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在膝关节错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至本院骨科就诊的87例膝关节错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7例膝关节错位患者分成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4例),首先及时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法闭合复位,在用石膏临时固定7天以使患者膝关节稳定,7天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布洛芬胶囊,实验组采用中药外敷,两周后通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分别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评估两组疗效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中药外敷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1周后、两周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对膝关节错位患者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 标签: 中药外敷 膝关节错位 膝关节功能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通脉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方法建立通脉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采用常规法对样品进行方法验证。结果五种规定试验菌的回收率均不低于70%,可用于通脉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验。结论确定采用常规法进行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大肠埃希菌检查。

  • 标签: 通脉颗粒 微生物限度检查 方法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升阳通窍对比西药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医院选取了2016年—2018年收治的眩晕患者84例,分为两组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结果在此次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0例95.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3例78.57%,其对比结果明显,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眩晕采用中医升阳通窍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少,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医升阳通窍法 西药 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乔·格里芬(JoeGriffin)和伊万·泰里尔(IvanTerrell)通过收集关于收集和了解大脑工作方式的可验证科学信息,创立了一种新的组织概念—人类天赋,通过认识人类的生物天性,以快速动眼状态为切入,提出APET模型,它构成了认知行为治疗模型的基础,从而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该方法的知识和应用将给人们的多个领域带来新的改变。

  • 标签: 乔· 格里芬 伊万· 泰里尔 了解大脑 人类天赋法 APTE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使用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置针110例的临床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留置时间1~14天,平均4±1天。发生不良反应34例,发生率30.9%。结论做好本输液的操作,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补充营养,供给热能。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 标签: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操作方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分级检验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肾脏生化检验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传统拉网检测和分级检验检测,将其分别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方法检测时的胱抑素C、血肌酐和尿素氮的阳性率,误漏诊率。观察组患者中如果初次检查违反了分级检验流程,则需在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并比较复查结果与初次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比较传统拉网式检测和分级检测的结果可见,两种方法检测胱抑素C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尿素氮和血肌酐检测阳性率的比较,分级检验检测结果显著高于传统拉网式检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方法检测漏诊率分别为10.7%和2.0%,误诊率分别为7.3%和1.3%,分级也显著优于拉网式检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肾脏生化检验的过程中采用分级检验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误漏诊率低,能在短时间内为医师提供有效的诊断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法 肾脏生化检验 临床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检验科生化室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上新开展的血清IgE项目(乳胶增强免疫比浊)进行精密度、正确度、线性、参考区间的性能验证,以验证其检测能力是否符合行业标准。方法使用精密度验证的传统方法进行精密度分析;用临床诊断明确的40份标本检测血清IgE计算结果符合率进行正确度分析;参照EP6-A进行线性分析;通过测定20例能够合理代表健康总体的样本对试剂给定的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结果血清IgE项目精密度、正确度均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均验证合格。结论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血清总IgE项目各项性能指标均合格,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 标签: 乳胶增强 免疫比浊法 IgE 性能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择选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90例采取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麻醉医师职称分别分为住院医师组、主治医师组与副主任医师组,三组各30例,对三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展开分析与对比。结果经研究结果对比得出,副主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要明显高于住院医师组和主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医师组合主治医师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上,两组优良率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肌间沟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且麻醉效果理想,适合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 标签: 肌间沟法 神经阻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时冠在二次排龈中的应用。方法对120例冠桥修复患者260颗牙齿使用二次排龈法制取印模,常规牙体预备之后,采用随机分配法确定制作松风临时冠桥的基牙,再用临时冠桥辅助第二次排龈,制取印模,最后观察及牙颈部排龈效果。结果140颗牙齿在二次排龈中应用临时冠桥,126颗达到满意标准,14颗牙齿未达到满意标准,有效率达到90%;120颗牙齿在二次排龈中应用临时冠桥辅助排龈,90颗牙齿达到满意标准,30颗牙齿未达到满意标准,有效率达到75.00%。结论在二次排龈中,牙体预备后先应用临时冠桥辅助第二次排龈,可获得明显的牙龈退缩效果,优于传统的二次排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固定桥 排龈 临时冠桥 印模
  • 简介:摘要鼻声反射测量(Acousticrhinometry,AR)属于一种对鼻腔通气功能客观测定的方法,是通过声波(Click)传导技术对鼻腔进行快速、客观准确、无侵入的检查。随着研究的逐渐完善,AR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被广泛运用,同时与其他检查方法有效结合,逐渐应用到鼻咽甚至口咽的疾病研究中。本文对鼻声反射测量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鼻声反射 测量法 应用分析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至2016年5月的护理人员以及实习护士18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教学方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对象,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并将其分别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平均每个小组的成员均为90例,对照组的成员采取常规的形式进行教学,研究组则在教学模式中添加情景模拟,对两个小组的教学成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通过比较得知,对照组学员的满意程度明显低于研究组学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结束后,研究组成员的教学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成员,前者在科室评价、考核小组评价以及综合评价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后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护理人员以及实习生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技能,具有广泛推广的意义以及价值。

  • 标签: 情景模拟法 查房 护理教学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的9341例患者为观察组,将2015年的916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对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过程中采取PDCA循环干预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干预后,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质量得以持续改进,做到了事事有追踪、件件有评价,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院感染 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识定位对不同年龄患者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提高静脉穿刺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200例参加体检的静脉情况特殊患者,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18~60岁)、老年组(≥60岁),每组100例。两组均采用标识定位,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中青年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标识定位更适合中青年人群静脉穿刺。

  • 标签: 中青年 老年 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椎管麻醉方法应用于剖宫产临床麻醉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196例患者,根据麻醉途径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8例,对照组接受硬膜外与脊麻联合阻滞麻醉,研究组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术后腰背痛发生率和腰背痛程度对比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手术患者,选择差异化的椎管内麻醉方法,能够减轻手术结束后的腰背痛程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椎管内麻醉法 剖宫产 腰背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护理策略对急诊留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对不同运气年份急诊病人的救护处理策略进行动态调整,统计分析根据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年度运气的变化调整的急诊护理管理策略对本院急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改变。结果(1)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总体发病率下降,从354例下降到了262例。而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则由2014年的6.5%下降到2015年的3.1%(P<0.05),不良事件率的下降远远大于发病率的下降。(2)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初之气发病率均为当年最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是最高的,但乙未年同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远低于2014甲午年。(3)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发热病和风邪病发病率显著下降(P<0.05),而与之相应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下降更为明显;而脾胃病和其他疾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但不良事件率并未上升。结论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护理策略可以降低急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五运六气 急诊 护理策略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查明2017年我县发生一起因地宴席聚餐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聚餐者、餐饮加工人员和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剩余食物、饮用水、病人和餐饮加工人员肛拭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和卫生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引起病例50例。罹患率为11.36%,从现场采集的样品中,检出14株鼠伤寒沙门氏菌。结论此次食源性疾病暴发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总体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供临床借鉴。方法根据居民健康档案健康体检项目的相关要求对本市多个社区中年龄>35岁的2000名居民进行调查,同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相关内容对临床疾患、危险因素以及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等指标进行定义,然后再根据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血压水平对患者的总体心血管危险程度进行分层。结果随年龄增加,人们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增加,但对于年龄≥75岁的人来说,其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降低。2000名体检者中,有124名发生单纯收缩期高血压(6.2%)。500例高血压病患中,低危者有337例(67.4%),中危者有132例(26.4%),高危者有31例(6.2%)。结论缺乏体力劳动、血脂异常、肥胖以及年龄等都是高血压的几个常见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力度,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社区居民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 标签: 心血管事件 高血压 社区居民 危险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及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观察组在其基础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患者出院后3个月以内的心血管时间再次发生率5.00%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5.00%,(t=4.5384,5.532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对照组的3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总体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总体的效果良好。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心血管事件 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