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春节前夕,我党中央领导同志赴沪看望周谷老我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方荣欣和副主席兼组织部长章师明于1994年1月25日专程前往上海代表卢主席和农工中央看望我党中央名誉主席周谷城同志并致春节问候。方、章两位副主席中午到达上海后,‘当天下午即在农工党上海市委会秘...
简介:<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重大变革,我有幸经历了这一重大变革的全过程,感受很深。1964年,大寨成为全国的典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寨也推行了"左"的错误。有的同志感到纳闷,为什么农民利用空余时间在自留地里种些蔬菜要被批评,说什么"生姜萝卜大白菜,东集赶到西集卖,哪有心思学大寨?"有的对大寨式记工即"一心为公,自报公议"提出疑问,是计劳动报酬,还是计政治报酬?因为不少地方把学习毛主席语录、背诵毛主席语录当成头条记分标准。有不少强劳力,生产队的重活都是他们干的,只因为不会背毛主席语录而工分大减;相反,有一些会讨便宜又不肯出力的,却因会背上几条语录而得满分。当时我在金湖县一个乡任党委书记,为了解决出工不出
简介:退休以后,我继续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信、学、用、传”,大有裨益。信——就是对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信念不变。保持政治信念、革命意志永远不“离退休”。这是我坚持不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源泉和动力。清代诗人龚自珍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我晚年最大的理想和快乐莫过于怀着崇高的信念孜孜不倦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以此来武装头脑,以此来支持青年人的工作,以表达我“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愿望。
简介:一、关于周诒春周诒春,号寄梅,安徽休宁人,光绪九年十二月初一(阳历应在1884年1月)生于其父周聿修设于汉口的茶叶商铺。在接受了良好的私塾教育后,1895年,父亲毅然将他送到上海圣约翰学院学习。1904年毕业后,周诒春自费赴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学习,1907年再入耶鲁大学学习,1909年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回其母校圣约翰学院和中国公学任教。曾应清廷留学生考试,中试后被点为翰林;还曾参与其老师、著名外交家颜惠庆主编的《英汉大辞典》编写工作。辛亥革命后,周诒春曾担任孙中山英文秘书。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华学堂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独自主持校务的唐国安鉴于周诒春的学历和经历,于1912年4月聘请周诒春为校务长。经过唐的争取,1912年5月,外务部批准撤销游美学务处,10月,外务部批准将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唐国安为校长,周诒春为副校长。1913年初,唐国安心脏病发作,题,但加上一点后(“戌”)好像也不像,所以干脆不加了。他笑着说,身边没有《新华字典》吗?我顿觉羞愧:极简单的事,自己竟如此愚钝。吴先生大手笔,文字既严谨,又流畅,点缀以几个成语,或来几句古典句式,特别典雅。我们学生自然想模仿。先生说,想让文笔漂亮点,来点长短句不是不可以,但对学术论文来说,观点有“新意”、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和表达准确是第一位的。他要我读梁启超和刘大年的文章,后来,我逐句读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深感受益。梁启超生活的年代,中国已被人斥为暮气沉沉、老大腐朽,而梁先生则论证中国正是“少年”,生机勃勃,前途无量。读此文,使人血脉贲张,精神振奋!从那以后,我始终牢记以吴先生的教诲为尺子,严格地衡量每篇论文和每部著作的写作。(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教授)责任编辑:鲍家树且日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