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多系统受累单克隆浆细胞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吞咽困难伴多系统损害为表现的POEMS综合征鲜有报道。本例患者以全身水肿、吞咽困难为主要表现,合并多浆膜腔积液、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皮肤改变(色素沉着、局部增厚,活组织病理检查提示淀粉样物质沉积)、M-蛋白阳性、内分泌功能异常、器官肿大等症状,诊断为POEMS综合征。

  • 标签: 全身水肿 吞咽困难 POEMS综合征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综合消肿疗法(CDT)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ESWT)对中重度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疗效及对患者皮肤纤维化、上肢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中重度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分为ESWT+CDT组和CDT组,每组20例。CDT组患者给予CDT治疗,包括手法淋巴引流、短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压力袖套加压治疗,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周。ESWT+CDT组患者在CDT疗法基础上辅以ESWT治疗,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周径测量法、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及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指数量表(BCLE-SEI)对患者肢体肿胀、皮肤硬化程度及患肢淋巴水肿症状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发现2组患者患肢体积、皮肤硬化程度及淋巴水肿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ESWT+CDT组患肢体积[(1557.36±260.86)cm3]、mRSS评分[(4.05±0.89)分]及BCLE-SEI评分[(25.20±2.21)分]均显著优于CDT组水平(P<0.05);治疗4周后发现2组患者患肢体积、皮肤硬化程度及淋巴水肿症状均较治疗前进一步改善(P<0.05),并且ESWT+CDT组患肢体积[(1305.73±211.27)cm3]、mRSS评分[(2.70±0.57)分]及BCLE-SEI评分[(13.20±2.69)分]仍显著优于CDT组水平(P<0.05)。结论在CDT治疗基础上辅以ESWT能进一步加速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康复进程,纠正皮肤纤维化和水肿的恶性循环,改善患肢疼痛等并发症状,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疗法 体外冲击波 皮肤硬化 乳腺癌淋巴水肿症状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术前髌骨有无骨髓水肿对内侧单髁置换(UKA)临床预后的差异,并评估髌股关节炎对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141例(146膝)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接受内侧UK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具有完整的前交叉韧带;15°以内的内翻畸形,并可在外翻应力下纠正;15°以内的屈曲挛缩和超过90°的屈曲度。排除标准:既往术侧下肢的骨折或手术史;有术后并发症存在;炎症性骨关节炎;前交叉韧带损伤。据术前髌股关节的Kellgren-Lawrence(K-L)分级和磁共振成像上的骨髓水肿状态(BMEP)分,被分为3组:A组,无髌股关节炎(K-L 0级);B组,有髌股关节炎,但无骨髓水肿(K-L≥1级,BMEP 0级);C组,有髌股关节炎,合并骨髓水肿(K-L≥1级,BMEP≥1级)。在术后3个月和2年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术后疗效。定量资料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定性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骨髓水肿和UKA术后的预后不良高度相关。在术后3个月时,在膝前痛VAS评分及关节主动活动度方面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767、92.269、均为P<0.05),C组均不及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年时,膝前痛VAS评分与关节主动活动度在3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F=3.268、10.220,P<0.05);其中C组的相对于无骨髓水肿的患者仍然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无骨髓水肿的患者中,不管是否患有髌股关节炎,临床预后均没有明显差异;髌骨骨髓水肿状态因其对单髁置换预后的不利影响应受到重视。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骨髓 水肿
  • 简介:摘要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DME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激光光凝等,但仍有部分患者对非手术治疗无反应或反应很差。临床和基础研究也都证实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异常在DME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可以解除黄斑牵拉,清除玻璃体腔VEGF及其他炎性细胞因子,增加玻璃体腔氧浓度,改善视网膜供氧,降低牵拉性和非牵拉性DME的视网膜厚度,改善患者视力。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选择和应用PPV治疗DME,并进一步提高PPV的疗效,包括手术技术的创新、联合治疗以及手术时机的选择等问题,尚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探讨。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玻璃体切除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下肢水肿的小鼠模型中观察下肢静脉和动脉血管外膜及其周围结缔组织(PACT)通路对血管周围水肿的引流作用,为理解老年人下肢水肿的引流和清除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方法分别在BAIB/C小鼠下肢足踝部静脉和动脉血管周围组织间隙中注射不同剂量的荧光素钠生理盐水(FluoNa),制作下肢水肿模型,然后在股动静脉鞘水平,采用体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记录血管PACT通路对于水肿的引流作用。结果通过追踪足踝部FluoNa在组织间隙中的扩散和流动,结果显示:(1)除在注射点局部扩散外,还能够在下肢静脉、动脉PACT通路及伴行动静脉间组织间隙中连续流动;(2)这种沿血管外膜的流动过程分为传输和扩散:沿血管长轴传输,同时垂直于血管长轴,向血管周围组织扩散;(3)在下肢静脉外膜分别给予小剂量和大剂量FluoNa时,静脉PACT通路显像;(4)在下肢动脉外膜分别给予小剂量和大剂量FluoNa液体时,动脉PACT通路显像;(5)当在动静脉伴行血管附近给予小剂量和大剂量FluoNa液体时,不仅静脉PACT通路和动脉PACT通路显像,且动静脉伴行血管间组织间隙也同时显像;(6)组织学分析显示,被FluoNa染色的组织是动脉和静脉血管外膜及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结论下肢组织水肿中的组织液不仅能被静脉和动脉PACT通路引流,且当大量组织液聚集时,还可被动静脉伴行血管间的组织间隙引流。

  • 标签: 下肢 水肿 荧光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因子疗法联合综合消肿治疗(CDT)对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盆腔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62例,根据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20例)、中度组(23例)及重度组(1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物理因子治疗(包括中频电疗、空气波压力治疗及超声波治疗等)及CDT治疗(包括手法引流、多层绷带包扎、功能锻炼及家庭护理等),连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于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下肢周径变化,并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患肢细胞外水分比率变化情况。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3组患者患肢水肿程度、患肢细胞外水分比率均较入选时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重度组患肢细胞外水分比率下降值[(10.68±2.06)%]明显大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分别为(6.74±2.18)%和(8.54±1.8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因子疗法联合CDT治疗能有效促进盆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淋巴回流,减轻患肢肿胀,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盆腔恶性肿瘤 下肢淋巴水肿 物理因子疗法 综合消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号散穴位敷贴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45.34±3.79)岁,对照组年龄(45.49±3.51)岁。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一号散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患肢与健肢水肿周径差值、肩关节活动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2.22±0.89)分比(5.63±1.51)分],患肢与健肢水肿周径差值少于对照组[(1.02±0.19)cm比(2.13±0.31)cm],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后伸、前屈活动角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一号散穴位敷贴治疗效果较好,利于改善中医症候积分与水肿程度,增加肩关节活动度,且不会引发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一号散 穴位敷贴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痔患者外剥内扎术(MMH)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行MM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6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肛缘水肿发生情况分为研究组(术后发生肛缘水肿,n=272)和对照组(术后未发生肛缘水肿,n=328)。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缝合手术切口、松解肛门内括约肌、伴有感染、术中操作、术后排便情况、术后中药熏洗情况,并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MMH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缝合手术切口[20.22%(55/272)比18.29%(60/328)]、伴有感染[15.44%(42/272)比17.68%(39/328)]、松解肛门内括约肌[15.81%(43/272)比17.68%(58/328)]、术后中药熏洗[72.79%(198/272)比71.65%(235/3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5、1.60、0.37、0.09,均P > 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 ≤ 60岁、术后操作不合理、术后排便异常均是影响MMH术后发生肛缘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8、2.52、5.95、3.07,均P < 0.05)。结论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排便均是MMH术后发生肛缘水肿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要对此进行合理的围手术期干预,尽量避免术后肛缘水肿发生。

  • 标签: 外科手术 肛管 水肿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经胎盘给药与胎儿直接宫内给药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复律1例孕27周发现的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水肿胎儿。结合国内外的文献,总结胎儿SVT的治疗现状、推荐方案,重点阐述胺碘酮治疗难治性胎儿SVT的临床效果及监测要点。对于难治性SVT推荐单用碘胺酮负荷剂量为1 800~2 400 mg/d,如果联合给药,剂量调整为800~1 200 mg/d,给药48 h后调整为维持剂量200~600 mg/d,持续给药至胎儿复律或水肿消失后,换用其他药物。用药期间监测孕妇的心律及甲状腺功能,新生儿出生后需关注甲状腺功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因子10(PDCD10)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瘤周水肿(PTE)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确诊为GBM患者21例。收集GBM患者的磁共振影像学资料和手术标本。采用磁共振T2WI图像进行测量评估PTE宽度。采用慢病毒转染法构建稳定转染的过表达PDCD10的胶质瘤细胞系(U251、U118和GL261细胞)。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U251、U118及GL261细胞系对照组和过表达PDCD10组PDCD10,水通道蛋白4(AQP4)和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通过对照组及过表达PDCD10的GL261细胞系进行雄性裸鼠原位成瘤,验证PDCD10的表达与PTE,AQP1和AQP4的关系。通过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两组间相关性研究使用Pearson′s相关分析。结果GBM患者PDCD10表达与PTE分级呈正相关(r2=0.871,F=128.3,P<0.01),且PDCD10与AQP4的表达呈正相关(r2=0.854,F=111.4,P<0.01)。过表达PDCD10的胶质瘤细胞系AQP4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U251:0.982±0.732比4.402±0.779,t=5.543,P<0.01;U118:4.907±0.027比10.030±1.075,t=8.244,P<0.01;GL261:1.391±0.701比6.638±2.565,t=3.418,P<0.05)。裸鼠原位成瘤实验证实过表达PDCD10的GL261细胞成瘤后PTE的最大截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16.9±6.7) mm2比(32.3±5.4) mm2,t=3.579,P<0.05]。过表达PDCD10胶质瘤成瘤后AQP4表达高于对照组(GL261成瘤组:1.577±0.673比0.564±0.125,t=2.962,P<0.05)。结论PDCD10可能通过调控AQP4促进胶质瘤PTE。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程序性细胞因子10 瘤周水肿 水通道蛋白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距骨骨髓水肿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7例距骨骨髓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5~56岁[(45.7±4.3)岁]。均采用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PRP治疗。记录手术时间,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6,12个月使用MRI测量的距骨骨髓水肿最大面积,踝关节活动度(ROM)。术前、术后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疼痛情况及踝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1个月[(16.7±2.1)个月]。手术时间为45.2~68.5 min[(53.4±12.4)min]。伤口均Ⅰ期愈合。骨髓水肿最大面积由术前(28.2±6.9)mm2减小至术后6,12个月的(16.3±5.7)mm2、(7.1±1.7)mm2(P均<0.01);踝关节ROM由术前(52.2±8.9)°增加至术后6,12个月的(72.3±3.1)°、(83.1±2.8)°(P均<0.01);VAS由术前(8.2±0.6)分减少至术后6,12个月的(6.5±0.4)分、(3.1±0.8)分(P均<0.01);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32.4±4.8)分增加至术后6,12个月的(54.4±6.5)分、(88.7±4.3)分(P均<0.01)。与术后6个月比较,术后12个月骨髓水肿最大面积、踝关节ROM、VAS及AOFAS踝-后足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皮肤麻木,行营养神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关节镜下髓心减压术联合PRP治疗距骨骨髓水肿能有效减少骨髓水肿范围、提升踝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 标签: 距骨 关节镜 富血小板血浆 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引起的黄斑水肿(ME)患者接受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治疗的短期疗效,分析影响视力提高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RVO并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终末随访时BCVA提高≥2行与年龄、性别、病程、RVO类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基线BCVA、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下液等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共39例(39眼)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中,其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61.56±12.27)岁。术前基线BCVA为(0.18±0.16),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为(0.30±0.20)和(0.34±0.20),较基线视力具有明显提升(t=2.926、3.693,均P<0.001);术前基线CMT值为(474.67±244.86)μm,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分别为(252.46±93.51)μm、(229.07±121.22)μm,较基线CMT明显降低(t=5.294、5.455,均P<0.001)。终末随访时视力有效提高与黄斑囊样水肿呈显著相关(OR=0.037,95%CI:0.002~0.604,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RVO引起的ME短期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ME厚度和提高患者视力。在本研究中黄斑囊样水肿是术后视力是否有效提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雷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弥漫性DME 56例(5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内界膜剥除联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为A组,28例(28眼);单纯内界膜剥除为B组,30例(30眼)。比较两组治疗后视力及黄斑中心区厚度(CMT)。结果A组CMT降低明显,视力提高快,平均CMT及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周CMT及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及6个月CMT逐渐降低(P<0.05)。组间比较:术后2周及1个月A组视力及CMT均优于B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弥漫性DME,内界膜剥除术安全有效,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能加速黄斑水肿消除及视力提高。

  • 标签: 剥除术,内界膜 曲安奈德 黄斑水肿,糖尿病性,弥漫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斑囊样水肿(CME)患眼多波长炫彩成像(MC)的影像特征,初步评估MC在CM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描述性研究。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CME患者37例4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8.51±10.29)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4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4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8只眼,葡萄膜炎4只眼,Eales病2只眼。采用德国Zeiss公司Visucam 200免散瞳眼底照相机行眼底彩色照相(CFP)检查。采用德国Heidelberg公司Spectralis HRA2+OCT行MC、频域OCT (SD-OCT)、FFA检查。按MC标准方法,1次扫描同时获得基于488 nm的蓝光反射(BR)、515 nm的绿光反射(GR)、820 nm的红外光反射(IR)成像及标准MC和蓝绿加强(BG)等5个图像。参照SD-OCT图像,对CFP、MC图像进行评分。采用Friedman M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标准MC、BG像可见黄斑区片状蓝绿色隆起或花瓣状外观,周围环绕绿色隆起反射,边界清晰。BR像可见水肿区呈弱反射。GR像上可见黄斑区片状或囊样弱反射暗区,周围环绕稍强反射区。IR像可见黄斑区片状或囊样强反射,周围环绕弱反射暗区,边界清晰。CFP、标准MC、GB、IR、GR、BR像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20±0.94)、(3.05±0.99)、(2.90±1.04)、(2.55±1.27)、(2.00±0.94)、(0.51±0.85)分;不同成像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61,P=0.000)。CFP评分显著低于标准MC (Z=-5.421)、BG(Z=-5.354)、IR (Z=-4.714)、GR(Z=-4.538)成像,高于BR成像(Z=-3.43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1 )。结论MC质量明显优于CFP,结合SD-OCT可作为辅助诊断CME的手段。

  • 标签: 黄斑水肿/诊断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多波长炫彩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创玻璃体切割(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和视网膜下注射平衡盐溶液(BSS)治疗难治性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DME患者19例24只眼纳入研究。均3次及以上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275 μm。患眼接受25G 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及黄斑视网膜下注射BSS治疗。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采用OCT仪测量CMT、黄斑容积(MV)。以手术后6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手术前后患眼BCVA、CMT及MV的变化情况。手术前后BCVA、CMT及MV比较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1、3、6个月,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别为0.74±0.29、0.62±0.28、0.56±0.25、0.47±0.26、0.46±0.23;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BCVA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8,P=0.001)。手术后6个月,BCVA提高>0.3 logMAR单位16只眼(66.7%)。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1、3、6个月平均CMT分别为(554.58±102.86)、(338.17±58.09)、(299.42±52.66)、(275.75±41.24)、(270.96±38.33)μm;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CM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867,P<0.001)。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1、3、6个月平均MV分别为(13.01±0.88)、(11.50±0.73)、(11.00±0.74)、(10.68±0.61)、(10.52±0.56)mm3;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M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64,P<0.001)。手术后6个月,黄斑水肿复发5只眼(20.8%)。所有患眼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微创PPV联合内界膜剥除和视网膜下注射BSS可有效降低难治性DME患眼CMT、MV,提高患眼视力。

  • 标签: 黄斑水肿/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下注射 平衡盐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玻璃体内地塞米松缓释植入物(傲迪适,Ozurdex)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应用玻璃体内植入傲迪适治疗的17例(18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植入前后视力、视网膜中心区厚度及并发症。结果植入前视力(BCVA,logMAR)为0.93±0.70,植入后1、2、3、4、5、6个月依次为0.55±0.49、0.47±0.48、0.48±0.48、0.53±0.65、0.46±0.53、0.41±0.51,植入前与植入后不同时间点视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720,P=0.000),植入后各时间点视力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前视网膜中心区厚度为(640.72±181.80)μm,植入后1、2、3、4、5、6个月依次为(318.39±143.54)μm、(234.44±85.71)μm、(367.00±178.61)μm、(321.83±137.67)μm、(288.94±121.55)μm、(271.72±111.96)μm,均较植入前明显降低(F=6.347,P=0.000);植入后3个月视网膜中心区厚度较植入后2个月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余各随访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有11只眼黄斑水肿复发,平均复发时间(3.27±0.65)个月,未发生眼部或全身严重并发症。结论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物植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可有效减轻水肿并提高视力。

  • 标签: 黄斑水肿,继发性 视网膜静脉阻塞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预防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解放军第105医院接受诊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消极情绪及淋巴水肿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淋巴水肿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使患者具备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消极情绪,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预防淋巴水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乳腺癌根治术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及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共40例(40眼)的临床资料。包括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组20例(20眼)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组20例(20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0.5 mg雷珠单抗,1周后行黄斑区532 nm阈下微脉冲激光光凝联合周边无灌注区播散性光凝或广泛视网膜光凝。随访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7天、1、2、3及6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提高(P<0.05),BVRO组视力提高更快,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2、-5.547、-5.205、-5.021、-2.076,均P<0.05)。两组黄斑中心区厚度(CMT)治疗后逐步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体内注药次数BRVO组平均为(1.75±0.91)次,CRVO组平均为(2.80±0.8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9,P=0.001)。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及532 nm阈下微脉冲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可有效促进出血吸收、改善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 标签: 雷珠单抗 阻塞,静脉,视网膜 水肿,黄斑 光凝,激光,微脉冲,阈下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