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吻合夹(over-the-scope clip,OTSC)技术在胃瘘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8年1月在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使用OTSC治疗的12例胃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瘘口充分控制后实施治疗。结果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52.5±13.9)岁,共实施15次OTSC治疗,均操作成功。5例患者1周后复查造影,瘘口完全愈合;5例患者1周后造影局部少许渗漏,给予纤维蛋白胶封堵后取得瘘口自愈;2例袖状胃切除术后患者未能取得成功,后又分别行1次及2次OTSC夹闭,仍未获得胃瘘治愈,最终行手术治愈。结论OTSC是治疗胃瘘的一种有效手段,充分控制瘘口周围的感染后早期使用可提高OTSC成功率,局部瘢痕化、黏膜外翻则会影响OTSC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VG)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中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1例建立AV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8个月(2~61个月)。患者AVG术后平均初级通畅时间为(22.20±1.97)个月,1、2、3年初级通畅率分别为61.5%、36.6%和23.2%。AVG术后平均次级通畅时间为(38.30±2.30)个月,术后的1、2、3年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5.6%、68.6%和55.8%。AVG术后出现血栓形成65例(49.6%),通路狭窄50例(38.2%),移植物感染13例(9.9%),假性动脉瘤2例(1.5%),透析通路相关性肢端缺血综合征2例(1.5%),血清肿2例(1.5%)。结论AVG初级通畅率较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差,但通过修复手术能达到较满意的次级通畅率。术后规律随访,早期发现狭窄病变并进行相应处理,是维持AVG远期通畅的关键。
简介:动静脉内瘘是确保血液透析病人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方式,但由于病人需要反复进行内瘘穿刺,可能合并血流量不足、内瘘闭塞,致使血管通路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影响透析效果,因此需要对内瘘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延长其使用寿命,获取充足的血流量,进而保证透析效果,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为提高动静脉内瘘保护效果,有效维护血管通路,提升护理水平,本文特此对病人的自我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即穿型人工血管内瘘与普通PTFE(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内瘘的通畅率及相关并发症风险。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 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纳入到2020年3月为止发表的关于即穿型人工血管和普通PTFE人工血管对比研究的文章,提取初级通畅率和次级通畅率以及感染发生、假性动脉瘤形成以及随访过程中的死亡人数进行meta分析。根据结果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计纳入10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篇,观察性研究8篇,共1 069条人工血管植入。分析结果显示即穿型人工血管与普通PTFE人工血管相比12个月初级通畅率(HR=1.075; 95% CI:0.871~1.327,P=0.501),18个月初级通畅率(HR=1.127,95% CI:0. 0.910~1.395,P=0.273),24个月初级通畅率(HR=1.079,95% CI:0. 0.793~1.470,P=0.628),24个月次级通畅率(HR=1.474,95% CI:0.901~2.412,P=0.122),感染发生例数(OR=1.204,95% CI:0.765~1.896,P=0.423)以及死亡人数(OR=0.929,95% CI:0.567~1.515,P=0.7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次级通畅率(HR=1.427,95% CI:1.048~1.944,P=0.024)和18个月次级通畅率(HR=1.531; 95% CI:1.128~2.079, P=0.006)方面,普通PTFE人工血管高于即穿型人工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假性动脉瘤发生率(OR=0.361; 95% CI:0.138~0.943; P=0.038)方面,普通PTFE人工血管高于即穿型人工血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即穿型人工血管内瘘与普通PTFE人工血管内瘘相比,虽然在并发症风险上,发生假性动脉瘤的几率更低,但两种治疗方案在24个月使用过程中通畅率没有明显差异,均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内瘘专项小组护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AVF)假性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92例AVF假性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内瘘专项小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单次透析平均穿刺次数、假性动脉瘤手术率、假性动脉瘤瘤体大小及个数、假性动脉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单次透析平均穿刺次数低于对照组,假性动脉瘤瘤体大小小于对照组,假性动脉瘤瘤体个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假性动脉瘤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低于对照组的21.7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内瘘专项小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AVF假性动脉瘤患者单次透析平均穿刺次数,降低假性动脉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假性动脉瘤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基于灰阶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的颈部淋巴瘤预测模型,评价超声影像组学在颈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294例因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应用影像组学方法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按照7∶3的比例分配到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筛选最优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性能,并与高年资超声主治医师的诊断相比较,以期评估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294例颈部淋巴结的病理结果:95例为淋巴瘤(其中32例为霍奇金淋巴瘤,63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99例为非淋巴瘤(其中转移性淋巴结34例,淋巴结结核67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98例)。从灰阶超声图像中提取出107个特征,经过预处理及筛选其中5个特征与淋巴瘤显著相关。运用筛选出的5个影像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队列及验证队列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835、85.1%、85.7%、85.5%,0.793、82.1%、83.1%、82.8%,高年资超声主治医师诊断颈部淋巴瘤的AUC、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0.714、65.3%、79.9%、75.2%。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优于高年资超声主治医生诊断(AUC:0.793对0.714,Z=0.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灰阶超声的影像组学特征可以提供更多的淋巴瘤诊断信息,对颈部淋巴瘤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效能,其诊断效能优于高年资超声主治医师。
简介:摘要放疗是头颈部肿瘤重要的治疗手段,由于解剖结构复杂,放疗时甲状腺难免会受到照射,照射造成的放射性甲状腺功能减退(RIHT,radiation-induced hypothyroidism,放射性甲减)及其对身体机能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关注。本文就头颈部肿瘤RIHT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危险因素、预测模型、评估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尝试建立北京地区胎儿颈部透明层(NT)厚度测量值的正常值范围并探讨用于筛查唐氏综合征的界值。方法收集4 879例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建档、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回顾性分析其妊娠11~13周+6超声检查中的头臀长(CRL)和NT厚度测量值,并随访妊娠结局。采用百分位数法估计正常单胎胎儿NT厚度测量值的正常值范围;分析NT厚度与CRL的相关性。比较非高龄组(<35岁)与高龄组(≥35岁)的NT厚度值。分别以NT厚度≥第95百分位数(P95)和NT厚度≥2.5 mm为标准计算两方法对于21三体的诊断率。结果(1)4 879例单胎胎儿中,正常胎儿4 517例,异常胎儿中21三体11例。(2)正常胎儿不同CRL分层对应的NT厚度值不同,45~<50、50~<55、55~<60、60~<65、65~<70、70~<75和75~84 mm对应的NT厚度的P95分别为1.98、2.02、2.05、2.19、2.30、2.41和2.43 mm;正常胎儿的CRL与NT值呈正相关(r=0.403,95%CI为0.378~0.427);非高龄组孕妇与高龄组孕妇的NT值无显著差异(P>0.05)。(3)应用NT厚度≥P95诊断21三体的敏感度为72.73%,特异度为94.25%;以NT厚度≥2.5 mm为界值诊断21三体的敏感度为54.55%,特异度为97.41%。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北京地区妊娠早期正常单胎胎儿不同CRL对应的NT厚度正常值范围,并发现以P95作为21三体筛查界值时敏感度更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因素和劳动组织对汽车装配工颈部疼痛(下称颈痛)患病率的影响,为企业优化颈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十堰某汽车制造厂抽取656名工龄≥1.0年的装配工作为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对其颈痛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趋势性χ2检验。颈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汽车装配工一年内颈痛患病率(以下简称颈痛患病率)为53.94%(342/634)。女性颈痛患病率(69.1%)高于男性(48.6%,P<0.01)。颈痛患病率与工龄、劳累自评、每周工作几小时、在同一车间工作、每班休息天数、每班累积休息时间等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颈痛的风险是男性的2.434倍;每周工作时间每增加1 h,颈痛的风险增加18.9%;工间休息为颈疼的保护因素,每班休息次数1、2、≥3次,颈痛风险均降低(R=0.405、0.311、0.302,95%CI=0.205~0.803、0.169~0.572、0.142~0.642,P<0.05)。结论汽车装配工颈痛患病率较高,企业在安排生产时应充分考虑性别、每周工作时间和工间休息次数等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以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为目标,探讨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整复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1年4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34例烧伤后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男13例、女21例,年龄12~54岁),其中单纯颏部受累者4例、单纯颈部受累者7例、颏部和颈部均受累者23例。瘢痕面积48~252 cm2。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扩张皮瓣进行手术治疗,治疗遵循修复皮瓣色泽与厚度匹配(match)、亚单位美学特征重构(reconstruction)、按整形原则设计切口(incision)和预防手术切口瘢痕(scar)的“MRIS”原则。Ⅰ期埋置额定容量为80~400 mL长方形或肾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常规扩张至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5倍。Ⅱ期行瘢痕切除+切取扩张皮瓣修复继发创面,将供瓣区直接缝合。记录扩张器的扩张倍数(计算平均值)、采用皮瓣类型、局部美学形态重构情况、术后切口外观与皮瓣成活情况及随访观察的供受区情况。结果34例患者埋置扩张器的平均扩张倍数为扩张器额定容量的3.82倍。3例患者采用单纯扩张局部带蒂皮瓣、19例患者采用单纯扩张肩胸部穿支带蒂皮瓣、10例患者采用扩张局部带蒂皮瓣联合扩张肩胸部穿支带蒂皮瓣、2例患者采用扩张局部带蒂皮瓣联合扩张胸廓内动脉第2肋间穿支游离皮瓣。瘢痕切除后,重构下唇形态和颏唇沟者10例、重构下颏突起和延长下颏长度者16例、重构颈颏角和下颌缘轮廓线者28例。手术切口较为隐蔽,多数位于颏部和颈部亚单位自然交界或转折处;颈部垂直方向切口呈Z字形或鱼尾状。34例患者术后扩张皮瓣均成活,其中8例患者扩张皮瓣术后1~3 d出现远端边缘或尖端少许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3~18个月,扩张皮瓣色泽、厚度与颏颈部皮肤差异小,颏颈部美学形态显著改善,手术切口瘢痕增生较轻。结论基于“MRIS”原则采用扩张皮瓣整复颏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有利于提升手术质量,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复位试验(HRT)评估颈痛及健康受试者颈部位置觉的信度与效度。方法招募符合条件的受试者62例,其中颈痛患者32例,健康受试者30例。首次评估时,受试者分别参与了2位评估者独立进行的HRT,并于24 h后参与其中1位固定评估者进行的HRT。分别对3次试验中受试者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四个方向的关节位置误差(JPE)进行测量并纳入统计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计算其评估者内/间信度。对2组受试者的JPE进行组间对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效度分析。结果HRT评估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和右旋位置觉的评估者内/间ICC分别分布于0.603~0.830和0.597~0.837,对应的测量误差(SEM)范围分别为1.516~2.154 cm和1.691~2.089 cm,最小可检测变化(MDC)分别为4.203~5.972 cm和4.687~5.789 cm。颈痛患者颈椎后伸JPE及右旋JPE与健康受试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E后伸P<0.01; JPE右旋P<0.05);颈椎后伸JPE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755(P<0.05)。结论HRT评估颈部位置觉具有较好的评估者内及评估者间信度;试验中,颈椎后伸JPE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帮助区分慢性颈痛及健康人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儿童面颈部病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于2007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9例面颈部病损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56例,女33例;年龄分布为5~6岁4例,7~14岁40例,15~18岁45例。所有患儿中,热力烧伤80例,化学烧伤1例,植皮术后效果不佳2例,创面感染2例,血管瘤治疗(放疗+手术)后的瘢痕2例,面部巨痣1例,皮脂腺痣1例。患儿病程为0. 5~17. 0年。所有患儿均采用扩张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的手术方法。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共埋置113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一期术后16例出现并发症,共20个扩张器。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感染,共10例(包括4例双侧埋置扩张器患儿),14个扩张器,仅1例埋置双侧扩张器后发生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将扩张器取出终止手术治疗,余9例的感染均得到良好的控制并满足进行二期手术的条件。其余的并发症包括:4例扩张器外露、1例血肿、1例切口裂开。除1例终止手术治疗的患儿外,余88例患儿共111个经扩张器扩张后的胸三角皮瓣均顺利进行二期手术,转移的皮瓣颜色、质地与相邻部位正常皮肤匹配良好,无挛缩及色素沉着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扩张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是治疗儿童面颈部病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对颈椎病治疗前、后的表面肌电活动的影响,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效果相比较,探讨SET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颈椎病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成SE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推拿治疗训练,SET组根据表面肌电图的结果实施特异性的SET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进行颈伸肌的sEMG测试[包括平均肌电值(AEMG)和中位频率斜率值(MF slope)]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SET组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AEMG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ET组治疗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ET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1.3)分和(3.0±1.1)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SET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MF slope降低值与VAS的变化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SET组分别为(r=0.463,P<0.05;r=0.678,P<0.05),对照组为(r=0.550,P<0.05;r=0.486,P<0.05),即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的下降率与VAS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ET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肌肉功能,且疗效优于推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