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忧郁是本雅明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一书中,本雅明借助对丢勒画作《忧郁Ⅰ》的解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批评观念。本雅明对丢勒画作的解读绕开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路,取道潘诺夫斯基等人的艺术史阐释路径。在潘诺夫斯基看来,丢勒画作改写了中世纪人们对忧郁的负面评价,赋予其人文主义的积极价值。本雅明承继了潘诺夫斯基的人文主义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将丢勒的画作置于早期现代性批判的视野当中来审视。在丢勒画作中所呈现的“物的世界”和主人公的“沉浸式认识”,实际上是对康德以来的启蒙理性的反思。启蒙理性一方面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使整个世界变得日益机械化;另一方面也使得政治共同体陷入动荡和危机之中,在这个日益主体化和物化的世界中政治性决断变得不可能。
简介:在创作《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时,斯托帕不仅借用了《哈姆莱特》的人物和情节,还以《哈姆莱特》结尾的一句话命名自己的剧作,因而,《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与《哈姆莱特》的互文性是人们研究的焦点,不过很少有人深入探讨此剧的标题。本文以热奈特的副文性理论为依据,分析该剧标题的功能,阐释这一标题与《哈姆莱特》和《等待戈多》的关联,揭示这个标题引领人们进入斯托帕戏剧世界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