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地方政府竞争引致的财政支出结构倾斜问题日益凸显,不同种类的生产性支出对区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有何差异?通过构建MinDS-Luenberger指数测度中国20391家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Durbin计量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区域企业整体视角来看,地方政府加大教育支出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从而改善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不同区域的财政教育支出具有负向空间交互影响;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科技支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改进效应并不明显;对外开放与产业高级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所有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尚不明显。
简介:制造业依然有进一步向城市集聚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集聚才能避免拥挤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集聚效应,对此,现有文献尚未作出很好的解释.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生产性服务业的溢出效应,可使用中国22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分析.与已有文献普遍认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提升制造业生产率不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在不同空间单元表现不同,在全市范围表现为显著的集聚效应,每平方公里增加100个生产性服务就业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提升19.52%;在市辖区表现为显著的拥挤效应,每平方公里增加100个生产性服务就业人口,企业的平均生产率下降19.87%.这表明只有与集聚区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通过分析不同规模城市发现,集聚效应只显著发生在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的大城市,说明生产性服务业要集聚到一定程度才显著发挥外溢作用.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地级市政府宜提高辖市辖县与辖区之间的交通便利性,辖市辖县专业发展制造业,以接受市辖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
简介:2018年1月1日起,我国环境保护税正式施行。如何有效发挥环境保护税对企业节能减排、绿色投资以及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绿色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一环。通过文献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发现2014年以来我国环境税研究发展迅速,而且从2017年开始环境税与企业绿色生产的议题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环境税下企业生产经营决策逻辑为切入点,从环境税对企业跨区转移、绿色投资、技术创新及技术进步、减排努力程度四个维度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并从构建影响机理的逻辑框架、分析政企互动策略;实证检验政策效果;揭示企业应对的空间异质性方面探究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简介:借鉴Karras(2007)的实证模型,本文利用中国1988—2007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公共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公共部门的劳动产出弹性为0.008;(2)中国公共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高于非公共部门;(3)中国公共部门劳动人员的显性工资存在低估。虽然中国公共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相对于非公共部门高,但其产出弹性仍处于较低水平。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大劳动密集型公共品供给力度,有利于提高中国整个经济的产出水平;中国非公共部门需要改变劳动力粗放投入模式,地方政府应鼓励私人部门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培训与技能教育,以提高其边际产出。同时,优化公务员薪酬结构,将隐性收入逐步纳入正规货币工资范围之中。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智能制造技术在医疗耗材生产中的应用概述和医疗耗材生产效率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医疗耗材生产效率改进方法。首先,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利用传感器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构建模型,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优化。其次,通过自动化生产与物流管理,应用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优化,建立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随后,通过人工智能与优化算法,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耗材生产中,优化生产调度,提高效率。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和结果讨论,验证了实施智能制造技术对医疗耗材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促进医疗耗材生产效率的提升,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
简介:在对中国生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分解的基础上,利用FrancoisLescaroux(2008)的方法、matlab数据处理软件对2001-2010年8个生产部门能源消费数据集中研究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等要素分解模型。通过因素分解,重点分析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耗竭能源过程中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可再生能源迅速增长减缓了能源强度的下降,而主要支持能源强度下降的还通过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而产业结构变动在一些时期是能源强度下降的因素,在有些时期为能源强度减缓下降或上升做出贡献,其影响并不固定。针对实证分析结果提出降低中国生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对策建议。
简介:从进口角度来重新审视贸易开放对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是该领域最新的关注点之一。本文利用2000-2006年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合并数据,从中间品和资本品两个角度来研究进口对企业生产率所造成的作用效应。多种检验结果发现:中间品进口规模和资本品进口规模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中间品和资本品的进口皆对企业生产率产生促进效应。由此证明进口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从分样本的估计结果来看,中间品进口对无出口、有研发以及民营企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资本品进口对有出口、有研发以及民营企业生产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考虑了进口的情形下,出口对企业生产率表现出非常突出的负向效应。这为全面理解国际贸易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应,提供了与以往研究视角不同的经验证据。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当前的进出口政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双元制”教育是德国职教行之有效的最为科学的模式之一。企业为“一元”,学校为“一元”。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训相结合,以企业实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