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对病情改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认抑郁症患者相关临床数据为分析对象来源,从中抽取4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方式将其每组24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干预手段分别对应为常规抑郁症治疗与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于疗程后观察两种方案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疗效判断依据为患者病情改善情况,提示对照组与观察组被判定无效例数分别为42例、6例,组间总有效率差异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治疗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检测,提示观察组患者哈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等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间,观察组抑郁症复发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单纯药物常规治疗对抑郁症患者不仅疗效相对低下且复发风险相对较高,得不到患者配合不仅治疗方案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引发医患纠纷,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一定程度降低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特点,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表)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巍山地区某所小学19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况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8%。结果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5.8%,其中男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6%,女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5.6%。在各个行为因子分的性别差异比较中交往不良,强迫性和多动呈显著差异(P<0.05)。在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同因子差异比较中攻击性和违纪呈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与非少数民族儿童行为问题因子差异检验中,少数民族男童与非少数民族男童在体诉和攻击性上有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女童与非少数民族女童在社交退缩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男女儿童在年龄差异比较上无显著性(P>0.05)。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提示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行为改变理论对牙周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患者中选取100例展开分析,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行为改变理论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满意度,并随访调查两组1年复发率。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00%,比对照组82.00%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4.00%,比对照组22.00%明显更低(P<0.05)。结论行为改变理论用于牙周病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还可促进护理满意率提高,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简介:(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3;2辽阳第一职业中专辽宁辽阳111000)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除感染、寒冷、药物等为诱因外,行为性格等心理因素也是发病的重要诱因,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了哮喘与行为性格之间的关系及治疗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B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护理满意度为77.50%,明显较B组护理满意度95.00%低(P<0.05)。结论目标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双榆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家医助理管理团队目标绩效薪酬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本中心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团队目标绩效薪酬管理体系,对比团队目标绩效薪酬制实施前后本中心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团队目标绩效薪酬制后,团队标化工作量及人均工作量分别增长47.59%和43.25%,本科及以上人才增加61.54%;抗生素使用率及费用所占治疗比率、居民就医爽约率明显下降,糖尿病及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率明显上升,家医制度签约率、居民就医依从性、满意度及家医助理工作积极性均明显提高。结论实施团队目标绩效薪酬制可有效提高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的工作效率,改善辖区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家医助理公共热情及居民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对乳腺癌患者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微信组48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和宣教,微信组在对照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送乳腺癌相关知识和护理宣教,6个月后收集两组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信组在治疗依从性上规范用药、合理运动、合理饮食、规范化疗、良性心理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血、积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也从80%提高到95%。结论微信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增加乳腺癌术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乳腺癌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女性商业性服务工作者(FSW)的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防治知识、防护行为、接受预防干预措施的情况及相互影响,为制定预防干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娱乐场所高、低档次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采取现场面对面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现况调查,统计年龄、文化构成、防艾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文化程度、防治知识、保护行为与干预措施的相互影响。结果(1)大众化的艾滋病防治常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其知晓率越高;相对专业的防治知识知晓程度与文化程度无关;(2)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可促进FSW最近一月的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50%提高到64.2%,但对FSW最近一次性交易使用安全套没有促进作用;(3)预防干预措施对FSW艾滋病防治知识有明显提高,措施越多,知晓率越高。结论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可以减少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发生,促进FSW坚持使用安全套,从而遏制艾滋病扩散。建议应倡导“重在预防”观念,联防联控,关口前移。应有针对性地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预防性的干预措施应多管齐下,健康教育应从早、从学校至少中学阶段抓起。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应用在鼻出血患者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按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平均每组患者为43例,两组患者配合相对应的护理,评价,并比较不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干预以后,鼻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止血有效率方面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常规护理组为34.88%(15/43),心理护理组为9.30%(4/43),P<0.05表示差异明显,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之后的心理情况进行比较,心理护理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心理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鼻出血患者配合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为患者提供良好护理体验,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心理质量的缓解,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实习前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行为现状。方法引用孙宏玉老师编制的《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评价问卷》对湖北医药学院2014级护理本科17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的行为频率总均分为(3.64±0.57)分,行为质量总均分为(3.48±0.52)分,其中应用护理程序和评判性思维得分较低。毕业后考研意愿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频率和行为质量得分均高于临床护理工作意愿和其他行业工作意愿护生。结论实习前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处于中下等水平,要抓住临床实习的关键时期,加强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