都属于偏西行路径。本次海南省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因为1912号台风“杨柳”引起的。海南省正好处于台风偏东北方向,在台风倒槽偏西气流的作用下,整个海南省降水强度较强,风力较大。降水期间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以及不稳定能量条件均较好,非常有利于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
简介:摘要:风沙天气现象是新疆泽普县最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还会给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为掌握该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本文选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着重针对2015年6月9日发生在新疆泽普县的一次强风沙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暖中心出现在泽普县一带,暖低压为高低空不稳定层的持续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出现地面大风,空气能见度显著下降,最终导致泽普县出现强风沙天气过程;在暖平流与冷平流的共同影响与作用下,大气当中的风速与气压发生明显变化,不仅为锋面周围气流的垂直运动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还为产生强风沙天气过程创造了有利条件;850hpa周围出现垂直上升中心,700hpa以上区域表现出正垂直速度区,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的高低空配置为强风沙天气的发生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强风沙天气的影响与危害严重,因此必须积极采取准确预报强风沙天气过程、强化思想认识、做好风沙天气的综合治理工作等有效措施防御强风沙灾害,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等,对2019年9月7日出现在喀什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地区的这次强对流天气主要出现在纬向多波动环流形势下,在主导系统推动下,巴尔喀什湖低涡出现逆转并逐渐向东移动,低涡槽向东移动的过程中扫过南疆西部地区,使得喀什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短时强降水、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00hPa高空急流造成了气流强迫抬升机制,中层切变线触发了对流天气出现,从西天山到英吉沙县一带以西北风为主,在喀什到疏勒县一带则存在风辐合区,同强对流落区保持一致;有一明显的东西走向风切变出现在边界层,同时暖平流几乎控制整个低层边界层,再加上高层有较强的西北风存在,且携带大量的干冷空气不断向南转移,对于强对流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