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文章论述了市场经济大潮中,青年的心理冲突表现与协调方法.一、独立自主意识与依赖随群的矛盾.协调的关键在于引导青年认识任何个人的发展都有赖于社会环境及他人或团体提供的条件.二、自强致富欲望与顺应现实的矛盾.冲突的协调,一是启发青年了解自己,了解社会,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活目标;二是教育青年增强谋生能力与把握社会复杂性相结合.三、竞争与和睦的矛盾,协调的途径是引导青年认识竞争的互惠性和多样性.四、冒险与安全需要的矛盾,协调的方法是引导青年懂得冒险与安全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成就与从众愿望的矛盾,协调的方法是教育青年把自己追求成功的喜悦与大众分享.
简介:社会主义建设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实质上使生产力发展重心从“物”转变为“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生产力问题.当公有制作为生产方式的标志地位消失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才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适应时代条件变化的新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认识公有制经济地位,则成为需要直面的新难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历史发展中地位和作用并非一成不变.生产资料公有制无论对于生产力还是对于生产关系,都不如劳动者创新积极性重要.市场经济之所以被社会主义者看中,就是国其自由竞争机制对创新劳动的持续激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依仗公有制体现先进生产力的传统做法,改由激励劳动推动生产力发展;公有制财富通过作用于劳动力生产转而推动物质生产;公有制经济有望适应市场竞争,而其率先践行共享理念,将使自身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先行一步,在适当范围采取适当形式推行知识产权共享机制,人类未来将实现精神产品共享.
简介:古希腊的外贸市场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手工业市场经济,可以称为“前市场经济”或者“不发达的市场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第一阶段;近现代的大工业商品市场经济是第二个阶段;“现代化以后”的金融市场经济是第三阶段。中国真正建立起工业化体系是在1949年以后,因此经济转型有三个特点:第一个转型是20世纪初,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转向现代工业经济,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而90年代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己经开始了“后现代化”——“新经济”,现在,理论界所说的“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概念的转换,实际上是指西方的“传统工业经济”与“新经济”的关系。因此,当我国从传统的农业手工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还没有完成,第二个转型也已开始了,要从还没有完成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转型,这是两个转型的重叠,也是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社会经济的特殊性。第三个转型是在上述两个转型中还包含着改革开放以来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向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